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舞蹈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作者:暂无
来源:《尚舞》 2021年第6期
李凡凡
【摘要】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越来越受重视。
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中引入体育舞蹈,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
但是由于体育舞蹈课程在我国设立的时间较短,其教学体系相对还不成熟,体育舞蹈教学亟待创新。
文章主要通过对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教育意义进行分析,提出创新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对策。
【关键词】体育舞蹈;教学方法;创新
体育舞蹈是一种新兴的体育运动,是体育与舞蹈的结合,兼具了舞蹈的特点和体育运动的特点,于是被高校引入日常体育教学中。
对学生进行体育舞蹈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能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其审美能力。
但是现在高校的体育舞蹈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体育舞蹈教学的进一步推进。
1.体育舞蹈教学现存的问题
1.1对体育舞蹈审美价值认识不足
体育舞蹈引入我国高校教育的时间较短,高校对于体育舞蹈蕴藏的价值还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究,导致高校在开设体育舞蹈这门课程时仅仅将其作为一门普通的体育课程来对待,而没有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
部分学生在高中时期接受过体育舞蹈教育,但只将其当作一种升学手段,进入大学后,也只将其作为一门普通的专业课,并没有融入审美意识,更不用说发现其蕴藏的深层次价值。
部分选修体育舞蹈的学生可能只是为了学分或者是因为好奇,也不会探寻体育舞蹈的审美价值。
这就导致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体育舞蹈的审美艺术价值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1.2师资队伍较差
体育舞蹈在我国的发展时间短,仅有几十年的时间,开设体育舞蹈专业的高校数量并不多,培养出的体育舞蹈专业人才较少。
目前,在绝大多数高校的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师专业素养不够,有的教师只是粗略学习过相关的理论知识,有的教师虽然完整地学习过这门专业,但是并未掌握体育舞蹈的精髓。
总之,许多教师体育舞蹈教学经验不足,教学过程中只是进行简单的基础教学,不会深入引导学生探寻体育舞蹈的内在价值。
1.3基础教学设施建设不完善
不管是从艺术的角度还是从体育运动的角度来说,体育舞蹈对基础设施、教育场所等都有相对较高的要求。
在狭小、凌乱的教学场所受到的教育和在优雅、整洁的环境中受到的教育,其教育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但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对体育舞蹈教育的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教学环境质量较差,有的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甚至没有专业且固定的教学场所,在操场直接进行教学。
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没有接触过体育舞蹈课程的学生的学习热情。
基础设施不完善,势必会给体育舞蹈教学带来阻碍,不利于体育舞蹈教学的推进。
1.4缺乏基本的专业配置
体育舞蹈是将体育和舞蹈艺术相结合的一项运动,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从竞技
性强转向了艺术性、观赏性强的表现形式,在进行表演时需要配合着音乐,并且要进行服饰搭配,使表演更具观赏性。
但是现在我国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更注重肢体动作的学习,对音乐的教
学则重视不足,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要求学生穿专业服饰,这就导致学生无法传递出体育
舞蹈的舞蹈韵味。
2.体育舞蹈的教育意义
2.1具有美学价值
许多现代体育项目对美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如花样滑冰、花样游泳等。
体育舞蹈作为
一项集体育、舞蹈、音乐为一体的体育竞技项目,其综合性、艺术性强,蕴藏着大量美学内容,能够为学生创造大量的美学客体,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学习体育舞蹈的过程不单是学习一项
运动的过程,更是感受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美、创造美,陶冶情操,提高
审美能力。
2.2具有心理学价值
体育舞蹈作为一项全身运动,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心理学价值。
从心理
学角度来讲,人的注意力受指向性刺激制约。
在进行体育舞蹈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必
须集中在有节奏的舞曲和舞蹈动作上,由于注意力的转移,身体的其他部分会暂时得到调整和
休息,得以放松心情。
体育舞蹈同时具有增进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疏导情感的作用,能够满
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是一种健全身心的极好手段。
体育舞蹈可以帮助学生消除日常学习、生活
和情感的压力,发泄负面情绪,起到促进休息的作用。
2.3具有社会学价值
体育舞蹈还具有调节人际关系的作用。
体育舞蹈是一项集体性运动,在集体场所进行,可以使参加者融入到集体中,起到协调人与人关系的作用。
体育舞蹈有单人、男女组合、多人
组合的舞蹈形式,在进行体育舞蹈活动时,参与者可以不受性别、年龄以及运动基础的限制,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舞种、不同的音乐以及不同难易程度的动作等,练习的时间、
