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务基础维修执照考试资料系列M14新版

机务基础维修执照考试资料系列M14新版

第一章1.(C)不属于热传递方式。

a对流 b 传导 c 扩散 d 辐射2.(B)的说法是不确切的。

A 大气压力随海拔高度的增高而降低 b 大气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增高而降低c 大气密度随海拔高度的增高而降低d 大气湿度随着季节的不同而不同3. (AC)的法定计量单位是焦耳。

a 功。

b 功率c 热量。

d 力。

4. 表征轴流式压气机的涡扇发动机推力的参数有(AC)。

a EPRb EGTc N1d sfc5.超音速气流经过正激波后(b)。

a仍为超音速气流 b 变为亚音速气流 c 变为跨音速气流 d 变为音速气流6.超音速气流流过激波后,气流的(d)。

a马赫数突然增大 ,压力突然下降 ,温度突然上升b马赫数突然下降,压力突然下降,温度突然上升c马赫数突然增大,压力和温度突然下降d马赫数突然下降 ,压力和温度突然上升7.传热的基本方式有(A)。

a 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b 碰撞、扩散和掺混三种c 沸腾、蒸发和扩散三种d 喷淋、汽化和升华三种8. 单转子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本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是(A)。

a "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和喷管"b "气缸,活塞,连杆,气门和曲轴"c "扩压器,静子,转子,排气装置"d "螺旋桨,减速器,涡轮和排气管9. 对于现代涡扇发动机,常用(A)代表发动机推力。

压力比EPRa 低压涡轮出口总压与低压压气机进口总压之比b 高压涡轮出口总压与压气机进口总压之比c 高压涡轮出口总压与低压涡轮出口总压之比d 低压涡轮出口总压与低压涡轮进口总压之比10. 发动机的实际循环热效率取决于ABCa发动机增压比。

b 发动机涡轮前温度c 摩擦和加热所造成的流动损失和热阻损失。

d 发动机流量。

11. 发动机的推进效率是ca 单位时间发动机产生的机械能与单位时间内发动机燃油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之比。

b 发动机的推力与动能之比。

c 发动机推进功率与单位时间流过发动机空气的动能增量之比。

d推进功率与单位时间内发动机加热量之比12. 关于热量与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a温度是热强度的量度 b 温度与热量有直接的关系c 温度与热量成反比关系d 温度是热的特性的量度13. 海平面标准大气状态是(AD)。

a 温度为 288.15K,大气压力为 101325Pab 温度为 273.15K,大气压力为 101325Pac 温度为 0℃,大气压力为 750mmHgd 温度为15℃,大气压力为 760mmHg14.航空发动机术语中 Tt2 是指(C)。

a 使用循环b 使用时间c 2站位总温d 2站位静温15.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分为(D)。

a离心式和轴流式两种类型 b 吸气式和增压式两种类型c冲击式和反力式两种类型 d 涡喷,涡桨,涡扇和涡轴等类型16.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气动热力性能监控的监控参数有(ABC)。

a 发动机排气温度b 燃油流量 c转速 d 排气速度17.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是将(B)。

a动能转变为热能的装置 b 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c动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 d 势能转变为热能的装置18.航空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经济性的指标是(B)。

a 单位推力b 燃油消耗率c 涡轮前燃气总温d 喷气速度19.华氏温度 32°F 约等于摄氏(B)。

a 15℃b 0℃c 32℃d 273K20.具有物质原有特性的最小粒子称为(a )。

a 分子b 原子c 质子d 电子21.绝对温度 300K 等于(A)。

a 27℃b 12℃c 149℃d 572℃22. 空气中所含有的实际水蒸汽含量称为(B)。

a 相对湿度b 绝对湿度 c露点 d 水蒸汽压力23. 能够比较不同发动机经济性能的好坏的参数有(AD)a 燃油消耗率b 发动机推进功率c 每小时所消耗的燃油量d 总效率24.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ABC)。

a " 加速度和力同时存在,同时改变"b 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c " 物体如果有加速度 ,则作用在物体上外力的合力一定不为零"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方式出现25.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以(a)的方式出现。

a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 大小相等 ,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c大小相等,方向也相同 d 大小不等 , 方向也不相同"26. 气流马赫数(c)时,为超音速流动。

a 小于1 b大于0 c大于1 d不等于127.气流马赫数(a)时,为亚音速流动。

a 小于 1b 小于 0c 大于 1d 不等于 128. 气流通过反力式涡轮叶片: aa气流速度和方向都改变 b 气流方向改变,速度不变c气流速度和方向都不改变 d 气流方向不变,速度改变29. 气体或液体的静温是()的测量。

aa 热量b 能量c 压力d 速度30. 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产生推力的依据是( a)。

a 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b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c 牛顿第一定律和付立叶定律d 道尔顿定律和玻尔兹曼定律31. 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出口处的静温一定( c)大气温度。

a 低于b 等于c 高于d 等于标准32. 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理想循环是(D)。

a卡诺循环 b 奥托循环 c朗肯循环 d 布莱顿循环33. 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理想循环是(a)。

a定压加热循环 b 定容加热循环 c定温加热循环 d 绝热循环34. 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推力与流过发动机的空气流量之比称为(d)。

a 压力比b 推重比c 流量比d 单位推力35. 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推重比(a)。

