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唯物论专项练习

唯物论专项练习

《辩证唯物论》的答题模板1.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问题答题模板(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

+分析材料(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分析材料典例: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放射着夺目的光芒。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今天,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节能灯环保意识,学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愿者精神。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开展学雷锋活动。

(6分)2.运用“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分析······(1)规律是客观的,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结合材料(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认识和利用规律。

+结合材料(3)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结合材料典例: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握并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对象国资源,充分考虑其文化传统、消费习惯、审美标准,推出了越来越多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精品。

(1)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表现;(2)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对象国的资源和条件,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3)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推出了越来越多的文化精品。

3.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分析问题答题模板(1)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映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分析材料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分析材料(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分析材料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要求我们重视精神的力量。

+分析材料典例: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组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

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杭战精神。

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关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抗战精神对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作用。

(10 分)①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或者: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原理②抗战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③抗战精神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斗志,增强了战胜日本侵略的信心;④激发中国人民克服国力弱、武器装备落后等困难,坚持持久抗战,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4.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问题答题模板——(辩证唯物论)(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

+分析材料(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结合材料(3)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分析材料(4)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分析材料典例:十八届三中全会立足我国国情,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一系列新部署。

全会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掌握科学有效的改革方法,才能不断推动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向前发展。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全会立足于国情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实际的新部署。

(4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科学的理论和思想作为行动指南。

(4分)③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我们要牢牢把握正确方向,掌握科学有效的方法,积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4分)(若考生从“意识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的角度答题,也可酌情给分。

但本问最高得分不超过12分。

)5.材料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类试题的答题模板(1)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结合材料(2)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结合材料(3)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结合材料(4)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典例:自然灾害每年都会对我国部分地区造成严重影响。

面对给人类带来巨大损失的自然灾害,人们曾试图削弱、消灭它,但最终都不得不放弃。

于是开始总结经验,逐步转变防灾抗灾的观念,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科学防御的防灾抗灾工作思路。

一方面,利用气象卫星,使用先进的卫星遥感技术观测和预报各种自然灾害,运用动力学方法和统计学方法预测、预报自然灾害的路径和强度,及时掌握和分析灾害的实时信息,做到预报准确,决策科学。

另一方面,国家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夯实水利防灾减灾基础,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建立一整套诸如人员避险转移等内容的预案和处置制度。

请简要说明人们在防灾抗灾中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12分)唯物论主观题强化练习1: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功步入中等国家行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但随着人口红利衰减、“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累积、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等一系列内因与外因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正步入“新常态”。

我国经济增速自2010年以来波动下行,持续时间已有5年多,经济运行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态势和特点,其中,供给和需求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突出表现为供给侧对需求的适应性调整明显滞后。

为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针对当前经济“新常态”提出供给倒结构性改革的新战略。

这需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促进要素流动和优化配制,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

(1)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党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合理性。

(6分)(2)运用规律的知识,分析如何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

(6分)2..我国对待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萌芽认识到视之为社会价值目标的认知过程。

新中国成立初,受物质匮乏等历史条件的影响,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强调征服自然;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不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处于起步阶段。

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态建设遇到严峻的挑战。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保形势,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12 分)3.《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是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

节目从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

节目分为《一枝一叶总关情》、《治国有常民为本》、《国无德不兴》等12集短片,具有正面引导和深刻教育意义,催人向上,使人奋进,鼓舞人们积极投身于新时代的祖国建设。

节目一播出,反响巨大,好评如潮。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对《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的成功之处加以分析。

(10分)4..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巨大挑战,新的退休年龄政策相应出台。

原有退休年龄标准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寿命较短的国情下制定的,延长退休年龄必将对相关利益主体产生不同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在劳动者内部,支持与反对延迟退休年龄的争论非常激烈。

有关专家建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行业岗位应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推行渐进式延迟退休。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新的退休年龄政策出台的原因。

(12分)5.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40年前,深圳曾创造了3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并渐成高速发展代名词。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也开始走向全国。

改革创新既是深圳特区的永恒主题,也是深圳实现新跨越的必由之路。

特区成立后,深圳凭借毗邻香港、地处粤南的地缘优势,改革开放先行者的政策优势,聚合全国“闯家”的人才优势,发扬改革创新、敢闯敢试的精神,使一个边陲小镇迅速蜕变成一座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大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

然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深圳开始遭遇“高位过坎”的困难: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着近2000万人口,可利用土地面积少之又少,空间、资源、环境局限的矛盾日益尖锐,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经济增长已难以为继。

站在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圳吹响了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新跨越的冲锋号。

在经济新常态下,深圳坚持创新驱动、质量引领,扎扎实实走内涵式、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不断深化标准、质量、品牌、信誉一体化建设,逐步实现了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相关哲学知识,说明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1 2分)6.2016年8月21日,中国女排在先失一局的不利情况下顽强拼搏,时隔12年之后第三次取得奥运冠军,“女排精神”再次奏响中国时代最强音。

女排精神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是女排精神的基本内涵。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整个社会处于百废待兴又充满希望的状态。

1986年中国女排实现历史性的五连冠,向国人和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和能力,全社会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女排的热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