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土三七导致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研究进展
土三七导致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研究进展
谷胱甘肽和硫醇蛋白的减 少。结果表明,含 PAs 中草药植物引起的肝细胞毒性可能与 脱氢野百合碱造成的线粒体损伤有关,而野百合碱却没有这 样的作用[29]。
(三) 脂质过氧化肝损伤机制 脱氢 -PAs 在经紫外线照 射后可产生活性氧诱发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导致肝损害。赵 跃伟等将一系列脱氢次碱,如脱氢野百合碱、脱氢黄樟素、脱 氢倒千里光碱、脱氢千里光碱、脱氢天芥菜碱、脱氢千里光菲 啉碱等在亚油酸甲酯中用 0-70J/cm2 不同剂量的长波紫外 线进行照射后,均可发生脂质过氧化,且随着照射剂量的增 加,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进一步研究证实在紫外线照射期 间纯氧和 O2- 生成明显增加,而该两种物质均可导致细胞组 织的脂质过氧化。为了进一步证实是由脱氢 -Pas 引起的脂 质过氧化,赵跃伟等还应用来源相同的 PAs 和其他 PA 产 物,包括 PA- 氮 - 氧化物,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上述实验, 结果表明,非脱氢 PAs 经紫外线辐照时不会产生脂质过氧化 反应[30]。
三、发病机制的研究 (一) 土三七导致 HVOD 动物模型的建立 为明确土三 七和 HVOD 之间的关系,国内已用土三七 PAs 提取物成功 建立了 HVOD 的动物模型,证实了土三七可直接导致 HVOD 的发生。高新生等用薄层层析和气相色谱 - 质谱仪结合的方 法从江苏产土三七中分离并鉴定其总生物碱毒性成分,主要 含有 5 种 PAs,其中 3 种为千里光宁、千里光非灵、全缘千里 光碱。应用总生物碱进行小鼠试验,并用环磷酰胺作对照(环 磷酰胺化疗时具有较高比例 HVOD 的发生率)。结果表明,在 小鼠中进行试验,分析小鼠的,总生物碱组小鼠肝脏病理确 诊的 HVOD 的发生率为 20%(6/30),环磷酰 胺 组 为 10% (3/30),二组间 HVOD 的病理表现极为相似,从而成功构建 了 HVOD 小鼠动物模型,明确了 PAs 与 HVOD 的关系[8 ̄11]。 (二) PAs 的代谢产物脱氢 -PAs 导致肝损害 吡啶类 生物碱本身是无毒的,在肝脏经过细胞色素 P450、谷胱甘肽 转硫酶等途径代谢后生成的初级代谢产物,包括 PA- 氮 - 氧化合物,倒千里光裂碱和脱氢 -PAs 等对肝脏的毒性增强, 其中以脱氢 -PAs 毒性最强,它具有很强的亲电子性,可作用 于细胞 DNA 和蛋白,从而形成 DNA 聚合物、蛋白聚合物以 及 DNA-DNA、DNA- 蛋白聚合物,导致肝脏毒性,同时此类 聚合物还具有一定的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12 ̄17]。体内的谷 胱甘肽可与脱氢 -PAs 结合生成毒性较弱或无毒的产物,具 有一定的转化解毒功能。肝小叶第三带肝细胞含有丰富的 细胞色素 P450,但谷胱甘肽含量较少,且该区带窦状隙内皮 细胞的谷胱甘肽含量更低,因此 PAs 更容易造成该区带损 伤,这点与在 PAs 引起的 HVOD 的早期病理组织改变相符 合 。 [18 ̄21] 另有报道称,植物 PAs 中脱氢野百合碱,而非野百合碱, 能抑制 NADH 脱氢酶的活性。在小鼠肝脏细胞线粒体中每增 加 1 微摩尔浓度的脱氢野百合碱,将会显著的降低 ATP 的 合成[22 ̄28]。Marcos.A.Maioli 等人为此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 发现在小鼠肝脏细胞线粒体中,脱氢野百合碱能抑制呼吸链 复合体 1 的活性,使线粒体膜的渗透性增加,最终导致细胞
