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土地集约利用的新城中心城市设计_以无锡市东亭中心区为例

基于土地集约利用的新城中心城市设计_以无锡市东亭中心区为例


122 华中建筑 HUAZHONG ARCHITECTURE 1/ 2009 第27卷
图1 无锡东亭中心区位分析
图2 规划范围现状用地情况
图3 城市设计总平面图
3 总体概念
3.1 规划理念
理念一:依据地形地貌特点,创建有 机渗透的景观环境。规划范围内现有地形 地貌特征明显,水网密布交织,具有独特 的江南水乡风貌。城市设计中充分利用现 有水网,加以组织调整,强化此环境特 点,形成有机渗透、整合网络、尊重自 然、多样复合的整体环境景观,构筑面向 二十一世纪的城市中心形象和人居环境。
4.1 行政园区居中
以现有的行政办公集中区为基础,以 府北路、华夏路、上马墩路、东亭路为 界,以“OFFICE PARK”(办公公园、行 政园区)为理念,规划南北向延展、接近 矩形的行政区,营造风格协调、环境优美 的办公环境,塑造充满活力的行政中心。
在区政府前、锡州路两侧规划 2.4 hm2的市民广场,广场呈南北向的椭
城乡规划·园林建筑及绿化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Virescence ·综述性论述·城市设计·
·江苏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项目批准号:BK2007120)·
基于土地集约利用的新城中心城市设计
—— 以无锡市东亭中心区为例
Urban Design of New City Center Based on Intensive Use of Land:
第27卷 1/ 2009 HUAZHONG ARCHITECTURE 华中建筑 125
图10 建筑形态
图11 中轴线夜景设计
段的中心,以绿化为主,地段位置重要, 象征意义重大。在商贸城的东侧临锡沪路 规划商贸广场,以硬地为主,属于商贸城 一期建设区,作为商贸城的形象特征,背 靠两幢高层建筑,并与道路对面的小广 场相互呼应,共同强调商贸城的入口。资 景公园位于资景路与锡沪路交叉口的西 南角,充分利用高压走廊下的空地,组 织出繁华城市中一片宁静的绿洲。云林 广场在锡沪路南侧,东临云林路和东亭 港,是重点地段的东大门,绿地与硬地 相结合。在本次城市设计中,对锡沪路 两侧的沿街立面进行了重点设计,力争 形成风格连续统一、富有时代气息的城 市风貌,并形成有节奏、丰富的城市天 际线。南北向、东西向的两条轴线各有
通过双减双增的处理,6个行政街区 基本形成周边建筑围合、中心绿地开放的 布局结构,周边建筑形成连续的沿街立面 和完整的内部空间,中心绿地向各个单位 甚至城市开放,是集中的共享公园。每个 街区的中心绿地之间相互开口、连接,共 同构成以市民广场为主、以迎宾路为链、 以街区公园为块的开放空间系统。每个单 位均有独立出入口和停车位(图5)。
规划范围为东亭原城市中心区中轴线 及沿锡沪路两侧地区,长约2.8 km,呈展 翅的蝶形,用地约221 hm2(图2)。规划 范围内现状用地布局以行政和居住为主, 各类用地分散穿插,不成系统,建筑质量 参差不齐,城市风貌比较破碎。
2 规划重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1 规划重点
本次城市设计将为东亭城区重点地段 的近、远期开发提供基本框架和规划指
图4 行政园区“双减双增”的城市设计
图5 行政园区城市设计
图6 城市景观格局
环境和人民生活质量。 以聚集人气为手段,塑造形象为标
志,激发活力为源泉,将东亭城区建设成 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高度文明的现代化 新城中心区。 4 总体布局与功能结构
本次城市设计以“行政园区居中,景 观十字为轴,四角特色住区,滨水步道环 绕”为总体布局架构(图3)。
锡沪路是东亭城区最重要的过境交通 线,串起城区内丰富的建筑景观和生活内 容。保持道路横断面不变,在道路两侧从 西至东依次组织桐桥广场、柏庄公园、 西公园、东亭广场、东公园、商贸广场、 资景公园、云林广场一系列的城市开放空 间(图7)。桐桥广场位于锡沪路与桐桥 港交叉口的北侧,是整个重点地段的西大 门,广场西南角设置主题雕塑,此外广场 兼做长途汽车站的入口广场,满足大量人 流的通行需要,广场以硬地为主。柏庄公 园位于柏庄路与锡沪路交叉口的东北侧, 以绿化为主,有湖面、长廊、花架、亭 台、栈道、曲径、花圃、草坪、树林和起 伏的向阳坡地。西公园、东公园分别位于 行政园区的西侧和东侧,呈相对的半圆形 相互呼应,广场以绿地为主,并有连续的 弧形裙楼、步行廊作为围合界面。东亭广 场是这个序列的最高潮,也是整个重点地
圆形,包括明河、硬质铺地、水池、喷 泉、花坛、草坪、景观树等,环境优美。 广场南侧由骑楼围合,并通过骑楼下部 与办公区绿化相联系。在迎宾路两侧的6 个行政街区的具体设计中,采取“双减 双增”的手段(图4);①减三层以下质 量、风貌均较差的现状建筑,主要是一些 附属建筑、临时建筑,改善城市风貌; ②减封闭的单位专用绿地,拆除部分围 墙、栅栏,将内部绿地向城市敞开,消 除城市景观死角;③增加办公建筑,根 据沿街景观的需要、日照间距,局部采 取骑楼的建筑形式,与保留建筑形成新 的序列和空间肌理;④增加城市开放空 间,布置市民广场和公共绿地,塑造开 放的政府形象。
Abstract It is the trend of realizing land intensive use to complexly use space in urban center district, and it can create diverse, continuous and rich urban public space. Taking Dongting center district in Wuxi as an example,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the idea, method and realizing ways of complex space design in center district. Key Words Intensive use of land, Urban center district, Complex space, Dongting center district in Wuxi City
