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畜病理学复习习题集(1)

家畜病理学复习习题集(1)

填空1、家畜病理学是连接基础兽医学科和临床兽医学科之间的一门桥梁性学科。

2、疾病的转归主要分为完全康复不完全康复和死亡三类。

3、中作最早的畜牧兽医法规是厩苑律4、中国最早的兽医学教科书是唐代李石著的《司马安骥集》5.1665年,英国人罗伯特虎克发明了复合式显微镜,为组织病理学的创建做出巨大贡献。

6.DIC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出血、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7、充血是指小动脉扩张,使流入局部组织或器官的血量增多的现象。

、淤血是指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中血量增多的现象。

缺血是指动脉官腔狭窄或完全闭塞,导致局部组织或器官血液供应不足或完全断绝的病理现象。

4、血栓形成的必要条件分别是(1)心血管内膜的损伤;(2)血流状态的改变主要指血流缓慢和血流不规则。

(3)血液凝固性增高5、梗死是指动脉血流断绝,局部组织或器官缺血发生坏死的病理过程。

6、梗死根据颜色变化,可分为贫血性梗死(白色梗死)、和出血性梗死(红色梗死)。

7、栓塞是指血环血液中出现不溶性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并阻塞血管腔的过程。

8、出血是指血液流出心脏或血管外的现象。

9、出血可分为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

10.休克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压下降、心跳加速、脉搏细弱、可视粘膜苍白、尿量减少、反应迟钝、甚至昏迷(四)1、只在细胞内部出现的变性是指颗粒变性、水泡变性、脂肪变性。

2、在细胞内或间质均可出现的变性是透明变性。

3、仅在细胞外出现的变性是淀粉样变性。

4、坏死是指活体内局部组织或细胞的死亡。

5、坏死细胞核的病变主要是核浓缩、核破碎、核溶解。

6、坏死可分为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脂肪坏死、坏疽四种类型。

7、细胞凋亡是指细胞在基因调控的调控下的自主而有序的死亡过程。

8、细胞凋亡的重要形态学特征是形成凋亡小体。

9、颗粒变性多发生于肝细胞、心肌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

10、脂肪变性多发生于肝细胞肝细胞、心肌细胞、肾脏细胞。

(五)1、适应是、、和对于内外环境持续性的有害刺激所作出的应答反应。

2、肥大是指或体积增大并伴有功能增强的现象。

3、已经分化成熟的组织为了适应环境的条件的改变或理化刺激,在形态和功能上完全转变为另外一种组织的过程,称为。

4、代偿主要包括、和。

5、修复是指组织损伤后的重建过程,包括、以及的过程。

6、再生是指机体体内死亡或损伤的细胞、组织,由来完成修复的过程。

7、骨折愈合主要包括、、、、 5个阶段。

8、机化是指机体内、、、等病理性产物被肉芽组织长入并被取代的过程。

(1.细胞、组织、器官、机体 2.组织、器官 3.化生 4.代谢性代偿、功能性代偿、结构性代偿 5.机体对死亡的细胞、组织进行的修补、对病理产物加以改造 6邻近健康的组织分裂增殖 7.血肿形成、骨折断端坏死骨的吸收、纤维性骨痂形成、骨性骨痂形成、骨痂改建或再塑 8.坏死组织、炎性渗出物、血栓、血凝块)(五)1.防御意义 2红,肿,热,痛,机能障碍 3.Julius Cohnhein 4.Thomas Lewis 5.致炎因素,机体因素 6.细胞释放,体液 7.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造血生长因子,干扰素,淋巴因子 8.组织损伤,血管反应,细胞增生 9.边移,贴壁,游出 10.中性粒细胞 11.嗜酸性粒细胞 12.嗜碱性粒细胞 13.单核细胞,巨噬细胞14.淋巴细胞 15.浆细胞 16.巨噬细胞 17、2-5叶 18.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 19.黏附,摄入,消化 20.浮膜性炎,固膜性炎1、炎症是指动物机体对致炎因素的局部损伤所产生的的具有的应答反应。