二、土三七与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 (一) 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 HVOD 是指肝小叶静脉和 肝小静脉支内皮肿胀、纤维化,从而引起管腔狭窄甚至闭塞, 继而发生肝细胞萎缩、弥漫性肝纤维化,临床出现肝脏肿大、 疼痛、腹水等,半数以上病人可以康复,20%的病人死于肝功 能衰竭,少数病人发展为肝硬化门脉高压。 目前认为引起 HVOD 的病因主要包括:①造血干细胞移 植、化疗、放疗;②肝移植;③食用含吡咯烷碱(PAs)的野生植 物或草药。肝组织病理是其确诊的主要依据,HVOD 的病理 特点:①肝小静脉闭塞;②肝小静脉偏心性狭窄;③肝小叶 3 带(1 区)细胞损伤坏死;④肝窦纤维化。临床上影像学检查对 HVOD 的诊断同样具有重要价值,CT 增强扫描具有特征性 表现,动脉期示肝动脉呈代偿改变,血管增粗、扭曲,肝脏可 有轻度的不均匀强化,门静脉期为特征性的“地图状”、斑片 状强化和低灌注区,两者呈高、低密度相间的“地图状”、斑片 状改变;肝静脉显示不清,下腔静脉肝段明显变扁,远端不扩 张亦无侧支循环,下腔静脉、门静脉周围“晕征”或“轨道征”, 胃肠道多无淤血表现[3]。 (二) 土三七所致肝损害的特点 我国最早是由侯景贵 等在 1980 年[4]报道了 2 例因外伤服用土三七导致 HVOD[5], 引起了人们对该疾病的重视,近年陆续出现多个个案报道, 经查阅相关文献,在 2005 年至 2011 年期间国内共有土三七 引起肝损害的相关报道 18 篇,涉及患者 65 例,绝大多数因 外伤、骨折服用土三七,有 1 例因月经不调服用,男女均易 感,发病时间短的 3 日,长的达 1 年,与服用药物的剂量有相 关性,其中服用剂量大和 / 或年龄大的患者临床表现较重。 临床首发症状多为腹胀,随即出现大量腹水,伴有明显乏力、 纳差、尿黄。急性期多有肝肿大、腹腔积液,慢性期表现为门 静脉高压症。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检 查有特征性表现,即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HVOD)的表现[4 ̄7]。
作者单位:210002 南京市 安徽医科大学解放军第 81 临床学 院全军肝病中心
第一作者:徐静 女,32 岁,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慢性肝衰竭 的诊治
通讯作者:汪茂荣,E-mail: maorongwang@126.com
生物碱,主要为千里光宁、千里光非灵、全缘千里光碱,这些 毒物被人体吸收后可引起肝小静脉内皮细胞损害,导致肝小 静脉闭塞综合征。因此,必须注意区别。
· 94 ·
实用肝脏病杂志2013 年 2 月第 16 卷第 1 期 J Clin Hepatol,Feb. 2013.Vol.16 No.1
·综述·
土三七导致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研究进展
徐 静 汪茂荣
【摘要】 土三七是我国常用的一种中草药,近年陆续有多例因土三七导致的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的病例报 道,有着发病重、诊断困难、治疗效果差等特点。本文就土三七导致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的活性成份、作用机制以及 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等方面作一介绍。
(四) 诱发肝脏细胞凋亡 有些吡啶类生物碱可能会诱 发启动细胞凋亡程序,从而导致肝损害。已有报道山岗蠹吾 碱,一种从紫苑中提取的吡啶类生物碱,其能诱导人肝细胞 (L-O2 细胞)凋亡,能促进 P38 蛋白激酶的磷酸化和活化, 诱导 caspase 活化,导致多聚 ADP- 核糖聚合酶的裂解,影 响 DNA 的修复整合[31,32]。季丽丽、刘天宇等[33]用氮 - 乙酰半 胱氨酸能成功阻止山岗蠹吾碱导致的肝毒性,氮 - 乙酰半 胱氨酸能增加细胞内谷胱甘肽的含量,能拮抗山岗蠹吾碱 引起的 Bcl-xl 的减少,线粒体细胞色素 C 的释放以及 cas- pase-9 的活化,从而抑制了由山岗蠹吾碱诱发的细胞凋亡。 氮 - 乙酰半胱氨酸可作为山岗蠹吾碱中毒的解毒剂。该研 究还提示细胞 Trx 也参与了山岗蠹吾碱导致的肝毒性,但 山岗蠹吾碱是否减少了 Trx 的表达,从而激活 ASK1-JNK 途径诱发肝脏的细胞凋亡,还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蔡皓东,孙凤霞. 含吡啶里西啶生物碱植物与肝小静脉闭塞病.
