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常规今天的主题是《如何培养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常规》,什么是常规?(就是经常性的规范工作,或者说常规就是需要经常遵守的规则和规定)。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那么在幼儿园里,“规矩”指的是什么?(是制度,在制度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不仅幼儿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且教师在教学中也不得不分散精力来维持各个环节的秩序,从而影响了活动的质量。
所以,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容轻视的一个重要部分。
幼儿园一日常规看似无形,因为它不象一次教学活动那么凸显成效,但是它无处不在,是保障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
幼儿园一日常规不仅是幼儿一日活动正常开展的保证,更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保证。
为什么和健康有关系?谁能说一说?(因有规律的生活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性,促进健康发展,例如:有规律睡眠、有规律进餐、有规律的活动等等,这是有利于健康的基础保障)。
良好的一日常规也是进行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
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意识到对幼儿常规培养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应遵循的原则,并要熟悉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核心发展价值、活动的目标、幼儿行为规范及教师操作要点等。
谁能略举一下幼儿园一日活动具体的环节有哪些?(来园活动、生活活动、自由活动、学习活动、运动活动、游戏活动、离园活动等等)。
这些活动都有不同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为了使教师能够较好的掌握一日活动的操作要点,今天要讲的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常规的内容及意义。
二、一日常规各环节的要求;三、如何培养幼儿在园一日常规。
一、一日常规的内容及意义常规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则。
它对于班级正常的保教秩序及幼儿发展本身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每一位老师应该会合理地组织好一日常规活动,一日常规活动包括:来园(或晨间)及离园活动;生活活动;户外活动及自由活动;教育活动;游戏及区域活动。
一些学者对常规的理解各有不同。
有的认为常规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
而有的则将“常规”视为规定,具体包括三方面含义:(1)遵守各种活动和休息的时间及顺序的规定;(2)遵守一日生活各环节具体制度的规定;(3)遵守幼儿的一般行为规范的规定。
显然,常规是幼儿教育主要内容之一。
同时,常规的建立也对幼儿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有人认为通过常规培养发挥着三种作用:(1)常规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2)帮助幼儿学习在集体中生活;(3)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
二、一日常规各个环节的要求在园一日常规中各个环节都有对幼儿的要求和教师应知应会的,我相信在座的老师中有一小部分老师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岗位就是,大多数可能来自于不同的幼儿园。
不同的园所就有不同的文化理念,各园都会根据自己的管理理念和园所实际,建立一日常规制度。
我也确信多数老师对一日各个环节的要求及流程基本都清楚,今天我们一起再重温一下,便于我们更有序的开展新学期工作。
一日常规规定了幼儿在园的具体活动,也提出了常规要求,我们都学习过《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每个时间段都有三个“常规要求”,哪三个?老师们一起说(幼儿、教师、保育员常规要求,这些要求也是对教师在组织一日活动中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
幼儿园工作中,执行一日常规就是为了让教师和幼儿形成时间和效率意识,提高教育工作效率。
我们常说,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
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在组织各环节活动中要分散精力去维持秩序,就必然影响活动的质量。
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什么事需要多长时间,时间和效率管理是日常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方面。
所以,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一)先说一说从晨间活动及入园活动对幼儿的要求(或参照《一日常规》内容来讲)1.衣着整洁,愉快来园,接受晨检,2.有礼貌地向老师、小朋友问好,向家长说再见,3.将外衣、帽子、鞋等叠放整齐,放在固定地方(整洁、条理的生活是舒畅的,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培养孩子好习惯,注重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好习惯,提高常规活动的教育性)4.进行简单劳动:会双手搬椅子(小班)5.会自我服务的简单劳动,摆放玩具等(中班)6.在完成自己的事情的基础上可以建立值日生制度,照顾自然角。
培养孩子为集体服务的意识。
