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车间布置设计..
第七章 车间布置设计
• 7.1车间布置设计概述 • 7.2厂房的整体布置和厂房轮廓设计 • 7.3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 7.4车间生产辅助用室的配置 • 7.5车间布置图
7.1车间布置设计概述
• 一、化工生产车间组成 • (1)生产设施 • 包括生产工段、原料和成品仓库、控制室、露天堆场或
贮罐区等。 • (2)生产辅助设施 • 包括除尘、通风室,变电和配电室,机修间、化验室、
冻压缩空气、外管资料。 • 车间定员表 • 厂区总平面布置图
四、车间布置设计原则*
• 1.最大限度地满足工艺生产包括设备维修的要求 • 2.有效地利用车间建筑面积和土地。 • 3.要为车间的技术经济指标先进、合理以及节能创
造条件。 • 4.考虑其他专业对本车间布置的要求。 • 5.要考虑车间发展和厂房扩建的要求。 • 6.车间中所采用的劳动保护、安全卫生等措施符合
的形式。 • 单层厂房情况: • 设备大部分露天布置,厂房内只需要安置泵或风机,
这种情况可设计成单层厂房; • 对于为新产品工业化生产而设计的厂房,一般都设
计一个较高的单层厂房; • 由于生产过程中对工艺流程和设备需要不断改进和
完善,利用便于移动、拆装、改建的钢制操作台代 替钢筋混凝土操作台,以适应工艺流程和设备变化 的需要。
置。 • 施工图设计阶段车间布置的成品是最终的车间布置
平面、立面图,列入施工图阶段的设计文件中。
三、车间布置设计依据*
• 1.常用的设计规范和规定 • 防火、防雷、防爆、防毒和卫生等方面最新规范。 • 2.基础资料 • 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管道仪表流程图 • 物料衡算数据及物料性质 • 设备一览表 • 公用系统耗用量:供排水、供电、供热、 冷
多的设备露天放置。
• 3.设备露天布置的优点*: • 露天布置可以大大地缩减厂房的建筑面积; • 能降低厂房的防火、防爆等级,简化厂房的防火、
防爆措施,降低厂房的通风要求,改善厂房内的卫 生及操作条件; • 设备的露天布置也使厂房的改建和扩建具有更大 的灵括性。 • 4.设备露天布置的缺点*: • 操作条件差,在北方地区的冬季会增加操作人员的 巡视困难,并要求较好的自控条件。
二、 厂房的平面布置
• 1.厂房的平面轮廓 • 厂房的平面轮廓一般有直线形、L形、T形、Π形等数
种形式。 • 以直线形采用最多。? • 这是由于直线形厂房便于作全厂总平面布置,节约用
地,方便设备排列,便于安排交通和出入口,有较多 墙面提供给自然采光和通风设计使用。 • 直线形厂房常用于小型车间,T形、L形或Π形厂房则 适合于较复杂的车间。
• 集中式:
• 生产规模不大,车间各工段联系频繁,生产特 点无显著差异,厂区地势平坦者,可适当采用 集中式布置。
2.露天布置的设备*
• 那些在操作上可以放在露天的设备,原则 上应尽可能布置在室外。
• 有火灾和爆炸危险的设备和能产生大量有 毒物质的设备;
• 生产中不需经常看管的设备; • 辅助设备和受气候影响较小的设备; • 需要大气来调节温度、湿度的设备; • 在气候温和、没有酷寒的地区,应考虑更
2.厂房柱网布置和厂房宽度
• 1)厂房柱网的布置*
• 厂房柱网的布置首先要考虑满足工艺操作需要, 满足设备安装、转运及维修的需要。
• 在满足上述各种需要的前提下应优先选择符合 建筑模数的柱网。
• 中国统一规定,厂房建筑以3m的倍数为优先 选用的柱网。
• 对多层厂房,更常采用6m×6m的柱网,如因 生产及设备需要必须加大时,最好不超过12m。
动力间(压缩空气和真空)。 • (3)生活行政福利设施 • 包括车间办公室、休息室、更衣室 • (4)其他特殊用室 如劳动保护室、保健室等。 • 车间布置设计就是把上述各设施、车间各工段进行组合布
置置和排列。即车间厂房布置和车间设备布置。
二、车间布置设计内容
• 车间布置设计分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 • 1.初步设计阶段的车间布置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 (1)生产工段、生产辅助设施、生活行政福利设施的
• (二)车间布置设计程序
•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车间布置初步设计
• 2.管道仪表流程设计
• 3.车间布置施工图设计
7.2厂房的整体布置和厂房轮廓设计
• 一、 厂房的整体布置*
• 1.厂房的整体布置形式
• 生产车间各工段及辅助车间分散在单独的厂房 内或集中合并在一个厂房内。
• 分离式:
• 生产规模大,车间各工段生产特点有显著差异 或位于山区等情况,可适当考虑分离式。
平面立面布置。 • (2)车间场地和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和尺寸。 • (3)设备的平面、立面布置。 • (4)通道系统、物料运输设计。 • (5)安装、操作、维修的平面和空间设计。 • 初步设计阶段的车间布置设计的成品是—平面、立面
布置图,列入设计文件中。
2.施工图设计阶段布置设计的内容
• (1)落实初步设计车间布置的内容。 • (2)确定设备管口和仪表接口的方位和标高。 • (3)物料与设备移动、运输设计。 • (4)确定与设备安装有关的建筑物尺寸。 • (5)确定设备安装方案。 • (6)安排管道、仪表、电气管线的走向,确定管床位
• 2)厂房宽度
• 常采用的厂房宽度有6m、9m、12m、15m、 18m、24m、30m等数种,由于受到自然采 光和通风的限制,多层厂房总宽度一般不 宜超过24m,单层厂房一般不宜超过30m。
• 厂房的长度根据工艺要求来确定,但应注 意尽量使长度符合建筑模数制的要求。
三、厂房的立体布置
• 1.厂房的立面形式* • 厂房的立面形式有单层、多层和单层与多层相结合
• 2.厂房层高的确定 • 一般应考虑设备的高度、设备安装、起吊、检修,拆卸
时所需高度和管道布置占据的空间等几个方面的因素。 • 此外还应考虑到通风、采光、高温及是否有有害气体产
要求。 • 7.总图运输合理。 • 8.考虑地区的气象、地质水文等条件。 • 9.人流物流不能交错。
五、车间布置设计的组织和程序
• (一)车间布置设计的组织
• 需要各类专业人员分工协作。
• 涉及土建、仪表、电气、暖通、机修、安 装、操作专业。
• 车间布置施工图是工艺提供给其他非专业 的基本设计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