实用肝脏病杂志2013 年 2 月第 16 卷第 1 期 J Clin Hepatol,Feb. 2013.Vol.16No.1
· 95 ·
(三) HVOD 与 布 - 加 氏 综 合 征 (Budd-Chiari syn- drome,BCS)的鉴别 BCS 由肝静脉流出道阻塞所引起,阻塞 可发生于从小肝静脉至肝后段下腔静脉入右心房口处的任 何部位,但要除外由心脏疾病引起的肝静脉流出道阻塞及肝 窦阻塞综合征。临床表现为下腔静脉阻塞症状和 / 或门静脉 高压症状,包括下肢浅静脉曲张、水肿、色素沉着和慢性溃疡 等,重者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黄疸等症状,少数女性表现为 不孕不育及女性月经紊乱等。体检可见黄疸、肝脾肿大、腹 水、胸腹壁静脉怒张及双侧下肢静脉曲张。腹部彩色多普勒 超声为主要的筛查方法,可发现肝静脉后、右心房前通路的 狭窄部位最终确诊。HVOD 则是肝内小静脉内皮细胞损伤、 水肿、闭塞,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肝内小静脉的狭窄。因 此,下腔静脉及肝静脉造影是鉴别诊断的最有价值的方法。
· 96 ·
实用肝脏病杂志2013 年 2 月第 16 卷第 1 期 J Clin Hepatol,Feb. 2013.Vol.16 No.1
往往不够。为了避免发生该类药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更好的 使用该类中草药,临床医生必须重视该类中药的毒性作用, 了解其发病机制,特别是 PAs 引起的 HVOD,并作出正确的 诊断和鉴别诊断,从而减少肝损害的发生,甚至减少医疗纠 纷的发生。
【关键词】 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土三七;吡啶类生物碱 doi:10.3969/ j.issn.1672- 5069.2013.01.035
土三七,又名菊三七,是一种民间常用的中草药,具有止 血、散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常用于衄血、咯血、便血、外伤出 血、跌打损伤、疮痈疽疔等治疗,常有较好的疗效。但近年来 已有多起因服用土三七导致肝损害的报道,由于其可导致肝 小 静 脉 闭 塞 综 合 征 (hepatic venular occlusive disease, HVOD),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土三七是富含吡啶类 生物碱的植物,对其导致的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的研究表 明,此类肝损害与植物中吡啶类生物碱有关。肝小静脉闭塞 综合征临床有着发病重、病死率高、诊断较复杂等特点,为进 一步了解土三七引起的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本文就其致肝 损害特点以及发生机制综述如下。
一、含吡啶类生物碱植物种类 含有吡啶类生物碱(Pyrrolizidine Alkaloids,PAs)植物存 在广泛,目前发现有 6000 多种[1]。主要集中在 4 个科:①菊科 的千里光属、吾属、泽兰属、菊三七属;②紫草科的所有属;③ 豆科的猪屎豆属和野百合属;④兰科的羊耳蒜属[1]。我国至少 有 50 多种植物里含有 PAs,临床常用的有:野百合、猪屎豆、 千里光、狗舌草、菊三七、款冬花、山紫苑,佩兰、天芥菜、羊而 蒜、软紫草、硬紫草等。PAs 具有双稠吡咯啶环,在其 1,2 位为 双键的 PAs 有肝毒性,到目前为止,从植物中分离出的具有 肝毒性的 PAs 有 120 余种,如野百合碱、千里光碱[1,2]。 土三七是一年多生的草本植物,全系有 12 种。分布于亚 洲东部,我国有 8 个品种 2 个变种。土三七从名称上看,极易 与中药三七混淆。虽然一字之差,但作用却截然不同。三七是 名贵中药材,属五加科,无毒,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 效,常用于跌打损伤的治疗。而土三七又分为景天科和菊科 两类,景天科的土三七无毒,菊科的土三七中含有吡咯烷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