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维护社会公平课堂用_1.46MB _2

维护社会公平课堂用_1.46MB _2


(3)为什么老师没给小亮分数? 因为小亮没有付出。 启示:在社会合作中,我们需要承担自己应 该做的,决不能只享受利益而不付出,否则 对其他人不公平,而不公平和合作是无法长 期延续下去的。只有做了我们该做的,才可 能获取自己该得的。当我们在付出的时候, 同时也在收获着别人的付出。公平的合作, 必然是互惠的合作,只有公平互惠的合作才 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个人发展。树立公平合作 的意识,有助于我们顺利地融人社会,为社 会做出贡献。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 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 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
“是否公平大家谈”
(判断下面的情况是否公平,并说明理由)。 1、班上只能选一名“优秀班干部”,并且这次的名额关 系到初三中考能否加分,经全班同学无记名投票后,万兵 和李超得票数相等,最后班主任决定万兵当选,因为他的 成绩好。 2、期末语文考试,章卫的试卷被老师少给了5分,可语 文老师说凡是6分以下的误差一律不改。 3、班级公开竞选班长,刘大海和钱小龙是两位候选人, 钱小龙竞选前许诺如果他当班长,就请全班同学吃饭,最 终钱小龙以微弱优势当选。 4、一次初三年级篮球赛,裁判误判一球,初三1班的参 赛人员要求改判,裁判没有理睬,初三1班篮球队拒绝继 续比赛,篮球赛不欢而散。
(2)解决不公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 重要的是要自觉增强法制观念,通过合法 手段去寻求公平。 面对生活中的不公平,①我们应该增 强权利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用合法 的手段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以谋求最 大限度的公平;②我们要调整自己的思维 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③我 们要敢干同破坏公平的行为做斗争,对受 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同时,还要认识到:自己遇到一些不 公平现象,并不意味着整个社会不公平。
合作探究
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三个和尚才会有水吃? 步骤:第一步:先个人思考。 第二步:小组内交流,完善方案。 第三步:小组代表在班内进行交流。 社会需要合作,合作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必要 条件。合作需要规则,规则必须体现公平。这样, 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得到更 好的发挥。社会才能和谐地运转。
探索轨迹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曾提出过各种公平观,这些不同 的公平观反映了当时人们所追求的公平的主要内容。例 如:不患寡而患不均;均贫富,等贵贱;人生而平等; 讲求效率,维护公平等。 思考问题:①你了解这些公平的含义吗?②从这些公平 观中你能找出什么样的轨迹?
经济上平均的要求 政治上平等的要求 意识形态 上平等的要求。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们崇尚效率,但 同时要求从制度上保障公平。 公平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当一个国家很好的体现公 平时,那么国家就繁荣稳定,反之,失去社会稳定与平 衡走向崩溃。
学生分组讨论:①你认为这样的招聘广告公平吗? ②假如你是小李老师,你会怎么办?
在对待类似问题时要强调权利意 识,又要通过合法的途径解决。
播放flash动画歌曲《三个和尚》请同学们运用公 平的理念回答下列问题:
①为什么一个和尚不愁水吃? ②为什么两个和尚还能合作? ③为什么有了三个和尚反而没水吃了呢? 一个和尚则不存在公平问题;两个和尚 抬水时他们会认为彼此的权利义务是相 当的,因此也不会过于计较公平与否; 等到三个和尚时,他们会认为自己的付 出会得不到相应的补偿。
分组讨论:①你认为甲的哪些行为违反了 公平原则?②你认为该协议主要应规定哪 些内容?(提示:可以从甲、乙、丙、丁 四人的权利义务进行思考)③假如你是甲 的朋友,将从哪几个方面劝说他?
社会有 不公平
认识
公平是 相对的
目 标
总 结 新 课
行 动
维护社 会公平
目标
追求社 会公平
公平合作
合理想象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 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分的 。
请大家进行合理想象,接下来这七个人之间在 粥的分配问题上会产生什么样的故事?
