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A. 静谧吝啬粗广人声鼎沸B. 贮蓄发髻窠巢花团锦簇C. 干涸怂恿蹒跚不求深解D. 钦差哗稽收敛畏罪潜逃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杞人忧天”选自《列子》。
这本书相传为战国时列御寇所著,但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B. “奋不顾身”“见义勇为”“自强不息”是褒义词,“见利忘义”“中规中矩”“见异思迁”是贬义词。
C. 谦称是表示自谦的称呼,如:卑职、愚见、不才、鄙人等。
D. 《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为“五经”。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3.古诗文默写题。
(1) 《论语》中的孔子的“贤哉,回也!______ ,______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高度称赞了弟子颜回安贫乐道的君子品格。
(2) 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3)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4) 刘禹锡《秋词》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请写出下面诗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______ ,______ 。
(5)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____ ?______ ?传不习乎?”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4.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文段的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对象或人物。
A. ______B. ______C. ______D. ______5.“推倒人参果树”是《西游记》中一段非常精彩的故事。
请说说孙悟空为什么推倒人参果树,又是怎样救活的?四、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6.鲁迅先生是修改文章的典范。
比较下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原稿和改定稿,谈谈这些修改好在哪里?原稿: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
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采腊梅花……改定稿: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改定稿好在:______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17分)7.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如果冬天来了,那夏天还会远吗?莫砺锋中国地处温带,一年四季分明。
我们的祖先发明的二十四节气,便将四季的时间平均分配。
从立冬到立春,再到立夏、立秋,都是间隔三个月。
从历法的角度来看,春天的法定长度便是三个月,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春”就是指长达三个月的春季。
杜荀鹤说得更加明确:“每岁春光九十日。
”可是不知从何时开始,春季变得越来越短了。
据气象部门统计,2017年南京的春季只有54天,还不足两个月。
今年的春姑娘也姗姗来迟,气象部门宣布,南京从3月23日才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天,比历法上的“立春”(2月4日)晚了47天!但昨天(3月27日)南京的气温迅速升至27度,夏季的脚步声已清晰可闻。
看来今年南京的春季会比去年更加短促!《红楼梦》里贾府的四位姑娘,分别取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
即迎之,又探之,可见春尚未至,然而紧接着就来了惜之!难道在曹雪芹生活的年代,南京的春季就是如此短促,所以“金陵十二钗”中的四位贾姓姑娘如此取名?就自然景观而言,春、夏、秋、冬各有千秋。
然而人间贫富不均,贵贱有别,人们对四季的感觉也就千差万别。
春秋时代的某个严冬,齐景公身穿狐白之裘,对大臣晏婴说:“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中唐的某个酷夏,唐文宗坐在凉爽的殿阁中与诸学士联句,文宗得句云:“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社会下层的普通劳动者对严寒、酷暑有切肤之痛,显然不会有这种闲情逸致。
所以普通人更喜爱既不冷也不热的春、秋两季,总是在盛夏酷暑时盼望着凉爽的秋天,在寒冬腊月时盼望着温暖的春天。
可惜如今的春季越来越短,自然界中的百草千卉当然也就“春江水暖鸭先知”。
至少在南京,春天的花卉似乎不再像从前那样先后有序,而变成扎堆开放。
紫金山下的梅花刚谢,桃花、樱花、海棠、紫叶李便争先恐后地纷纷开花。
这几天到城东来赏花的人熙熙攘攘,大家都明白“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我曾经十分喜爱英国诗人雪莱的名句:“哦,风啊,如果冬天来了,那春天还会远吗?”但如今的我更想把句中的“春天”改成“夏天”,不知其他地方的读者朋友同意这样改吗?(选自2018 年4月4日《中华读书报》)(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是哪一项?______A.历法上“立春”的日期一般是固定的,而从气象学意义看,春季开始的时间是变化的。
B.从气象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今后南京的春天一定会来得更晚,变得更短。