Taking Dongting Center District in Wuxi City as the Example
杨俊宴 吴明伟
Yang Junyan Wu Mingwei
中图分类号 TU984.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2009)01-0122-06
摘 要 城市中心区的空间复合使用是满足土地集约利用的趋势,也是创造多样、连续、丰富的城市公共空间的需要。 该文以无锡东亭中心区城市设计为例,详细阐述了中心区复合空间设计的理念、方法与实现路径。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城市中心区 复合空间 无锡市东亭中心区
居住新城:该重点地段将承担全区的 居住生活、社会交往、入学就医等职能。 一方面,接受主城区疏解人口;另一方 面,吸纳临近和外来人口。
3.3 发展策略
(1)经济发展策略 ①通过商业核心区建设形成中心, 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②以地生财,以盘活土地资源净收益 及建设配套费用于城区改造建设投入。 ③积极鼓励多元化投入,加快城区 改造步伐。 (2)社会发展策略 ①调整社区结构,加强服务体系, 形成稳定、和谐的社区氛围。 ②完善商业服务体系,增加就业岗 位,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③增加城市改造投入,塑造标志, 形成居民对该城区的认同感。 (3)环境发展策略 ①坚持花力气抓精品相结合,逐步 进行城区住宅建设、商业街建设和公 园、广场、绿地建设。 ②着力打造高品质的沿河沿路绿色 景观体系,并与公园、广场等服务百姓 的开放空间相结合。 ③着力打造高品质的行政办公中 心,塑造“开发政府”形象。 ④着力打造高品质的东亭商贸城和 东亭广场,使之成为东亭城区的名片。 ⑤着力打造高品质的商品房建设, 确实改善市民居住环境。
3.4 发展原则和综合构想
遵循城市化发展规律,着眼东亭城 区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坚 持高起点规划、高效率经营、高标准建 设、高水平管理的城市发展理念,以期 通过理顺布局、完善功能、优化环境、 提升地位将东亭城区与无锡特大城市融 为一体。确保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
第27卷 1/ 2009 HUAZHONG ARCHITECTURE 华中建筑 123
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的复合利用和集 聚效应能够给城市带来持久的活力,而这 种活力的取得需要中心区空间的多样性、 连续性、丰富性和复合性。对于城市设计 而言,为了形成这种充满活力的中心区风 貌,混合布局与多功能用地结构是典型的 技术方法。
1 规划设计背景
东亭中心区位于无锡城市东部,为无 锡东部新城的核心(图1),中心区城市 设计是在无锡市主城区内部功能疏解、城
4.2 景观十字为轴
指依托迎宾路的南北向行政文化轴和 依托锡沪路的东西向商业文化轴,两轴线 基本相互垂直,构成重点地段的功能和空 间骨架。其中行政文化轴线集中体现以自 然景观为主的新城区景观特色,而商业文
124 华中建筑 HUAZHONG ARCHITECTURE 1/ 2009 第27卷
图7 城市广场体系 图8 商贸城特色城区 图9 交通体系设计
理念二:组织通达交通,促进中心活 力。内外交通分流;核心区立体交通组 织;多元并存,顺畅便捷的交通规划理 念, 人车(地下、空中)立体分流。
Hale Waihona Puke 3.2 发展定位行政文化中心:该重点地段将承担东 亭城区的行政办公中心的主要职能。
金融商贸中心:该重点地段将利用东 亭城区中心和城市对外出入口的各项优 势,承担全区的金融贸易、公建配套、 物流集散的职能。一方面它将接受主城 区商业、市场等功能的转移,另一方 面,将承担起配套自身、服务周边、辐射 全区的作用。
化轴线集中体现以人工景观为主的新城区 繁华意象(图6)。
迎宾路的现状横断面为三块板形式。 根据设计人员现场踏勘的实际观察,机动 车流量小,机动车道数远大于实际需求, 路面空空荡荡;而人行道宽度较窄,环境 较差,缺乏人气。在设计中,我们依据道 路的不同地段的具体需要对道路横断面进 行改造,布置一系列的广场和绿地节点, 以期创造既满足交通需求又满足人的活动 需求的道路形式。在迎宾路北段、紧接 市民广场的地段,两侧地块均不设机动车 出入口,机动车主要为偶发的礼仪性贵宾 车辆和特殊状态下的应急车辆,日常交通 基本为步行,因此规划采用以硬质铺地为 主的广场形式,道路中部为水池和喷泉, 车行道、人行道分别铺以不同的广场砖加 以区分,色调和谐,平时作为市民广场的 延续,在必要时可作为三块板的道路使 用。迎宾路的南段联系交通流量巨大的锡 沪路和建设中的东亭广场,为简化交通, 道路形式采用一块板式样,缩小车行道宽 度,扩大人行道;在人行道旁建设连续的 两层连廊,整合两侧地块的沿街景观。在 迎宾路与锡沪路的交叉口南侧布置以绿化 为主的东亭广场,广场中部跨路而立的东 亭纪念馆,形式上以“亭”为意象,纪念 “东亭”名称的来历,并收藏当地的历史 文物、民俗展示品等。迎宾路的中段是从 三块板到一块板的过渡,在北段、中段之 间建设一个有主题雕塑的绿化安全岛。于 是,整个迎宾路就形成了从南至北的景观 轴,并拥有东亭广场——主题雕塑——市 民广场的高潮序列。轴线两侧的行政园区 以和谐统一的建筑风貌形成道路的围合界 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