2、炎症的局部症候分为、、、、。

3、确定血管反应是炎症发生的重要基础的科学家是。

4、阐明血管反应机理的的科学家是。

5、影响炎症过程的因素分别是和。

6、炎症介质是指在炎症过程中由或产生或引起炎症反应的化学物质。

7、细胞因子根据生物学效应的不同,可分为、、、、等。

8、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9、白细胞游出的过程为、、。

10、常见于急性炎症初期或化脓性炎症的炎性细胞是。

11、主要见于寄生虫感染的炎性细胞是。

12、主要参与Ι型超敏反应的炎性细胞是。

13、急性炎症后期或慢性炎症时的吞噬能力较强的炎性细胞是和。

14、主要见于病毒性炎症及迟发性超敏反应的炎性细胞是。

15、能产生抗体的炎性细胞是。

16、结核杆菌、布氏杆菌感染后出现的标志性炎性细胞是。

17、成熟的中性粒细胞核常为、、叶核。

18、炎症过程中具有吞噬作用的炎性细胞分别是、、、。

19、吞噬过程大体可分为、、 3个阶段。

20、纤维素性炎包括和两种。

(十二)1、肿瘤是指在体内外致瘤因素作用下,机体的细胞异常分裂、增殖而形成的。

2、肿瘤细胞、组织结构与来源组织的差异性,称之为。

3、肿瘤的生长方式主要分为、、 3种方式。

4、肿瘤转移的途径主要分为、、 3种途径。

5、脂肪瘤是指来源于的良性肿瘤。

6、纤维瘤是指来源于的良性肿瘤。

7、癌是指来源于的恶性肿瘤。

8、肉瘤是指来源于的恶性肿瘤。

9、母细胞瘤是指来源于的恶性肿瘤。

10、癌基因是指能导致细胞恶性转移的。

(1、局部肿块2、异型性3、膨胀性生长、外生性生长、浸润性生长4、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种植性转移5、脂肪组织6、结缔组织7、上皮组织8、间叶组织9、未成熟的胚胎组织和神经组织10、核酸片段)(十三)1、心内膜炎可分为、。

2、心肌炎分为、、。

3、实质性心肌炎是以为特征。

4、间质性心肌炎是以和为特征的炎症。

5、传染性心包炎是以或渗出物为特征的炎症。

6、创伤性心包炎是以渗出为特征的炎症。

1疣状心内膜炎、溃疡性心内膜炎2、实质性心肌炎、间质性心肌炎、化脓性心肌炎3、心肌变质性变化4、心肌的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5、浆液-纤维素性、纤维素性6、浆液-纤维素-化脓性(十四) 1、贫血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或低于正常值,并伴有红细胞形态改变和运氧障碍的病理过程。

2、贫血主要包括、、、 4种类型。

3、溶血性贫血是指因而引起的贫血。

4、猪附红细胞体可引起猪的贫血。

5、体积显著增大,最大至正常的5-10的脾炎是。

6、脾脏表面或切面常见到针尖或粟粒大小的灰白色坏死结节的脾炎是。

7、脾脏组织内有多核巨细胞存在的脾炎是。

8、表面色泽鲜红,内有浆液渗出的淋巴结炎是。

9、外部呈黑红色或黑色,体积肿大的淋巴结炎是。

10、淋巴结肿大,切面有大小不等的灰黄色坏死灶的淋巴结炎是。

(十五)1、肺炎是指、、的炎症。

2、支气管肺炎是指发生在及的急性浆液性炎。

3、大叶性肺炎是指在整个肺叶或大部分肺叶发生的以为特征的炎症。

4、大叶性肺炎肺炎可认为分为、、、 4个发展阶段。

5、间质性肺炎是指的弥漫性或局灶性炎症。

6、肺气肿包括和两种类型。

7、肺萎陷是指或,使肺实质出现相对无空气的区域。

8、肺通气障碍包括和两种类型。

9、肺换气障碍包括和两种类型。

10、呼吸衰竭可引起与。

1、细支气管、肺泡、肺间质2、肺小叶范围内的细支气管及其肺泡3、纤维素渗出4、充血水肿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溶解消散期 5、肺泡壁 6、肺泡性肺气肿和间质性肺气肿 7、肺膨胀不全或曾充过气的肺组织塌陷 8、限制性通气不足、阻塞性通气不足 9、气体弥散障碍和肺通气和血流比例失调 10、右心肥大与衰竭(十六)1、纤维素性肠炎包括和两类。