C.《红楼梦》里贾府四位姑娘的名字证实了在曹雪芹生活的年代南京的春季就很短促。
D.紫金山下的梅花、桃花、樱花、海棠、紫叶李等扎堆开放,是为了满足人们赏花的需求。
(2)文中引用孟郊和杜荀鹤的诗句,又引述齐景公和唐文宗对季节的感受,分别有什么作用?(3)作者想把“如果冬天来了,那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中的“春天”改成“夏天”,有怎样的用意?8.阅读微型小说《一碗热汤》,回答下列题目。
一碗热汤赵向辉①立冬的一场雨,让这个小城的路面变得更凉了。
②傍晚,一个老婆婆蹒跚走在大街上,她遇到餐馆就往里看两眼,直到看见这家义连香饭店。
老婆婆慢悠悠推门走了进去,里面客人很多,她在角落一张没人的桌子前坐了下来。
③服务员上前问:“阿婆,吃点什么呀?”老婆婆哆嗦着说:“我有两块钱,能花一块钱喝碗热乎汤吗?”服务员怔了一下说:“能,等一下,我去端。
”④服务员没有直接去服务台,而是先进了员工更衣室。
⑤过了十来分钟,服务员端着一碗热腾腾的打卤面、一碗热汤,还有一个肉饼,送到了老婆婆的餐桌上。
⑥“我只有两块钱,不要肉,也不要面条,只喝汤就行。
”老婆婆依旧哆嗦着说,而且,说完就留下了两行泪水。
“婆婆,没事的,今天店里有活动,只要就餐就可赠送肉饼和打卤面,放心吃吧。
”服务员亲切地说。
⑦老婆婆吃着面条,喝着汤,脸上挂着笑容。
⑧一会儿,一位帅气的男士走到老婆婆身边问:“阿婆,怎么不吃肉饼啊?是不好吃吗?”老婆婆微微一笑:“拿回去,给瘫在床上的老伴吃,他很长时间没吃过肉了。
”⑨“您今天这是出来做什么呀?”⑩“给老伴买药,就剩下了两块钱,实在冷得厉害,我怕自己感冒病倒,再也不能照顾老伴,所以想花一块钱喝碗热汤再往家走。
”⑪“您家住哪儿?”⑫“住在税务局那块儿。
”⑬男士离开老婆婆的餐桌,进了经理室。
大约五分钟后,男士拿着一个纸箱子出来,和几个服务员私语了几句,然后喊道:“我是餐厅的经理,今天,餐厅搞活动,凡来就餐者,都有一次抽奖机会,抽中—二三等奖的当场兑现。
”⑭有顾客嘀咕,这不年不节的,也不是开业周年庆典啥的,搞什么抽奖活动啊?⑮男士用左手拿着箱子走过三桌,三桌都没抽中。
等到了老婆婆桌前,他说:“阿婆,吃好了吧,请您从里面抽一张奖券。
”老婆婆茫然地望着男士。
男士把箱子放低,示意老婆婆伸手进去拿出一张纸来。
老婆婆还是茫然,但是她照做了,拿出来一小张粉色的方块纸。
男士很利索地用右手拿过老婆婆手中的粉纸,把箱子倒了—下手,然后又倒回来,突然举起右手中的粉纸说:“阿婆中一等奖了!奖金 2000元!”⑯大家鼓起掌来。
男士从衣袋里拿出整整齐齐的一沓现金,递给老婆婆说:“阿婆,这是奖金,收好了啊。
”老婆婆说:“我不能要你的钱,我家里有钱。
”男士说:“这不是我白给您的,是您抽奖中奖了,放心拿着吧。
”老婆婆像在和男士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今天我的运气真好,吃了赠送的面,还中了这么大的奖,看来老天还是舍不得让我和老头子死的。
”⑰一名男服务员拿着一串汽车钥匙走到老婆婆身边说:“阿婆,正好我下班,顺路送您回家吧。
”老婆婆泪眼婆娑地上了一辆小轿车。
⑱继续抽奖,有两桌客人抽中了二三等奖,粉纸上分别写着免单和半价。
结账时,这两桌客人都按原价结清了饭钱。
一人说:“我看出来了。
”另一人说:“你们都是好人,我会常来这里吃饭的。
”⑲客人都离开后,最先接待老婆婆的服务员问:“经理,你怎么想到这个点子的?太棒了!”经理说:“还得感谢你呢,我经过时正好听到了你和阿婆的对话,又看到你在前台拿出二十多元钱给阿婆买饭,决定帮老人家一把,匆忙中策划了抽奖活动,却被人看穿了。
”⑳开车出去的男服务员回来后,把车钥匙交给经理后说:“车上和老婆婆聊天,她已经 80多岁了,太可爱了,像我太奶奶。
”(选自《小小说月刊》 2018年5期,有删改)(1) 老婆婆走进义连香饭店只是想花一元钱喝碗热汤,却受到了特别的对待。
请概括老婆婆受到的第一次特别对待。
第一次特别对待:______ ;第二次特别对待:经理以中两千元“大奖”的方式给她帮助;第三次特别对待:经理安排服务员以下班顺路带老婆婆为名,专车送她回家。
(2) 小说的开头写道:“立冬的一场雨,让这个小城的路面变得更凉了。
”此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至少答出两点)(3) 老婆婆已“抽中”一等奖,达到了经理的目的。
作者为什么还要安排“继续抽奖”这一情节?(至少答出两点)(4) 依据全文,概括老婆婆的性格特点。
(至少写出三点。
)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9.阅读文言文《诫子书》,完成下列题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 解释划线词的含义①非学无以广才:______②年与时驰:______(2) 翻译句子。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 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请写出两条诸葛亮用过的计谋。
七、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0.阅读王湾《次北固山下》,完成下列题目。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______A.诗歌描写了诗人在北固山停泊时所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的江南景象。
B.“阔”是“宽广”的意思。
传神地表现了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广阔浩淼,营造了一种恢弘阔大的境界。
C.诗歌描写了青山、绿水、潮水、落日、风帆等景物。
D.尾联用了设问修辞和“雁足传书”的典故,抒发了思乡之情。
(2) 颈联“生”“入”用了拟人手法。
虽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中蕴含理趣。
请你说说其中理趣。
八、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11.作文。
家庭里有亲人的陪伴,学校里有同学、老师的陪伴,大干世界里有朋友、书籍、花草等的陪伴。
请以“陪伴”为话题,自拟文题,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