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心理学测试题

普通心理学测试题

普通心理学测试题1、一个人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A.能力B.性格C.气质D.个性2、对一般人来说,大脑的左半球是分管()A.具体思维和形象思维B.音乐和绘画能力C.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D.数学运算3、心理是神经系统的机能,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脑的() A.精神活动B.意识活动C.反射活动D.技能活动4、下列不是反射活动的一项是()A.草履虫的趋利避害反应B.人的手被火烫便立即移开C.黑猩猩解决问题获取食物的行为D.学生听到铃声进教室上课5、下列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的是()A.望而生畏B.谈梅生津C.见风流泪D.尝梅生津6、司机在看见“减速慢行”的标志后马上放慢车速,这是()在起作用。

A.第一信号系统B.第二信号系统C.操作性条件反射D.无条件反射7、狗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就跑过去是()A.无条件反射B.本能的行为C.第一信号的条件反射D.第二信号的条件反射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说明心理是()A.脑的机能B.对客观世界的反映C.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D.在实践中发生发展(多选)9、以下表示条件反射的成语有()A.望梅止渴B.乐不思蜀C.谈虎色变D.耳濡目染(多选)10印度狼孩的事例充分说明了()A.遗传素质只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B.人的发展同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C.社会环境决定人的发展D.错过了关键期的教育收效不高11、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儿童心理》是()著的。

A.普莱尔B.皮亚杰C.霍尔D.陈鹤琴12、()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A.笛卡尔B.洛克C.冯特D.缪勒13、用所谓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试图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的心理学派是()A.神经心理学B.构造心理学C.认知心理学D.社会心理学14、下列选项中体现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的是()A.人的心理具有整体性B.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C.学习就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D.人的心理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15、罗杰斯说:体会当事人的内心世界,有如自己的内心世界一般,可是却永远不能失去。

“有如”这个词,就是()A.同情B.同感C.理解D.真诚16、辨别汉字偏旁部首和结构,其知觉类型是()A.空间知觉B.时间知觉C.运动知觉D.错觉17、古诗句“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描写的心理现象是()A.空间错觉B.时间错觉C.运动错觉D.视觉错觉18、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

这是()A.心理定势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首因效应(多选)19、关于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有()A.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衡量的B.感受性越高,感觉阈限就越低C.感受性越高,感觉阈限就越高D.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没有关系20、下列哪个概念可以解释“月明星稀,月暗星密”()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联觉D.掩蔽21、“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这段描写所反映的心理现象为()。

A.错觉B.联觉C.感觉补偿D.感觉对比22电影中活动的画面主要利用了人的()A.感觉对比B.知觉选择C.感觉适应D.视觉后像23、如果发生了适应现象,人的感受性()A提高B降低C可提高可降低D不变(多选)24、下列心理学流派中,研究意识的有()。

A构造主义B机能主义C行为主义D格式塔学派E精神分析学派25、王老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她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从而加大形近字的区别。

这是运用了知觉的()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26、“窥一斑而知全豹”体现了知觉的()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27、“一叶知秋”说明了知觉具有()特性。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28、教师在讲课时,要求有必要的走动和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29、下列不属于知觉恒常性的是()A.形状恒常B.重量恒常C.大小恒常D.颜色恒常30、小学生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口”读成“人口”。

这说明小学生()A.感知能力不成熟B.注意能力不健全C.记忆能力不深刻D.思维能力有欠缺(多选)31、“鹤立鸡群”现象反映的是()A.感觉对比B.无意注意C.注意的选择性D.兴趣(多选)32、达尔文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

”这说明()A.观察是理解知识的重要阶段B.学习和科学研究在本质上都是认识过程,离不开观察C.通过观察,获取大量的感性知识,才有可能得到真知灼见D.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33、小孩子生病时去过医院,以后看见穿白大褂的人就害怕。

这种心理活动是()A.记忆B.想象C.思维D.感觉34、假设你对以前一个同学对你谩骂时你愤怒的心情记忆犹新,这种记忆属于()A.形象记忆B.逻辑记忆C.情绪记忆D.运动记忆35、学生边听课边记笔记是()记忆。

A.感觉记忆B.瞬时记忆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36、属于意义识记行为的是( )A.小明通过阅读成语故事记住了大量成语B.小明利用课间时间记住了圆周率小数点后9位数字C.小明采用历史的先后顺序记住了许多历史事件的年月日D.小明通过诵读法记忆并掌握英语单词37、许多人利用早晚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