2、慢性肠炎是以和大量细胞成分增生、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肠炎。

3、肝炎的主要病理变化包括、、和。

4、肝硬变的主要病理变化包括、和。

5、肝硬变在家畜病理学主要分为、和三类。

6、血清酶的升高能判断肝细胞损伤的酶主要包括、和三种。

7、胆色素包括、、。

8、黄疸可分为、、三类。

9、嗜酸性粒细胞大量浸润为特征的肝硬变是。

10、俗称乳斑肝的肝硬变是1、浮膜性肠炎、固膜性肠炎2、肠粘膜固有层和粘膜下层肠壁变厚3、传染性肝炎、寄生虫性肝炎、坏死性肝炎和中毒性肝炎4、门静脉肝硬变、坏死后肝硬变、寄生虫性肝硬变 5门静脉肝硬变、坏死后肝硬变、寄生虫性肝硬变 6、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山梨醇脱氢酶7、胆红素前体胆红素胆红素产物8、溶血性黄疸实质性黄疸阻塞性黄疸 9、寄生虫性肝硬变10、寄生虫性肝硬变(十七)1、肾小球肾炎主要包括、、三个时期。

2、急性肾小球肾炎眼观病变俗称为、、。

3、具有大白肾之称的肾炎主要以的形成为特征。

4、肾功能不全主要是因、引起的。

5、急性肾功能不全一般主要经过、、三个时期1、急性、亚急性、慢性2大红肾、蚤咬肾、雀斑肾 3 新月体 4、肾脏泌尿、重吸收功能发生障碍 5、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十九) 1、神经元的病理变化主要包括、、、、、。

