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争取过程介绍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莫继荣长沙天野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在北大校长周其凤建议下,在湖南最早注册的专门从事有机产品开发公司。
2008年国家决定投放4万亿新建、改建项目贷款拉动国内经济发展。
长沙天野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2万亩有机蔬菜种植及其加工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国家发改委,在周其凤校长过问下,国家发改委工作人员答复周校长,类似申报选题流于一般的太多,建议在2小时内写一个修改提纲,确认可行后,修改《2万亩有机蔬菜种植及其加工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重新上报。
接到长沙天野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的电话,鉴于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本人就近在网吧内、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5万亩有机农业及其产业链开发项目简介》(附本可研报告最后),邮箱传过去半小时回复,照此修改,有了本可研报告完整版,并顺利通过立项,获得国家政策贷款2800万元支持。
5万亩有机农业及其产业链开发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湖南省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二00八年十一月5万亩有机农业及其产业链开发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总经理:匡竹述副总经理:杨龙昭副总经理:刘永安总工程师:王沛皇副总工程师:罗赛强参加编制人员莫继荣研究员丁宏达教授级高工王仁才教授姚元干研究员秦丹教授崔先万高级工程师刘淑平高级工程师胡兴国高级工程师周乾兴注册咨询师李加华高级经济师贺音助理经济师目录1总论 (1)1.1项目概况 (1)1.2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和范围 (3)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1.4研究结论及建议 (4)2项目背景 (8)3项目建设必要性 (14)3.1 确保农民增收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需要 (14)3.2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发展有机食品的需要 (16)3.3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需要 (17)3.4我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18)4市场预测及营销 (20)4.1有机食品市场发展 (20)4.2有机食品需求预测 (20)4.3市场价格预测 (22)5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23)5.1有机种、养基地建设 (23)5.2有机农业加工基地建设 (24)5.3销售网络体系建设 (25)6 建设地点及基地条件 (26)6.1区域位置情况 (26)6.3基础设施条件 (28)6.4“人本”支撑体系 (28)7有机种养与加工技术 (30)7.1有机种养技术 (30)7.2有机食品加工 (39)8基地工程建设方案 (40)8.1有机农业种养基地 (40)8.2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41)9项目实施进度与工程招投标 (48)9.1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48)9.2工程招投标管理 (50)10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51)10.1劳动保护 (51)10.2劳动安全卫生 (51)11环境保护与节水 (52)11.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及主要污染源、污染物 (52)11.2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52)11.3节水措施 (53)12项目经营管理 (54)12.1项目法人组织机构 (54)12.2企业定员和人员培训 (54)1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58)13.1投资估算 (58)13.2资金筹措 (59)14经济分析 (60)14.1 基本数据 (60)14.2 财务分析 (61)14.3 结论 (63)附表:1、有机种植基地投资估算表2、有机养殖、加工基地及销售网点投资估算表3、有机农业产业化建设工程投资估算总表附件: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2、有机转换产品认证证书3、科技服务协议书4、湖南省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检验报告(二份)5、土地租赁协议附图:项目区域位置图1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5万亩有机农业及其产业链开发基地建设1.1.2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长沙天野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王卫文,1988年于湖南财经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泮春乡人民政府工作。
1994年创办长沙朋大食品有限公司,从事农产品加工,生产脱水蔬菜、盐渍藠头等产品,出口欧美、日本及东南亚的其他国家和地区。
1999年,该企业荣获长沙市首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
现创办长沙天野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1.1.4建设地点项目拟建设在浏阳市龙伏镇柘庄、尚埠等村。
其中,核心区、加工区、科教办公、度假山庄设在尚埠村、石柱峰村。
示范基地分布在浅船、柘庄、泮春等8个村。
1.1.5建设内容及规模规划设计开发内容为有机种养基地、有机产品加工基地、销售网点建设三个部分。
1、有机种养基地A、核心区600亩a.种苗引进与繁殖b.先进技术研发、引进组装配套c.环境生态观测与监控e.生物有机质循环利用与土壤肥力动态观测调控试验f.水果蔬菜粮油作物栽培示范g.动物低成本生物链养殖、生物方法促长试验与养殖示范h.有机农业生物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观测及其生物、物理防治技术体系建立i.产品质量与环境、生物理化分析数据库建立j.年产5万吨有机肥厂建设(自主研发)。
B、示范区5万亩采取公司加农户形式,公司提供技术、种苗、产品收购、加工、销售模式,发展有机种养5万亩。
2、扩建冷藏、包装、脱水等加工在内的加工厂110亩;3、新增省内家连锁专卖店180家,在湖南达到200家。
1.1.6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该项目建设工程总投资49,005万元。
