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防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人防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888一期5#、6#地下车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徐州天鹏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时间:2010年3月5日建设单位:荣盛(徐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徐州天鹏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徐州华晟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徐州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质量监督单位:徐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计划开竣工日期:开工日期以开工令为准,总工期为60天。

1、编制依据1.1 徐州九里峰景一期5#、6#地下车库工程施工招标文件;1.2 徐州九里峰景一期5#、6#地下车库工程施工图纸,图纸会审和项目管理规范。

1.3 现场情况(施工现场水、电、道路及周边调查资料)1.4 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和《江苏省建筑施工安全文明工地管理规定》,本公司企业技术标准及管理标准,与本工程相关的工程建设标准。

1.5 预算文件提供的工程量和预算成本数据。

1.6 公司的技术力量和机械设备情况。

1.7 项目质量策划记录,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

2、工程项目概况2.1工程项目特点2.1.1工程性质和作用工程名称:徐州九里峰景一期5#、6#地下车库工程建设地点:徐州市二环北路工程类型:民用建筑,战时兼顾人防。

使用功能:平时作为地下车库使用,战时作为兼顾式人防工程使用。

建设目的和作用:改变城市形象,缓解居民停车压力。

建设工期:计划2010年04月1日开工,2010年06月01日竣工,总工期60天(实际开工日期以建设、监理单位签署的开工令为准)2.1.2工程概况九里峰景一期5#、6#地下车库工程位于徐州市二环北路北侧,,小区由高层住宅楼群构成;高层住宅楼地下为满堂地下车库,根据开发建设的顺序要求,将此地下车库分为1~6#共六个区域,平时作为地下车库使用,战时作为兼顾式人防工程使用;我工程承建的5#地下车库为其中一个分部,框架结构,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为7034 m2。

6#地下车库,建筑层数为地下一层,建筑面积2475 m2。

建筑结构形式为地下单层框架结构,本工程主体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等级为三级,地下室底板及外墙裂缝宽度按0.2mm控制,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2.2建设地点及环境特征徐州九里峰景项目一期5#、6#地下车库工程,位于徐州市二环北路北侧。

2.3现场施工条件本工程施工前根据设计总图设置临时道路,施工用水、电由建设单位引至现场。

工程施工中所用的钢筋、水泥及商品砼、木门、室内墙砖、地砖及外墙瓷砖、防水材料、保温材料、各种大理石、车库顶板用成品蜂巢芯、卫生器具、散热器、阀门、分水器、PEX管材、电线、电缆、桥架、配电箱、开关插座、室外落水管、室内排水管、水表、电表,均为甲供材,由建设单位购买,其余材料由乙方自行采购。

现场施工时根据工期计划的安排,从劳务公司中选派高素质、责任心强的土石方、土建及安装专业劳务作业人员,保证劳动力供应。

2.4项目管理组织体系及管理机构配备(1)项目管理组织体系采用矩阵式结构,即由集团公司授权分公司与项目经理签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的直接内部管理,和集团公司各职能部室为项目部提供服务的外部监督管理。

(2)项目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

即指标突出、责任明确、利益直接、考核严格。

(3)为实现“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的各项目标要求,项目部制定了下列管理制度和办法,并严格贯彻执行。

(1) 施工项目进度管理制度(2)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制度(3) 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制度(4)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制度(5) 施工项目现场管理制度(6) 施工项目合同管理制度(7) 施工项目信息管理制度(8) 施工项目生产要素管理制度(1)项目管理机构配备情况表徐州九里峰景一期5#、6#地下车库工程3、施工部署3.1主要项目管理目标见下表项目管理工作目标表13.2项目专业工作明细详见4.6“项目岗位责任矩阵表”中的“项目管理工作内容”部分3.3拟投入的最高人数和平均人数本工程高峰期施工拟投入的最高人数为200人,平均人数150人。

3.5施工区段划分本工程施工时,将施工区域分为3个施工单元,施工时在各施工段展开流水施工。

3.6施工流程安排本工程总体上按照防水底板及独基、主体结构、屋面结构、装修安装等多个阶段组织施工,基础施工同时进行避雷接地与基础钢筋连接,主体结构施工时进行水电预埋及预留洞口。

待主体施工完后,再进行装饰及水电安装。

(1)施工顺序基坑土方开挖→独基垫层→防水施工→防水底板钢筋绑扎→防水底板砼浇筑→框架柱、墙钢筋绑扎→框架柱、墙模板支设→梁板模板支设→顶板钢筋绑扎→砼浇筑主要施工流程见下图:4、项目组织方案4.1项目部管理组织机构系统图4.2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见下表工程名称:徐州九里峰景一期5#、6#地下车库工程4.3合同结构分解4.4项目管理工作总体流程4.6项目岗位责任矩阵表表6承担主要责任;:配合责任5、施工技术方案5.1专项方案编制规划根据我公司“建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指南”有关规定要求,以下分项工程在施工前需单独编制“建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具体如下:(1)模板工程(2)临时用电工程另有以下分项工程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1)脚手架工程以上专项施工方案有关技术质量要求详见具体的专项施工方案。

5.2分部分项施工技术方案5.2.1施工测量控制(1)建立平面控制网是工程定位放线的重要环节,也是工程施工的难点之一,基础施工时,我们安排4名专职测量员,由主任工程师主责,进行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工作。