2、神经纤维的病理变化包括、、。

3、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包括、、。

4、小胶质细胞的病理变化主要包括、。

5、少突状胶质细胞的病理变化、。

1、染色质溶解、急性肿胀、神经细胞凝固、空泡变性、液化性坏死、包涵体形成2、轴突变化、髓鞘崩解、胞反应3、转形、肥大、增生4肥大、增生与吞噬 5、急性水肿、增生、类粘液变性二、单项选择1、血液流出心脏或血管之外,称为( B )A.外出血 B.出血 C.内出血 D.贫血2、局部组织血管中血液含量增多是( A )A.充血 B.出血 C.内出血 D.血栓形成3、静脉血回流受阻,血液在小静脉及毛细血管内淤积,使局部组织器官内静脉血含量增多的病理现象是(B )A.充血 B.淤血 C.血肿 D.血栓形成4、由于动脉血输入减少,造成局部组织器官含血量减少是( A )A.贫血 B.淤血 C.出血 D.梗死5、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析出、粘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是( C )A.血栓 B.梗死形成 C.血栓形成 D.梗死6、当组织器官因动脉血断流,组织缺血而发生的坏死过程是(D )A.血栓 B.梗死形成C.血栓形成 D.梗死(第四章)1、细胞内出现大量的蛋白质颗粒的变性是( A )A.颗粒变性 B.淀粉样变 C.脂肪变性 D.细胞肿胀2、变性物质出现在细胞外的变性是( B )A.颗粒变性 B.淀粉样变 C.脂肪变性 D.细胞肿胀3、在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病理性死亡( D )A.死亡 B.腐败 C.细胞凋亡 D.坏死4、蜡样坏死为一种( A )A.凝同性坏死 B.液化性坏死 C.干性坏死 D.湿性坏死5、脂肪变性常发生的细胞是(B )A.纤维细胞 B.肝细胞 C.浆细胞 D.血细胞6、干酪样坏死为一种( A ) A.凝固性坏死 B.液化性坏死 C.干性坏死 D.湿性坏死7、细胞内水分增多,胞体增大,胞浆内出现微细颗粒或大小不等的水泡称为( B) A.脂肪变性 B.细胞肿胀 C.透明变性 D.淀粉样变8、常发生于肝、肾、脾、淋巴结等器官的变性是( D )A.颗粒变性 B.脂肪变性 C.水泡变性 D.淀粉样变二、单项选择1—5 DDBBB 6—8DDA1、发育成熟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发生体积缩小的过程是()A.代偿 B.坏死 C.机化 D.萎缩2、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增大并伴有功能增强称为()A.变性 B.坏死 C.化生 D.肥大3、当机体的组织、器官完整性被破坏时,周围健康组织通过再生来加以修补的过程是指()A.代偿 B.再生 C.修复 D.肥大4、机体内死亡的细胞和组织可由邻近健康的细胞分裂新生而修复,这种细胞的分裂新生称为()A.代偿 B.再生 C.修复 D.肥大5、再生能力弱的组织是()A.上皮组织 B.骨组织 C.神经组织 D.结缔组织6、机体对外伤或其它病变组织所引起的组织创伤,通过再生进行修补的过程()A.代偿B.再生 C.修复 D.创伤愈合7、坏死组织、炎性渗出物、血凝快、血栓等病理性产物被新生肉芽组织所取代的过程是()A.化生 B.再生 C.修复 D.机化8、已分化成熟的组织在环境条件和机能要求改变的情况下,完全改变某机能和形态特性,转为另一种成熟组织的过程是()A.化生 B.再生 C.修复 D.机化(五)单项选择题1—5DCDAC 6—10BBDBC 11—12BC1、出现于慢性炎症、病毒性炎症和迟发性变态反应过程中的细胞为()A.中性粒细胞 B.碱性粒细胞 C.酸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2、炎灶内以细胞变性、坏死为特征的炎症称为() A.增生性炎 B.渗出性炎 C.变质性炎 D.坏死性炎3、皮下及肌间结缔组织发生弥漫性化脓时叫做()A.脓性卡他 B.组织积脓 C.脓肿形成 D.蜂窝织炎4、出现于慢性炎症具有合成免疫球蛋白功能的细胞为()A.浆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单核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5、炎灶内以浆液渗出和白细胞游出为特征的炎叫做()A.变质性炎 B.出血性炎C.渗出性炎 D.增生性炎6、炎灶中以细胞增生为主要特征的炎症称为()A.肉芽组织 B.增生性炎 C.组织再生 D.变质性炎7、出现于急性炎症初期和化脓性炎症的细胞为() A.淋巴细胞 B.中性粒细细胞 C.单核细胞 D.浆细胞8、在由超敏反应与寄生虫所引起的炎症过程中常见的炎性细胞为()A.