a大于1 b 等于1 c 小于1 d 等于0.936. 如果密封容器内的气体压力增加到原来的3倍(假定气体温度不变),则气体的体积将(c )。

a 增加3 倍b 减少1/3c 减少到原来的1/3d 保持不变37. 使用标准大气状态,海平面标准温度为(d)。

a 华氏 40 度b 华氏 0 度c 摄氏0度d 摄氏 15 度38.推进功率等于 ca 单位时间内发动机产生的可用动能。

b 单位时间内发动机加热量。

c 推力乘以飞行速度d 单位时间内发动机产生的机械能。

39. 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热效率是 aa 单位时间发动机产生的机械能与单位时间内发动机燃油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之比。

b 发动机的推力与动能之比。

c 发动机完成的推进功与可用动能之比。

d 推进功率与单位时间内发动机燃油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之比40. 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总效率等于发动机的热效率与推进效率相 aa 乘。

b 除。

c 加。

d 减。

41. 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总效率是 da 单位时间发动机产生的机械能与单位时间内发动机燃油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之比。

b 发动机的推力与动能之比.c 发动机完成的推进功与可用动能之比。

d 推进功率与单位时间内发动机燃油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之比42.下组哪些量全是矢量? ca 功、热量、速度和质量b 温度、容积和加速度c 力、速度和加速度d 功率、密度和温度43. 亚音速气流流经收敛型管道时,压力(a)a 减少b 增加c 保持不变d 与温度成反比44. "亚音速气流在光滑扩张形管道内流动时,气流参数的变化规律是(a)a速度下降,压力升高 b速度下降,压力下降 c速度上升,压力下降 d速度上升,压力升高45.音速(d)a在各种条件下均保持不变 b 随声波的频率不同而变化c 随大气压力的变化而变化d 随大气温度的变化而变化46.影响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实际热效率的因素有(b)。

a 涡轮前燃气总温;发动机的增压比;压气机效率和发动机的重量b 涡轮前燃气总温;发动机的增压比;压气机效率和涡轮效率c 发动机的增压比;发动机的重量和长度d 涡轮前燃气总温;发动机的重量和最大横截面积47.影响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的因素有(CD)a发动机的重量 b 低热值 c 进气流量 d 喷气速度48.影响涡轮喷气发动机进气密度的因素是(AD)a飞行速度 b增压比 c涡轮和压气机效率 d飞行高度和外界温度49.影响涡喷发动机燃油消耗率的因素有(BD)。

a 推重比b 单位推力 c涡轮的级数 d燃烧室出口与进口总温之差50.影响涡扇发动机推力的因素有(a)。

a空气流量,单位推力和涵道比 b油气比,单位推力和涵道比c压气机的级数和涡轮的级数 d冲压比,流量函数和总压恢复系数51.用120牛顿的力在 20 秒内使 600 公斤的物体沿水平直线移动 20 米,功率为(B)。

a 120 焦耳b 120 焦耳/秒c 2400 焦耳/秒d 600 焦耳/(p=w/t W=Fs)52.用流体流动的(B)来判别流体流动的状态是层流流动状态还是紊流流动状态。

a 马赫数b 雷诺数c普朗特数 d 付立叶数53. 用于表示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推力的指示参数有:ACa N1。

b N2.c EPR。

d EGT54. 在(A)发动机中排气流的速度和压力是影响所产生推力的主要因素。

a 涡轮喷气 b涡轮螺旋桨 c 涡轮喷气和涡轮轴 d 涡轮轴55. 在航空发动机术语中 Pt2 意味(b)。

a 2站位的静压b 2站位的总压 c功率 d推力56. 在热力学中规定(AC)。

a热力系向外界放热,热量为负 b热力系向外界放热 ,热量为正c热力系向外界输出功,功为正 d热力系对外界作功,功为负第二章1.不是影响火焰传播速度的因素(d)。

a混合气的余气系数 b燃油的雾化程度 c流动状态 d喷气速度2.不属于轴流式压气机的叶型损失(d)。

a摩擦损失 b分离损失 c激波损失 d倒流损失3.超音速进气道可分为(d)三种类型。

a离心式、轴流式和混合式 b直流式、回流式和折流式c离心式、气动式和冲击式 d外压式、内压式和混合式4.单转子燃气涡轮发动机中的轴流式压气机叶片的长度从第一级到最后一级是(B)。

a逐级增大的 b 逐级减小的 c 逐级不变的 d 逐级先增大后变小的5.当飞行马赫数保持一定时,涡喷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与发动机的总效率(C)。

a无关 b 成正比 c成反比 d 的平方根成正比6.当飞行速度和进气道的流动损失保持不变时,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进气道的冲压比的变化规律是(C)a 在对流层中是增加;在同温层中是减小b 在对流层中是减小;在同温层中是增加c 在对流层中是增加;在同温层中是不变d 在对流层中是不变;在同温层中也不变7.当压气机的实际流量系数大于流量系数的设计值时,空气流过工作叶轮时,会在叶片的(a)处发生气流分离。

a叶盆 b叶背 c叶根 d叶尖8.当压气机的实际流量系数小于流量系数的设计值时,空气流过工作叶轮时,会在叶片的(B)处发生气流分离。

a叶盆 b 叶背 c 叶根 d 叶尖9.当压气机进口处的气流马赫数(c)飞行马赫数时,进气道才能通过冲压压缩空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