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模拟训练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学生社团参观南唐二陵,谈起李后主的亡国原因。
甲:李煜只是个词人,却偏偏当上了君主,他的亡国是“小材大用”的后果。
乙:“小材大用”是封建“家天下”的恶果,今天仍有肃清其流毒的必要。
丙:哪一个人也不是天生的“大材”,即使是伯乐,也很可能是从养马工成长起来的。
丁:“小材大用”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人才总是由“小材小用”到“小材大用”,最后到“大材大用”。
不让“小材大用”恐怕一辈子也成不了“大材”。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中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材料介绍了学生们参观南唐二陵时谈到李后主引发的对“材”和“用”的思考:甲认为李煜亡国是因为他只是一位词人,当君王是“小材大用”;乙认为“小材大用”是封建“家天下”的恶果,如今仍要肃清其流毒;丙认为“大材”需要培养;丁认为“小材大用”是社会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只有“小材大用”才能成为“大材”。
综合分析四位同
学的观点可以看出,材料想表达的内容包括:不管是大材还是小材,都要找到合适的位置,实现人生价值;要取得成绩,必须有扎扎实实的才干,而才干需要夯实,夯实才干,一切才有可能;人才总是由“小材小用”到“小材大用”,最后到“大材大用”,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作文立意】①找到合适的位置,实现人生的价值;②小材也能成就大事业;③要人尽其才;④人才需要实践的磨练;⑤夯实才干,才能成就伟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