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吉林省通化市第一中学2019学年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

吉林省通化市第一中学2019学年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

通化市一中2019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9题,共100分,共6页。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年级、班级和学号代码在答题纸上的装订线内填写清楚。

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无效。

3.保持卷面、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总计25小题,每小题2分)1.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

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2.在古希腊文中,“民主”一词是由表示人民和表示主权的两词组合而成。

现代西文中的“民主”一词都出自这个希腊古词。

这一语言现象所表明的历史本质是A.民主这一词汇是由古希腊人创造的 B.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C.西方文字继承了古希腊的词汇 D.民主一词就是人民掌握主权的意思3.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这里“转折点”指的是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4.《马赛曲》的歌词“前进,法兰西的儿女们,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公民们,武装起来!用敌人的污血,灌溉我们的田野!….…”歌中的“敌人”是指A.波旁王朝 B.企图复辟的保王党势力C.普奥联军 D.被拿破仑征服的封建势力5.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

……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

”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①开设工厂②协定关税③片面最惠国待遇④领事裁判权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6.“严密的行政、控制和告诫仍都需要,因为不讲人情的选拔制原则——虽然它始于汉制——与渗透在儒家伦理中的家族和个人联系背道而驰。

”(《剑桥中国史》)材料所述的“选拔制”是A.先秦的世袭制 B.汉代的察举制 C.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D.隋唐的科举制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高度赞扬了我国宋朝时期的成就,“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这里的“商业革命”具体表现在A.政府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B.“草市”作用显著,“夜市”比较繁荣C.都市、庙会集会商业繁荣D.“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8.中国古代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

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这位大臣实际上主张A.反对郡县制 B. 反对分封制 C.改革中央官制 D.建立中央集权制9.“民农则重(持重),重则少私义(议),少私义则力专一。

……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这反映出作者①主张重农抑商②倡导无为而治③力求社会稳定④维护农民利益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10.徐光启说:“今北方之吉贝(木棉)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

”这不能反映出A.生产的区域专业化趋势加强 B.原料生产与加工制造业的分离C.区域间长途贩运业的发展D.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11.1948年底,美国陆军部长罗亚尔说:“最初是日本广泛非军事化的旧方针与要把日本建设成为自立国家的新方针产生了矛盾。

”因此,新的“对日占领政策是扶植强有力的日本政府”。

此时美国对日政策改变的影响是①使中国内战中蒋介石败局已定②促进了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③使美国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④不利于根除日本军国主义势力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程。

”从材料中推断,我国古代大规模修水利应始于A.夏商时期 B.战国、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13.某中学进行“三世纪罗马帝国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

其中,场景错误的是A.场景三: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人身伤害B.场景二: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案由:追讨欠款C.场景一:原告,一奴隶;被告,一罗马帝国公民案由:要求取得人身自由D.场景四:原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

案由:商业纠纷14.毛泽东曾对一个外国来访朋友说过:“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

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A.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B.长征胜利完成C.遵义会议的召开D.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15.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你认为战胜国“更不满意”最可能是A.所获战争赔款太少 B.运往中国的商品滞销C.清政府琢磨不透,不信任外人 D.鸦片输出还处于走私状态16.在我国古代,“六畜”常与“五谷”相提并论,祈盼“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是我国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哪一重要特点A.先民养殖家畜的传统 B.种植业与家畜饲养业相结合C.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方式 D.“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17.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

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B.农民生活富裕安逸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18.宋高宗对大臣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

”这段谕旨说明南宋政府A.对官吏知人善任 B.注意减轻人民负担C.重视海外贸易 D.增关税以摆脱财政危机19.《吕氏春秋》载“故丈夫不织而衣,夫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

”《汉书食货志》载“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有关这两段话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这两段话是矛盾的②它们说明男耕女织相辅相成③家庭手工业在小农家庭中占有重要地位④封建剥削造成一些人不劳而获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按察使王廷兰写给家人的信中说:“各处调的兵……毫无纪律。

互斗杀人……夷兵抢夺十三行,官兵杂入其中,肩挑担负,千百成群,竞行遁去……从不闻清查一二”,上述材料A.丑化了清朝军队 B.因是家书而无史料价值C.反映了英军纪律严明 D.能说明清军战败的原因21.自1902年起,荣氏兄弟与友人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1903年独资更名为“茂新”面粉厂。

1905年又设立振新纱厂,1912年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

从中看出中国民族工业的特点是①“一战”期间发展迅速②官僚资本控制民族工业③行业多集中于面粉、纺织等轻工业④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④22.大前提: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小前提:明朝以前农业生产中存在普遍的长工和短工;结论:明代以前农业领域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大前提、小前提都正确,结论错误B.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C.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均错误D.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均正确23.下列表述所体现的经济思想不同于其它几个的是A.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

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

B.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

故上自富绅,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C.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齐民要术·序》)D.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皆本也。

24.“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这表明洋务运动A.能使中国走向富强道路 B.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起了一些抵制作用C.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科技人才 D.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5.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的理想在实践中屡屡受挫,根源是A.恶劣的社会环境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C.封建势力的束缚 D.外国资本的挤压第ⅠⅠ卷(材料题,共50分)26.历史学家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

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阅读下列材料:(17分)材料一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

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

……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四材料二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

…一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

……(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

——《徐光启文集》卷十一材料三 (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

……伦教荡然,纲常已矣。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材料四前明吾乡(苏州)富家甚多,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酒而不知醉。

……有邹望,亦有田三十万亩,僮仆三千人,……而好讼致穷。

——[清]钱泳《登楼杂记》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

(2分)(2)据材料三、四,士大夫的活动引起了江南社会风气的哪些变化?(3分)(3)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其阻碍者。

请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

(8分)(4)结合所学知识,根据你的理解,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阻碍因素还有哪些?(4分)27.阅读下列材料(18分)材料一: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前长史张潜、于辨机皆致之数万。

——《旧唐书》材料二:(唐朝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邸肆贸易者,罢之。

于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文陵(扬州)当南北大冲。

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期利。

——《唐会要》材料三:唐时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掌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