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种新的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后处理模型

一种新的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后处理模型

一种新的多 b 值弥散加权成像后处理模型第 1 部分改良三指数模型的提出及其- 与双指数模型和传统三指数模型的比
较目的:建立多b值DWI后处理新模型并与双指数模型和传统三指数模型进行比较。

材料和方法:本研究通过了浙二医院伦理委员会评审,纳入了6例健康受试者,采集多b值DWI影像资料,包含从0 s/mm2到8000 s/mm2的17个b值。

在白质区域选取了6个感兴趣区(ROI),在灰质区域选取了1个ROI。

采用前16个b值所得DW信号值分别对三个模型进行拟合,拟合方法采用最速下降法, 计算得到各个参数图以及拟合残差平方和(RSS)和赤池信息量修正准则(AICc), 并预测
b=8000s/mmm时的DWI信号值,进而计算得到预测平方差(SPE)。

本研究将RSS和AICc视为模型拟合程度的评价指标,而将SPE视为模型可预测性评价指标。

结果:在所有白质区域内,改良三指数模型的RSS值均显著低于其他两个模型(p<0.05), 传统的三指数模型的AICc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模型
(p<0.05), 而双指数模型的SPE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模型(p<0.05)。

白质的f0 中位值介于11.9%到19.6%之间,而灰质的f0 中位值仅为0.8%。

白质区域的ADC very-slow中位数(0-7 X10-6mm2/s)远小于在灰质区域的ADCvery-slow 中位数(487 X 10-6 mm2/s)。

结论:采用新模型拟合多b值DWI影像效果优于其他两个模型。

新模型可以用来探测组织中弥散严格受限的组分, 而传统的三指数模型不能探测此组分。

第2部分改良三指数模型在胶质瘤分级及胶质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目的:探索改良三指数模型在胶质瘤分级及胶质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材料和方法:研究纳入了18例低级别胶质瘤(LGG),45例高级别胶质瘤(HGG以及5例原发性中枢
系统淋巴瘤(PCNSL)。

术前弥散加权成像序列包含了9 个 b 值。

通过拟合得到改良三指数模型的参
数图。

对比3个不同组间的参数,并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来确定各个参数用于鉴别LGG和HGG以及鉴别胶质瘤和PCNSL勺最佳截断值,以及对应的特异度和敏感度。

结果:fO均值在PCNS组为13.98%,在HGGA为6.98%,在LGG组为3.14%, 三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

fslow, ffest 以及ADCsiow三个指标在LGG组和HGGS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
(p<0.05)。

采用f0作为指标,鉴别HGG^ LGG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01、82.2%和83.3%;鉴别胶质瘤和PCNS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81 、100%和96.8%。

所有的参数均与Ki-67 指数相关(p<0.05) 。

结论:f0 是高度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组分。

改良三指数模型在胶质瘤分级以及胶质瘤和PCNS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
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