练习的强度也可以自己掌控。
体育舞蹈作为一种运动方式,是培养学生养成体育运动习惯的手段,这不仅是高校进行体育舞蹈教学的预期目标,也是帮助大学生提升身体素质的现实需要,
同时也是国家进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3.体育舞蹈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3.1更新教育理念
为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有专家曾提出“娱乐体育”的教学理念。
娱乐体育是通过一定
的方式把体育锻炼与娱乐活动结合在一起,使二者紧密相连并且相辅相成的一种运动方式。
在
体育教学中融入娱乐性,可以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高校在进行体育舞蹈教学时,使用
这种教育理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塑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减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排斥性。
例如,选择华尔兹舞种,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看相关的影视剧片段,让学
生角色扮演且进行模仿,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体育舞蹈是集健身、艺术、
交际于一体的一种运动方式,高校进行体育舞蹈教学时要转变教育理念,利用娱乐体育理念使
健身与修心相结合。
3.2多元化教学手段相结合
开展理论课教学,让学生了解体育舞蹈的发展历史,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舞蹈的学
习热情,因此,适当的理论课程是必须的。
体育舞蹈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教师可以适
时组织学生观看体育舞蹈表演,毕竟现场表演的气氛和效果与单纯的学习效果是不同的。
这样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兴趣,促进体育舞蹈教学效果的提高。
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在
教学中融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播放电影、电视和录像等,这样可以更直观地展现课堂教学
内容,让学生充分掌握体育舞蹈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
把每位学生的表演记录下来,以便于查看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寻找错误的地方
进行改正,避免再犯。
利用这些多元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3.3健全高校基础设施,健全专业师资队伍
对于高校体育舞蹈教学而言,舒适的教学环境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是高质量教学效果
的保障。
高校为体育舞蹈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但
是我国高校的基础设施质量参差不齐,再加上近年高校不断扩招,教育资源更多倾向于专业教育,体育舞蹈的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很多高校甚至都没有进行体育舞蹈教学的固定场所。
对此,高校应该加大体育舞蹈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把体育舞蹈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中,
并且尽快落实到实际操作中。
与此同时,高校也可以进行内部资源调整,或者进行专业互补,
比如安排选修体育舞蹈的学生去艺术专业学生专用的练习场地,利用这种方式来缓解高校基础
设施不足的压力。
此外,高校专业体育舞蹈师资力量的缺乏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
问题:首先,高校可以增加学校体育舞蹈教师的进修次数,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其次,高校
可以从社会上聘请专业的体育舞蹈运动员做兼职教师;最后,为从源头解决人才缺乏的问题,
高校可以从学校的体育舞蹈专业直接选择优秀的学生进行培养,让其成为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教
师的储备力量。
3.4改革考核标准
目前,高校体育舞蹈考核以舞蹈动作是否达标为主,这一标准脱离了体育舞蹈教育的
初衷。
再加上每位学生的运动基础、舞蹈基础等有所不同,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也会不同。
教
师在考核时,如果标准统一,就会打击到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产生排
斥心理。
这就需要教师在考核时根据学生的原始基础情况采取差异化的考核标准,以推进高校
体育舞蹈教育的开展。
4.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舞蹈教育改革要结合当前体育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特
点以及国家教育改革对学生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创新教学方法,以充分满足高校学生的学习
需求。
只有结合现实情况进行教学改革,才能使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参考文献】
[1]闫亭亭.创新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方法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15):104+106.
[2]吴斌.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12):112.
[3]陈隆.高校体育舞蹈选项课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
旬),2013,29(01):75-76.
(作者单位:南京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