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数学说课稿-生活中的负数∣新北师大版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生活中的负数》,属于“数与代数”类内容,共两节课,在延续前两章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引入了负数这一概念。
主要内容包括负数的概念、负数在数轴上的表示、相反数、加减法等。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负数的概念,知道正数和负数的不同;
2.能够在数轴上表示负数,并理解数轴中负数的意义;
3.掌握相反数的概念,能够找出一个数的相反数;
4.能够进行加减法的计算,并能够正确解释计算过程;
5.发现身边的事物与负数的联系,拓宽对负数的认识。
三、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负数的概念和在数轴上的表示;难点则是加减法的应用和负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1)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数学中的负数。
请问大家,知道负数是什
么吗?
(2)那么我们先来看一个问题:小明身高为1.5米,小李身高为1.7米。
请
问小明和小李身高的差距是多少?
(3)同学们可以发言回答。
(4)老师指出,差距是小李的身高比小明高0.2米。
但是,我们能不能用“-0.2米”来表示这个差距呢?这就是负数的概念。
2. 负数在数轴上的表示
(1)同学们知道数轴是什么吗?(等待回答)
(2)那么,这个数轴上面,我们该怎么表示负数呢?
(3)老师拿出一张数轴,让学生研究。
(4)同学们能够找出负数该放在数轴上哪里吗?
3. 相反数
(1)在学习负数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个概念:相反数。
(2)请同学们给出一个数字,比如“5”。
(3)那么,这个数字的相反数是多少呢?
(4)引导学生明白,相反数指与给定数相加等于零的数字。
比如,对于5来说,相反数是-5。
(5)通过这个例子,同学们能理解相反数的定义及意义。
4. 加减法的计算
(1)接下来,我们要学习一下负数的加减法,也就是向上递推的思路。
(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小学数学时学习的加减法运算,然后猜猜看对于负数的加减法,是不是也有相应的方法呢?
(3)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一个例子:2 + 3 = 5,那么,-2 + 3 = 1,同学们能想想这个式子背后的规律吗?
(4)让同学们自己操作起来,比如:2 + (-3) = (-1),-2 + (-3) = (-5),让他们探究其中的规律。
(5)老师引导同学们总结出加减法运算中应该注意的诸多问题,比如“同号相加、异号相减”等。
5. 与实际生活联系
(1)最后,我们来谈谈负数和实际生活的关系。
(2)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平时生活中,哪些事物与负数有关呢?
(3)引导同学们作出回答,“温度低于0度时”、“海拔的负数表示”等等。
(4)通过这些例子,让同学们意识到负数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
五、课后练习
1.画出数轴,标出-4、0、3三个点。
2.找出-10的相反数。
3.计算-7-3的值,并说明计算方法。
4.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与负数有关的场景?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及其概念,掌握数轴上负数的表示方法,建立相反数的概念,熟练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同时,通过生活案例,让学生感受到负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提问、示范、引导等多种教学方法,保证了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学得更愉快。
但是,对于加减法,需要更多的实例练习,让学生掌握得更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