其中:工程费用26,590万元,其他费用4,975万元,预备费1,450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307.5万元,流动资金15,682.5万元。
资金来源为:本项目所需固定资产投资33,015万元,申请专项资金14,0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5,000万元,企业自筹14,015万元。
本项目所需流动资金15,99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4690万,企业自筹11300万元。
1.1.7项目建设期2年1.2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和范围1.2.1研究依据a)《有机产品》国家标准(GB/T 19630-2005)b)国家计委、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c)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第十一个五年计划(2006~2010)文本;d)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编著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e)浏阳市统计局年度统计资料;f)《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g)农业部《2003-2010年全国农村沼气建设规划》;h)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整合工作的意见》;i)《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j)湖南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关于大力推广沼气,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通知》(1997年);k)项目单位与湖南省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签定的可行性研究合同。
l)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1.2.2研究范围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对有机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的建设必要性、市场需求预测、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建设条件与工程技术、项目管理与实施规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以及项目财务评价和综合效益分析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的研究论证,并提出基本结论和合理化建议,供业主和政府审批部门决策时参考。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4研究结论及建议1.4.1研究结论a)该项目产品目标市场定位准确、竞争能力较强,销售前景良好,产品适销对路。
项目建设有利于带动农民增收,推进农业产业化,有利于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有利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有利于我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
b)该项目充分利用当地的区位优势(近城),自然资源和气象资源,能生产有机食品(相当于AA级绿色食品),产品质量和价格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通过逐年扩大生产基地规模实现逐年提高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是正确的经营策略。
c)该项目建设工程总投资49,005万元。
其中:工程费用26,590万元,其他费用4,975万元,预备费1,450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307.5万元,流动资金15,682.5万元。
有机产品生产能力125,000吨/年,销售收入204,060万元/年,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18.27%,投资回收期为1.85年。
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d)项目完成后,基地可成为湖南乃至全国一流的集有机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具备科研、生产、培训、旅游、观光、娱乐、休闲多功能的大型有机农业综合开发基地;项目滚动发展,在全国采取连锁、联营模式壮大产业;以创新后的完整生产技术、管理、销售模式带动有机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优质农产品优价升级改造;以本模式先进技术在实施有机农业环境不达标地区推广,能够保证农产品产量、品质全面提升,利国利民。
能带动周边30万亩森林、稻田、旱土复合生态系统开发,形成湖南省长、株、潭一体化后首个集粮、油、水果、蔬菜、肉食有机食品自产、自销的农家乐集团群,仅在当地年新增加净收益70100万元,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e)有机农业经过转换期后,土壤结构、功能改善,肥力提高;病虫生物控制达到平衡,有机产品产量比普通农业不仅不会低,而且还要高;有机产品价格是普通农产品价格的3-5倍,在农产品花色品种与供应量均不缺的今天,投资种植业一定要选择有机种植。
有机养殖业外购有机饲料价格昂贵,养殖成本很高。
本项目通过牧草种植,获取产量高、蛋白质含量高、价格低廉的植物蛋白质;模仿动物消化系统的饲料体外发酵青贮,提高饲料有效成分,降低饲料或饵料系数,降低成本;种养结合的生物链物质循环利用,节省了大量成本,投资效益十分显著。
结论:该项目投资较小,对农业产业改造升级指导意义和作用大,带动农业增收效果显著,龙头企业自身也具有较好经济效益,项目还减少了对土地的污染。
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是农业持续发展可行性项目。
1.4.2问题与建议a)该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的农户较多、地域较广,因此要尽可能依靠当地村镇领导稳妥引导,降低有机农业生产基地的开发质量。
在开发过程中,要加强对农民的业务培训,建立严密的技术服务体系,确保有机产品质量。
b)制订科学的、操作性强的有机食品认证(如德国的BCS,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规划,取得有机食品的独立认证。
c)积极争取有机食品的自营出口权,扩大出口,提高效益。
d)依靠科研机构对适销对路的有机品种的优选和引种,不断推出新的品种。
增加有机食品的销售品种,保证有机食品供应的一体化与充分保证消费者一日三餐持续性,形成稳定客户群体。
e)本项目是有机农业项目,需确保有机肥来源可靠,质量可靠,贮运可靠,以保证肥效。
f) 项目建设中需注意连片生产,规避非有机生产的交叉污染。
选址要有长远考虑,避免在农药、化肥使用过多的地域和有污染可能的工业开发区附近开发。
g)加强公司的信息管理,建立产销、管理信息平台,逐步实现管理现代化。
h)加强融资工作,确保项目建设进度。
i)有机种养资金累积快,关键是要作到种养的生物链结合,节省更多成本;多种经营与粮油副食一体化开发,打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