在不同的制度下,有不同的分配方式。制度的 公平与否,直接影响人们之间合作的风气。良 好的合作要有良好的风气,良好的风气要有良 好的制度作保证。
当有人恃强凌弱时,——————
当有人弄权渎职侵吞公款时,——— 当有人排斥异己、处事不公时,——
你见到不公平现象时有何感受刀相助
当有人弄权渎职侵吞公款时: 检举揭发 当有人排斥异已、处事不公时: 仗义执言、 主持公道 ,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案例分析
甲、乙、丙、丁四人分别按照约定的投资比例合伙开 了一家运输公司,起先他们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 获利颇丰。后来,甲认为自己联系的业务最多,管理 水平最高。强行要求其他三人都应该服从他的安排, 公司的利润也由他分配,有时还悄悄地把部分利润转 到自己的帐户,并自作主张把仅有的一辆运输车出借, 导致公司长期无法经营。为此,乙、丙、丁三人要求 甲承担责任,甲不同意。后来几经协商,四人终于达 成一个协议。
公平总是受一定的社会条件的制 约,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 的现象,没有绝对的公平。
2002年,我国有10%人口的地区只能 普及5至6年教育,5%人口的地区只能普 及3到4年教育。全国有160余万名适龄儿 童不能进入小学,70余万名小学生进不 了初中。很明显,这是“教育账倒挂” 直接造成的恶果。
第一:用合法手段去解决问题, 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第二: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 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 第三:同破坏公平的行为做斗争, 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想一想:
瞎子和跛子住在集体宿舍楼里,瞎子说: “跛子是天然的舞蹈家,左摇右摆。”跛子说: “你是夜里蝙蝠,靠耳朵定位。”二人在生活中 多有摩擦。一天,楼里着火二人被困在楼上,跛 子走路速度无法脱离困境,瞎子找不到安全通路。 可二人最后都脱离困境。试问他们是怎样脱险的?
反躬自省
仔细阅读教材P9页中的三组图画及其文字说明, 并就下列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分组讨论:①他们的想法有什么道理?②是什么 影响着他们对公平与否的判断?③他们该如何面 对?④你是否与他们有相似的经历与想法?
公平感与个人的需要、经历、思维 方式有关,要审视自己的公平感, 要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
教材第9页“形形色色的‘不公平’。” 提示: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理解“公平与否的判断,受 到个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制约。”
尊重别人,平等待人,一视同仁; 心胸开阔,宽宏大量,不斤斤计较自 己小的得失 真诚地给别人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 以大局为重,从长远利益考虑,用发展的 眼光来思考问题; 诚信做人,恪守自己在合作中的诺言。
案例分析
案情:小李三年前大学毕业,应聘到某中学当了 英语老师。但她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公务员,就去 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可是当地的招聘广告里却 规定:教师必须经当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才 能报名参加考试。
不公平是客观存在的
公平是相对而言的,没有所谓 的绝对公平的存在。理解公平, 我们要善于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对待不公平,我们更要有宽广的胸 怀和理智的行为。为追求理想的公 平,我们更需要进行不懈的努力。
第9页“如何面对不公平?”
(1)在现实生活中,不公平的现象 时有发生。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 应该增强权利意识,不能任其发生, 否则,会损害自己的权益。要知道, 我们的每一次积极行动,都将推动社 会向更加公平合理的境界迈进一步。
“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孟庆念努力地朗
读,同时也努力地仰头,努力地转动身子, 10岁的她坐在教室的第一排,而第一排课桌 正抵着教室的黑板,她只有这样才能看到老 师的板书。
“受教育机会的公平属于起点公 武汉市桥口 平,如果在起跑线上就不公平,农 区古田四路 这个新世纪 民工子女从小就享受不到起码的受 学校,374名 教育权利,那么,他们一辈子都谈 学生都是农 民工子女。 不上公平!”
教材第11页“排演历史剧后的打分。” 提示: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社会需要公平 互惠的合作”的理解。 (1)小张的分数最高,大家为什么并没有觉 得不公平,反而为他高兴?
因为小张做了他应该做的,所以他才可能获取 自己该得的。
(2)为什么以后的活动大家不愿意找小王? 因为小王没有很好地承担自己应该做的,只 想多享受利益而不愿多承担
结论: 社会是一个合作系统,社会生活是一种合 作活动。社会合作是社会生活顺利进行的 必要条件。
在2004年9月雅典残疾 人奥运会的闭幕式上, 代表全国6000万残疾人 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 风采,轰动雅典奥运会 会场,得到很多世界友 人的赞扬。
《千手观音》演出时,四 个手语老师分别站在舞台 四个角,她们的手成为聋 哑演员的耳朵,手语传达 出音乐节奏,聋哑演员便 在“节奏”中摆出优美舞
(1)他们的想法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看待“公平”。
(2)是他们的个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影响着他 们对公平与否的判断。 (3)他们应该承认无可改变的事实,以平和的心态对 待不公,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反 思自己的价值观念。例如,因收费高而不参加夏令营, 对家长来说是公平的;老师的批评是对自己的爱护和帮 助,并不是坏事;受到不公正待遇可以变挫折为动力, 把不公当成垫脚石,激励自己更加努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