配备仪器如下:1、全站仪1台。

测角精度2秒,测距精度2mm±2ppm。

主要用于控制点的定位、检测以及建筑物整体位移、垂直度的控制。

2、水准仪1台。

测量精度为1mm。

主要用于楼层高程的引测及检测。

3、J2经纬仪1台。

测角精度2秒。

主要用于测放各楼层的轴线及测放各主要构件的定位线。

4、100m钢尺1把。

主要用于量距离及配合水准仪引测高程。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工程开工后,现场施工时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原始水准点和轴线定位点(基5,基6),利用方格网对本工程进行定位放线。

具体方法如下:(1)进场后,与业主、监理联系对勘测水准点和坐标控制点进行现场书面交底,作为施测轴线控制网的引测依据。

(2)现场采用坐标方格网进行定位放线。

(3)在工程的基坑外12米,精确测出五条控制轴线,其交汇点作为其它轴线的引测依据和向上投测的传递点(上部结构施工时采用外控法控制)。

为确保该控制轴线网的可靠性,控制网必须经业主、监理签字认可或请专业勘测单位复测确认。

垫层施工完毕,利用控制点坐标,使用全站仪放出建筑物四个角轴线坐标,报请规划部门验收复核。

(4)控制点牢固且位置设在不受施工影响处,并设明显的保护标志,表面用水泥砂浆抹平压光,控制轴线保证十字线清晰,其宽度为1mm~3mm左右,十字线交汇点及轴线控制点用红漆或小钉做出标志。

(5)标高控制:标高采用DS3电子水准仪进行抄测控制。

将业主提供的水准点引测至场区轴线控制点上,并注明其高程,作为施工首级基准高程点。

在施工建筑物基础时,利用基础标准高程点采用悬吊钢尺法向基坑下传递高程施工依据点,闭合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同时用全站仪测高法对四个高程点进行校核,误差控制在±1mm以内。

(6)垂直度控制:本工程垂直控制点线采用角度交汇法及吊线锤法控制,把控制点引测至砼柱上。

本层控制轴线控制点引测后进行角度闭合。

并对该点加以保护,用于传递控制线。

另外把两条相互垂直的控制线延长至马路或已有建筑物的墙体上,做好标记,作为复核点。

5.2.2基础工程施工5.2.2.1土方工程本工程基础形式为满堂基础,地下一层,根据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显示基槽需降水,采用井点与排水沟相结合的方式降水。

待地下水位降至适合开挖之后再进行土方开挖施工。

基槽开挖时应使基础下的土层保持原状,避免扰动。

若采用机械挖土,基槽底应预留200厚用人工开挖。

局部超挖部分用粘土分层夯实回填至设计标高。

5.2.2.2基础结构施工方案(1)钢筋工程梁纵向钢筋采用对焊连接,其余钢筋连接采用20#绑扎丝绑扎。

防水底板及独立基础钢筋工艺流程:清理垫层→弹钢筋位置线→绑扎底板钢筋→绑扎柱插筋a、绑筋前应先把垫层清理干净,不得有杂物,然后弹好底板钢筋位置线,同时弹好柱墙位置线,并摆放钢筋。

b、钢筋分段连接,分段绑扎,绑扎钢筋时,纵横两个方向所有相交点必须全部绑扎,不得跳扣绑扎。

c、绑好底板钢筋后,根据划好的墙柱位置,将墙、柱主筋插筋绑扎牢固,以确保位置准确,并将柱子插筋固定好。

d、钢筋绑扎后应随即垫好垫块,在浇注混凝土时,由专人看管钢筋并负责随时调整钢筋的位置。

钢筋安装质量要求见下表:(2)模板工程独立基础拟采用120厚砖模,在砖模施工过程中,应确保独基的几何尺寸,考虑粉刷层及防水保护层的厚度。

杜绝因几何尺寸不准造成的返工现象。

砖模的抹灰,在阴角,阳角处抹成圆角,表面光滑,无毛细孔及抹子痕迹,保证防水施工顺利进行。

(3)砼工程本工程基础为独立基础及条基,以伸缩缝和后浇带为界,共分为4个施工段,施工顺序先东侧后西侧,每一分段的承台和地梁原则上连续浇筑,紧急情况必须留施工缝时,需将施工缝留置在地梁跨中13以外的位置。

本工程基础垫层为C15混凝土,基础、防水板、墙柱、梁板砼强度等级为C30,地下室外围墙板及基础底板皆为0.6MPa抗渗混凝土,采用商品砼(预拌砼),砼全部采用HBT80泵泵送,混凝土坍落度160mm~180mm,允许偏差值要控制在±20mm范围之内。

为防止砼因超长由温度应力产生裂缝,基础以砼内掺加HA-P型砼抗裂防水剂,掺加量初步定为6%~10%,膨胀应力为0.5Mpa,实际掺量以实验室配比为准。

施工中从原材料、外加剂选择到混凝土振捣及养护必须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确保混凝土成型密实。

浇筑基础时,每一台阶高度内分层一次连续浇筑完成,每层先浇边角,后浇中间,摊铺均匀,振捣密实。

每一台阶浇完,台阶部分表面应随即原浆抹平。

应保证柱子插筋位置的准确,防止位移和倾斜。

浇筑时,先满铺一层5~10cm厚的混凝土,并捣实,使柱子插筋下端与钢筋网片的位置基本固定,然后再继续对称浇筑,并避免碰撞钢筋。

混凝土捣固一般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其移动间距不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注意观察模板、支撑、管道和预留孔洞有无走动情况,当发现变形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才能继续浇筑。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一般接缝不应超过2h,如间歇时间超过水泥初凝时间,应按规范规定留置施工缝。

混凝土浇筑完后表面应用木抹子压实搓平,已浇筑完的混凝土,应在12h 内覆盖并适当浇水养护,养护不少于7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