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抑制的干扰是()A.双重抑制B.单一抑制C.前摄抑制D.倒摄抑制38、“当我们学到了更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以后,高级概念可以替代低级概念,使低级概念遗忘,从而减轻记忆负担。

”这种思想和以下哪一种理论有关()A.痕迹衰退说 B.同化说C.动机说D.压抑说39、认为知识在头脑中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的简化过程是一种积极的遗忘的心理学家是( )A.加里培林B.艾宾浩斯C.弗洛伊德D.奥苏贝尔40、古代的许多学者曾提出学习要做到“五到”,即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和心到,其目的是()A.运用知觉的组合规律来巩固知识B.运用被感知的强度律来巩固知识C.运用感知觉的对比来巩固知识D.通过多种感知渠道来巩固知识(多选)41、下列符合短时记忆的特点的有()A.记忆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B.短时记忆的信息可以被意识到C.短时记忆可以自动转入长时记忆D.信息保持的时间大约是0.25~2秒42、创作“美人鱼”运用的是想象的哪种加工方式()A.黏合B.夸张C.拟人化D.典型化43、我们读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时,头脑中浮现出广袤的大草原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景象。

这是()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幻想D.空想(多选)44、表象具有()A.直观形象性B.概括性C.生动性D.可操作性(多选)45、想象与表象的区别就在于()A.想象是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B.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C.表象并没有创造出新的形象,因此它属于记忆的范畴D.想象是新形象的创造,所以属于思维的范畴46、现在我国主要的授课形式,课堂大部分时间仍然是教师讲授为主。

这种授课模式所采用的语言形式是()A.对话B.独白C.书面D.内部47、医生通过“望、闻、问、切”来诊断病情是思维的()的体现。

A.直接性B.间接性C.广阔性D.创造性48、直观行动思维所用的工具主要是()A.感知和表象B.表象和动作C.表象和概念D.感知和动作49、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

学生给出的可能答案是: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A.发散思维B.形象思维C.抽象思维D.直觉思维50、在思考过程中问题的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尽可能做出合乎条件的各种回答的思维是()A.集中思维B.发散思维C.常规思维D.抽象逻辑思维51、概念掌握的行为指标是()A.学会概念的定义B.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C.运用概念D.以上都不是52、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择可食用的,又选择不可食用的(如棉籽),这样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念。

这运用了()A.正例与反例的配合B.变式C.比较D.直观性53、在教授“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质特征。

这是适当地运用了()A.命题B.案例C.反例D.正例54、在教学中运用变式的主要目的是()A.激发学习兴趣B.引起有意注意C.丰富学生想象D.突发概念本质55、纸是学习中的必用品,写字时常常用到纸,于是总觉得纸就是用于写字的,却没想过纸可以用来当扇子扇。

这种情况属于()A.思维定势B.功能固着C.原型启发D.酝酿效应56、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属于()A.发散思维训练B.头脑风暴训练C.自我设计训练D.推测与假设训练(多选)57、创造性思维的特点主要有()A.首创性B.独特性C.变通性D.流畅性58、下列对注意的解读正确的是()A.教师讲课时,声音抑扬顿挫,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B.“一边听课,一边写笔记,一边心记忆”反映了注意的转移C.多媒体课件必要的动画设置引起学生的注意,是因为刺激物的对比关系D.教师巧用课堂穿插艺术,旨在实现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转换59、在寂静的考场中,窃窃私语能引起人们的()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反感60、教师在课堂上讲课,还不停地观察学生,偶尔还纠正一些学生的不良行为。

这反映教师的注意特征是()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的广度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分配(多选)61、通常情况下,当个体注意时最显著的外部表现是()A.适应性动作的出现B.无关运动的停止C.生理状态的变化D.发散思维(多选)62、以下集中表现能够典型体现“注意集中性”的是()A.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B.一目十行C.学习英语要做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D.视而不见,听而不闻63、渴求知识的人得到一本好书会感到满意,无端遭到攻击会感到愤怒。

这说明情绪的产生是以个体的愿望或()为中介的。

A.认知B.意志C.思维D.需要64、“知之深,则爱之切”说明情感过程依附于()A.感知过程B.教育过程C.认识过程D.注意过程65、人在出乎意料的情况下,为应付紧急情况所做出的果断决定。

此时情绪状态是()A.心境B.激情C.应激D.道德感66、人们对科学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产生好奇感,这种情感属于()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认识67、中等程度的愉快刺激有利于任务完成的效果,消极情绪不利于任务完成的效果,体现情绪的()功能A.适应B.动机C.组织D.信号68、将那些不被社会和自己所接纳的欲望和冲动,采取一种被社会所赞许的方式表现出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