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建设方案(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前言某某新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建设,是我区公共行政权力实行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管理的技术载体和平台。
按照标准化、制度化、时限化、电子化、优质化,建设好、管理好、应用好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实现履行为民服务工作程序、集中收费、明确责任主体的功能。
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建设、要逐步完善职能设置,转变传统观念,不断进行理念更新;推动机制创新,提升行政效能;优化行政服务中心窗口部门协作机制,打破行政权力的条块分割;建立行政服务中心组织原则,内部制度的保障机制;规范行政服务中心人员管理机制;完善行政服务中心监督管理机制,建立电子监查系统;提升电子政务水平,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创新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
目录第一章总论1.1 概述1.1.1 项目名称1.1.2 项目投资性质1.1.3 项目用途及类型1.1.4 项目性质及责任主体1.1.5 项目运行机制及管理体制1.2 建设概况1.2.1 场址选择1.2.2 原建筑类型及规模1.2.3 项目建筑功能设计1.2.3.1 建筑物东立面功能设计1.2.3.2 一楼厅功能设计1.2.3.3 二楼厅功能设计1.2.3.4 三楼厅功能设计1.2.4 项目电子系统功能设计1.2.4.1 总体目标1.2.4.2 功能目标1.2.4.3 安全目标第二章公共行政服务中心运行与建设2.1 公共行政服务窗口设置2.1.1 行政职能部门窗口设置2.1.2 部门窗口进厅事项、公共服务人员设置与管理2.1.2.1 部门窗口进厅事项与管理2.1.2.2 部门窗口公共服务人员设置与管理2.1.3 公共服务分厅、分中心的设置管理2.1.3.1 公共服务分厅的设置管理2.1.3.2 公共服务分中心的设置与管理2.2 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网络工程建设2.2.1 电子政务网络建设2.2.1.1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2.2.1.2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2.2.1.3 电子政务功能建设2.2.2 电子信息共享网络建设2.2.2.1 信息服务建设第三章行政电子监察系统工程建设3.1 行政审批、便民服务电子监察系统建设3.1.1 行政电子监察主要功能建设3.1.1.1 实时监察3.1.1.2 预警纠错3.1.1.3 绩效评估3.1.1.4 决策分析3.1.1.5 信息发布与反馈第四章网络系统建设、办公设备工器具设置4.1 网络系统设置4.2 办公设备及器具设置第五章项目投资5.1 区公共服务中心装饰设计概算5.2 区公共服务中心办公设备、工器具及安装费用5.3 区公共服务中心网络系统及设备及安装费用5.3.1 外网系统、设备工程及安装费用5.3.2 内网系统、设备工程及安装费用5.3.3 分厅网络系统、设备工程安装费用5.4 街道(镇)便民服务中心网络系统、设备工程安装费用5.5 项目概算汇总第六章规范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的监督管理及窗口工作人员考核6.1规范监督管理6.2窗口工作人员考核第七章项目编制依据建议措施7.1 编制依据7.2 建议措施第一章总论1.1 概述1.1.1 项目名称某某新区(开发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
1.1.2项目投资性质某某新区(开发区)。
1.1.3项目用途及类型公共行政服务办公场所;原建筑项目内部装饰改造工程。
1.1.4项目性质及责任主体租借某某海洋渔业局办公附楼;某某新区(开发区)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
1.1.5项目运行机制及管理体制该项目是某某新区(开发区)面对企业、法人、经济事务许可主体行政服务机构;是推动行政服务快捷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职能完备、机构精干的行政管理体系。
1.2建设概况1.2.1场址选择地理位置:位于某某新区(开发区)昆仑山路南、金沙江街西交汇处,某某海洋渔业局办公楼东附楼,距某某新区(开发区)办公主楼西南200米。
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既有方便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办理各类审批事项,又有利于开展各种便民服务,具备足够车位的停车场和优美的外部绿化环境。
1.2.2原建筑类型及规模原建筑物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围护结构由砌块砌筑而成;外部装饰砂浆底层、水泥净浆拉毛,淡绿色涂料罩面;室内墙面装饰为沙灰打底、大白面层;地面、楼面均为花岗岩面层或地面砖,顶棚装饰分别为铝塑板龙骨吊顶和纸面石膏板吊顶;楼层内南部、中部区域均有玻璃墙体构筑办公空间,东部为实体砌筑办公室。
建筑主体为三层,每层建筑面积约6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950平方米;每层实用面积约550平方米,总实用面积约1650平方米。
1.2.3项目建筑功能设计1.2.3.1建筑物东立面功能设计辽宁省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的统一标识,某某新区(开发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标识;某某新区(开发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横、竖向牌匾;某某新区(开发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竖向牌匾;某某新区(开发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作息时间公示栏。
见东立面图。
