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例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护理

1例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护理

1例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护理
发表时间:2009-06-09T11:35:37.0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1月第3期供稿作者:鲁文荣[导读] 剥脱性皮炎是指由于药物引起的严重性皮炎,表现为全身皮肤红肿、剥脱伴严重的全身症状,为严重类型药疹。

剥脱性皮炎是指由于药物引起的严重性皮炎,表现为全身皮肤红肿、剥脱伴严重的全身症状,为严重类型药疹。

皮疹初起多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继之迅速融成片,全身皮肤呈弥漫性潮红肿胀,鲜红色到棕红色,以后大量脱屑,脱屑有干剥与湿剥两种。

前者手足部脱屑如手套和袜状(套式剥脱),躯干部脱屑呈落叶状,可持续1个月左右,头发及指(趾)甲均可脱落,后者可出现水疱及广泛性糜烂,尤其是皱褶部位。

1 病历摘要患者,男,52岁,因全身皮疹,咽痛3天,发热1天,于2008 年6月29日10pm入院。

患者24年前曾发生车祸,外伤致头部神经受损,从此以后每隔15至30天均出现无故骂人、自残等神经症状。

于2008年5月12日曾在精神病院住院治疗,入我院前曾服用 “卡马西平”1周,3天前出现发热、皮疹,入院时T39.3℃,P120 次/分,R22次/分。

入院后精神差,发热面容,全身皮肤可见斑丘疹及水疱疹,双眼结膜充血并有大量脓性分泌物,伴有畏光,咽部有溃疡及脓性分泌物,口唇、鼻翼可见溃疡及剥脱性皮疹,背部水疱疹已破溃,B超示:肝实质回声增强,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血Rt示:WBC:5.61×109/L,RBC:4.05×1012/L。

HGB:108g/L,N:78.41%,L:15.32%。

胸片示:正常。

电解质示:正常,口腔分泌物未找到真菌。

诊断: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给予阿奇霉素、地塞米松、雷尼替丁、10%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等治疗,并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患者住院24天痊愈出院。

2 护理措施
2.1一般护理患者置于单间病房,室内清洁安静,空气流通,避免强光刺激,室内空气每天早晚用紫外线照射消毒30分钟,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室内地面、床头柜用1000g/L的含氯制剂湿拖,湿擦。

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医护人员进入病室戴好帽子、口罩,每次护理患者前后要洗手。

体温表单独使用,用后浸泡消毒,严格控制探视人员的数量和次数,探视人员须戴口罩,预防患者感染。

2.2皮肤护理对于小水疱,应让其自然吸收,勿使其疱壁破溃;对于大水疱,经碘伏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低位穿刺抽吸;对于渗液较多的糜烂面用浸入1∶5000呋喃西林无菌纱布6—8层湿敷30分钟,2—3次/天。

对于渗液较少可涂百多邦软膏,并用烤灯照射,为了防止渗出物玷污衣物引起继发感染,根据病情采用暴露疗法,床单要保持清洁、柔软。

定时翻身,防止褥疮的发生。

2.3口腔护理患者口腔黏膜有溃烂,口唇易发生出血、粘连,予以口腔护理Bid,饭前、饭后用口泰或2%硼酸水漱口,以达到杀菌和清洁目的。

用金霉素眼膏或消毒石蜡油涂口唇,以减少疼痛、出血,防止粘连。

2.4眼、鼻部护理眼结膜充血,水肿,有大量分泌物时,
每天数次用生理盐水冲洗眼部。

白天用抗生素眼药水及氢化可的松眼药水每2小时交替滴眼,睡前要涂红霉素或金霉素眼药膏。

鼓励患者多做睁眼运动,以防球结膜粘连。

并用油纱布盖眼,防止角膜损伤。

当鼻腔黏膜出现糜烂、结痂时,先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再用植物油软化鼻痂,最后用无菌镊子取出使呼吸通畅。

2.5病情观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时,应认真观察有无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或加重的感染,有无真菌感染,须监测血压、血糖及生命体征并记录24小时出入量。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勿用易过敏及可疑的药物。

用药后一旦出现皮疹、瘙痒,应及时就诊。

3 小结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属于重症药疹,常常危及病人的生命,治疗成功与否,护理工作起着决定性作用。

重症药疹的患者病情复杂,需要护士娴熟的护理技术及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颜红伟,张丽,苏兰若.105例重症药疹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5,2:108.
[2] 李芳,朱红卫,郝红.重症药疹的护理体会.中华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2:12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