(大班)教师应做的:1.早晨来教室第一件事情就是做好室内外清洁工作及室内通风,及户外保持空气对流,保持空气新鲜,能有效防止幼儿疾病的发生。
2.接待家长,做好交接手续,其中如有幼儿服药一定要交接清楚。
3.晨间检查:看孩子的身体情况,观察情绪等。
(有助于一天的活动更好地开展。
)4.提醒幼儿做简单劳动,要让幼儿在劳动之后感到劳动很光荣。
可以利用早操之后的晨间谈话时间对参加劳动的小朋友的行为加一肯定和表扬,幼儿需要得到老师的关注。
5.组织晨间游戏活动。
教师参及和孩子一起玩晨间活动,特别需要注意孩子的安全!(二)教育活动中对幼儿的要求1.听从教师要求积极参加活动2.坐姿自然端正,会双手搬椅子,(学会正确的姿势最安全和省力的搬椅子,知道危险的搬椅子方式,如扛在头顶放下椅子时会砸着其他小朋友,钩住椅背后面更容易碰撞其他幼儿的腿步)。
3.学习正确看书姿势4.举手发言,不插嘴,不告状(养成倾听的习惯很重要,包括听老师讲和听同伴发言)5.说话、走路、拿东西三轻教师应做的:1.做好活动前准备(包括活动内容、场地安排、材料组织教育活动)2.以游戏形式引起幼儿兴趣3.选材符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容量适当4.为幼儿提供较充分的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5.集体活动及小组活动结合,使幼儿相互影响6.注意卫生保健要求7.做好作业(美工材料)准备,可指导值日生协助做事(三)、游戏及区域活动对幼儿的要求1.情绪愉快,能积极参加集体游戏,又能自选游戏活动2.遵守游戏规则3.会正确使用玩具,能爱护玩具,学习整理玩具4.及同伴之间友好交往5.遇事能积极思考,学习自己解决问题,学习处理相互关系的问题6.学习自理自律,如能依冷热增减衣服,不离集体,学习自我防范,不做危险动作教师应做的:1.组织户外活动及室内游戏2.预先做好活动准备,可组织指导中大班幼儿帮助准备3.保证充足的游戏活动时间,注意卫生安全,并进行相应的教育4.户外活动前提醒幼儿入厕,并检查着装5.尊重幼儿意愿,开展游戏活动6.协助做好活动准备7.配合户外活动,协助指导游戏8.注意对体弱儿童的个别照顾9.注意观察幼儿,参及幼儿游戏,积极引导10.激发幼儿共同游戏11.掌握活动量12.引导幼儿评价游戏(四)、生活活动1.进餐对幼儿的要求1)认真洗手,方法正确,能排队轮流不拥挤,不玩水,节约用水2)安静进餐,坐姿良好3)正确使用餐具,(幼儿年龄小,动作突然,常常会发生意外,比如孩子进入中班后使用筷子,常常会将筷子塞在嘴巴里,这个时候,一旦有小朋友碰撞危险就会来临了)4)文明进餐,不挑食,不剩饭浪费。
5)餐后自己轻放餐具,擦嘴、漱口教师应做的:1)组织指导幼儿洗手,提醒正确顺序方法,教师需跟随观察幼儿洗手,因为孩子最喜欢水,他们会在水池里玩水,把衣袖弄潮湿很容易生病。
2)让幼儿随洗随吃,提醒正确姿势3)注意照顾个别幼儿,特别体弱和病儿。
4)创造愉快安静的进餐气氛,餐前、餐中不处理问题,以免影响幼儿的情绪。
5)向幼儿介绍饭菜,激起食欲,饭前激发食欲的确能让幼儿愉快进餐(进餐中放轻音乐)。
6)根据幼儿饭量随时添饭,不催食7)餐后安排轻松安静的活动,如室内游戏、散步。
(这时教师要将特别调皮的孩子拉在自己一身边,带孩子到教室外面四处走走,熟悉幼儿园每个地方,在上下楼梯的时候提醒他们靠右走)8)饭后是一个轻松自由的时间,老师可以及幼儿个别谈话等,以了解孩子增进师生情。
9)收拾餐具、餐桌,清理地面、卫生消毒等。
2. 午睡对幼儿的要求1)只要开始的时候要求幼儿进入午睡室就保持安静,以后孩子都能进入寝室就会形成条件反射,保持安静。
2)按顺序脱衣叠好,鞋放在固定位置3)铺好被子,安静入睡,不带小玩物上床(切忌)4)养成良好睡姿及习惯,按时起床,正确穿衣穿鞋(小肚子不露在外面))学习整理床铺被5)接受午检6)幼儿入厕7)起床以后组织幼儿盥洗、喝水3.盥洗、入厕、加餐、饮水对幼儿的要求1.便后洗手,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
2.需要时能随时入厕3.用自己的水杯按时喝水。
将水杯放在固定位置(标记)4.活动或口渴时随时喝水5.自己接水排队不拥挤(喝水的地方常会造成拥挤,以至打翻水杯,我们要组织幼儿有秩序的排队喝水)。
6.不浪费水7.安静吃完点心,不乱扔,不浪费。
教师应做的:1.提醒幼儿入厕2.允许幼儿按需要随时大小便3.提醒幼儿便后洗手4.指导提醒幼儿用自己的水杯接水,不浪费5.检查幼儿饮水情况6.提前消毒水杯,每人一杯7.随时准备温水,供幼儿饮用建议:在这一环节分别请出两组老师(一组为5人,三名教师,两名幼儿,分别以来园活动和生活活动情景),模拟演示如何做好一日各环节常规工作,然后大家讨论亮点及不足。
我想通过实例能让教师们进一步了解该如何建立幼儿一日常规培养,真正保证一日活动的有序性和教育价值。
三、如何培养幼儿在园一日常规教师要根据各年龄班幼儿的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
培养常规的基本方法有七种。
1、树立榜样激励法树立榜样激励法是教师根据幼儿“爱模仿”的年龄特点,强化某些幼儿的正确行为,激励其他幼儿以此为榜样,从而教育影响幼儿的一种方法。
谁能举例说明?(如:最近班里迟到的幼儿比较多,教师对准时来园的幼儿进行表扬和鼓励,从而激励其他幼儿以那些准时来园的幼儿为榜样,准时来园。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幼儿更是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榜样还可以是父母、教师,以及文艺作品中的典型形象等。
2、巧言妙语引导法巧言妙语引导法是指教师利用生动形象、幽默有趣的语言,引导幼儿理解常规,遵守常规的方法。
谁能举例说说你是如何做的?(如:在培养小班幼儿饮水常规时,教师发现幼儿不爱喝白开水,于是便将喝水说成:“小汽车要加油喽,加的满满的,才能跑得特别快”。
)3、创设环境提示法创设环境提示法是将班级的常规要求用绘画作品、照片、图示、文字符号等形式展现在幼儿面前,提示幼儿遵守常规的一种方法。
谁来说说有不同的方法?(如:幼儿进餐后常常忘记需要做的事情,教师可以将送餐具、擦嘴、擦桌子、漱口几件事情用照片记录下来,展示在环境中,从而提示幼儿按顺序做事。
还有洗手、叠衣服的顺序图片等)4、儿歌、歌曲巩固法儿歌、歌曲巩固法是指寓教育内容于朗朗上口的儿歌、美妙动听的歌曲之中,是一些常规要求在反复的朗诵和歌唱活动中,达到巩固的效果。
谁愿意给大家演示类似的儿歌?(如:在培养漱口常规时,教师常带幼儿歌唱《花花杯》“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着嘴,咕噜咕噜吐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