1.2.3.2一楼厅功能设计公共服务区包括公共服务台、办公前台(可供18名公共行政服务人员办理服务业务)、办公后室(可供18名公共行政服务人员办理服务业务)、咨询台、全程代理服务台、服务窗口电子显示屏、财政(银行)集中收费口、保洁用水间;办事人员等候区:设有休息座椅、填单台、填单示范栏、信息公示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公共服务评价仪、信息公告栏、宣传标语;公共通道包括人行通道、消防通道;见一层平面布置图(FF1.01),附件。
1.2.3.3二楼厅功能设计公共服务区包括公共服务台、办公前台(可供22名公共行政服务人员办理服务业务)、办公后室(可供24名公共行政服务人员办理服务业务)、服务窗口电子显示屏、商务服务中心、饮水间、男女洗手间;办事人员等候区:设有休息座椅、咨询台、填单台、填单示范栏、公共服务评价仪、信息公告栏、宣传标语;公共通道包括人行通道、消防通道;见二层平面布置图(FF1.02),附件。
1.2.3.4三楼厅内功能设计审批办、驻厅监察局领导办公室、审批办各科办公室、电子监察室、网络机房室、接待来访小型会议室、大型会议室(可供60名人公共行政服务人员开会、学习、业务培训)、影音控制室、饮水间、男女卫生间;公共通道包括人行通道、消防通道;见三层平面布置图(FF1.03),附件。
1.2.4项目电子系统功能设计1.2.4.1总体目标网上行政服务项目建成后,横向覆盖某某新区(开发区)所具有行政审批权限、便民服务事项的行政职能部门及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的部门窗口,纵向联接下级各街道(镇)、村三级联网,达到信息交换与共享、联合办理;申报对象和办事群众的网上互动:向企事业和公众提供行政服务业务的信息发布、政策查询、业务咨询和在线办理等网上行政服务,建立交互式、可视化、人性化的咨询办理平台。
建立透明的行政服务监察系统,对某某新区(开发区)所有行政服务事项的办理进行实时的监控,对违规、超时等情况自动发出警告信息,同时对每个行政职能部门窗口和窗口行政服务人员进行绩效评估和评定,实现行政服务的全程监察。
1.2.4.2功能目标行政服务中心门户网站的建设,实现所有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便民服务事项及办事流程的网上公示,为企业和公众提供政策法规的咨询;办事信息的查询反馈;企业、公众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职能部门与职能部门间的在线互动,直接在线填写申报、审核、批准。
1、建设审批、便民办理子系统,区职能部门的行政服务人员可对公众和企业申报的项目进行网上审核并办理。
2、建设行政服务监察系统,监察部门或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可以对窗口行政服务人员及审批、服务事项进行监察和绩效评估。
3、建设内部办公管理子系统,实现办公的网络化、电子化,实现行政服务中心内部的管理和信息的充分共享;提高办公人员的办公效率,整合办公业务资源。
4、建设信息整合交换子系统,实现审批相关数据库的建设、多个职能部门的联合审批和服务对象公用信息的交换和同步。
1.2.4.3安全目标网上行政服务系统的建设安全性,保证系统的网络安全及应用安全。
系统的安全体系包括物理安全层、网络安全层、系统安全层、业务安全层。
网络应用系统的安全保障:网络安全、应用安全、安全管理;网络安全主要是网络建设、硬件构架;应用安全主要是信息传输、身份认证;安全管理主要是技术和管理策略。
第二章公共行政服务中心运行与建设2.1公共行政服务窗口设置2.1.1行政职能部门窗口设置行政职能部门服务窗口的设置秉承便民、高效、规范、运行有序、一条龙的服务宗旨,有利于公共权力公平、公正、公开、平等对待服务相对人。
为使服务窗口布局更趋于合理,公共行政服务中心一楼大厅西侧入二楼通道北侧设置工商分局、国税分局、地税分局、质监分局窗口为主线,劳动人事社会保障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窗口为一体办证服务体系,一楼大厅西侧入二楼通道南侧设置为服务中心财政(银行)集中收费口;一楼大厅东侧、入口北设置社保分局服务窗口为主的便民服务体系,入口南设置招商一局、招商二局、招商服务局全程代理服务窗口,审批办咨询服务窗口。
公共行政服务中心二楼大厅西侧入口通道北侧设置经济管理局、发展改革局、国土分局、规划局、住建局、环保局、消防大队为主线的项目建设审批服务窗口;公共行政服务中心二楼大厅东侧设置公安局、市政管理局、社会管理局、科技教育局、农业发展局、海洋渔业局、交通局为主线的社会服务窗口,设置管委办、财政局、安全监督局、征收办、市容局、园林绿化局为主线的综合服务窗口。
2.1.2 部门窗口进厅事项、公共服务人员设置与管理2.1.2.1 部门窗口进厅事项与管理通过对区第五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及区属各职能部门、市直垂管职能部门自报进入公共行政服务中心行政审批事项、服务事项的统计分析,结合各方面实际情况,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区辖内的各行政职能部门应进驻公共服务中心部门及事项。
如表2—1。
进驻公共服务中心部门及事项目录表2—1按照集中统一、便民高效的要求,办理群众、企业、社会所需各类事项,开展法律法规政策和信息咨询等服务。
对权限在区各职能部门的行政许可事项和与经济社会发展及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公共行政服务事项实施统一管理服务,并进驻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做到“应进必进”,严禁多头受理,体外循环;对权限在上一级的行政许可类事项开展咨询、上报、代理等服务。
执行“谁在公共行政服务中心谁审批”的原则,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职能向公共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的运行模式;某某新区(开发区)管委各部门要对在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办里的事项授权到位,各部门窗口启用审批专用章,实现审批事项“全流程”现场办理。
不需要现场勘查、集体讨论、专家论证、听证的一般性审批事项在行政服务中心部门窗口受理后直接办结;需要现场勘查、集体讨论、专家论证、听证等审批事项,也要在行政服务中心部门窗口受理和办结;对同一个行政审批事项涉及两个以上部门的,实行联合办理或并联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