中性粒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单核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9、组织坏死变化较轻微的纤维素性炎称为()A.浆液性炎 B.浮膜性炎 C.固膜性炎 D.化脓性炎10.出现于急性炎症后期或慢性炎症的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单核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11.在I型超敏反应过程中常见的炎性细胞为()A.中性粒细胞 B. 嗜碱性粒细胞 C.单核细胞 D.淋巴细胞12.伴有比较严重组织坏死的纤维素性炎称为()A.浮膜性炎 B.变质性炎 C.固膜性炎 D.渗出性炎(七)单项选择 A D C1、细胞间液在组织间隙蓄积过多是()A.水肿 B.水中毒 C.积水 D.浮肿2、细胞内液增多的病理过程,是()A.水肿 B.水中毒 C.积水 D.细胞水肿3、组织间液在体腔内蓄积过多,是()A.水肿 B.水中毒 C.积水 D.浮肿(十二)单项选择 C C A D B C CDA D1、在体内外致瘤因素作用下,细胞异常分裂、增殖形成的新生物,称之为()A.水肿 B.脓肿 C.肿瘤 D.浮肿2、肿瘤组织细胞形态或组织结构与来源组织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称之为()A.化生 B.再生 C.异型性 D.适应3、肿瘤呈结节状向四周组织挤压性生长,称之为()A.膨胀性生长 B.外生性生长 C.内生性生长 D.浸润性生长4、肿瘤细胞侵染周围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内并破坏周围组织的生长为()A.膨胀性生长 B.外生性生长 C.内生性生长 D.浸润性生长5、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A.纤维瘤 B.癌 C.肉瘤 D.母细胞瘤6、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A.纤维瘤 B.癌 C.肉瘤 D.母细胞瘤7、来源于未成熟的胚胎组织或神经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A.纤维瘤 B.癌 C.肉瘤 D.母细胞瘤8、导致细胞恶性转化的核算片段,称之为()A.癌基因 B.病毒癌基因 C.细胞癌基因 D.原癌基因9、以非活性的形式存在于正常细胞中细胞癌基因,称之为()A.癌基因 B.病毒癌基因C.细胞癌基因 D.原癌基因(十三)单项选择ABCAB1、以心肌变质性变化为主的炎症是()A.实质性心肌炎 B.间质性心肌炎 C.化脓性心肌炎 D.变质性心肌炎2、以心肌间质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等变化为主的炎症是()A.实质性心肌炎 B.间质性心肌炎 C.化脓性心肌炎 D.变质性心肌炎3、以心肌化脓性损伤和中性细胞浸润等变化为主的炎症是()A.实质性心肌炎 B.间质性心肌炎 C.化脓性心肌炎 D.变质性心肌炎4、渗出物常以浆液性-纤维素性或纤维素为特征的心包炎是()A.传染性心包炎 B.创伤性心包炎 C.寄生虫性心外膜炎 D.变质性心肌炎5、渗出物常以浆液性-纤维素性-化脓性为特征的心包炎是()A.传染性心包炎B.创伤性心包炎 C.寄生虫性心外膜炎 D.变质性心肌炎(十四)单选 ABDAB BCDAB CDABC BCCDD1、炭疽、急性猪丹毒、急性副伤寒、急性马传贫等传染病易发()A.急性脾炎 B.坏死性脾炎 C.化脓性脾炎 D.慢性脾炎2、巴氏杆菌病、弓形虫、猪瘟、鸡新城疫、法氏囊病等传染病易发()A.急性脾炎B.坏死性脾炎 C.化脓性脾 D.慢性脾炎3、结核杆菌病、布氏杆菌病、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慢性马传贫等传染病易发()A.急性脾炎 B.坏死性脾炎 C.化脓性脾炎 D.慢性脾炎4、有败血脾之称的脾炎是()A.急性脾炎 B.坏死性脾炎 C.化脓性脾炎 D.慢性脾炎5、表切面常有粟粒大小灰白色坏死灶的脾炎是()A.急性脾炎 B.坏死性脾炎 C.化脓性脾炎 D.慢性脾炎6、脾脏白髓体积缩小甚至消失的脾炎是()A.急性脾炎 B.坏死性脾炎 C.化脓性脾炎 D.慢性脾炎7、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脾炎是()A.急性脾炎 B.坏死性脾炎 C.化脓性脾炎 D.慢性脾炎8、有多核巨细胞生成为特征的脾炎是()A.急性脾炎 B.坏死性脾炎 C.化脓性脾炎 D.慢性脾炎9常见于某些传染病的初期,临床上最常见到的淋巴结炎是()A.浆液性淋巴结炎B.出血性淋巴结炎C.坏死性淋巴结炎D.化脓性淋巴结炎10、以严重出血为特征的淋巴结炎是()A.浆液性淋巴结炎 B.出血性淋巴结炎 C.坏死性淋巴结炎 D.化脓性淋巴结炎11、以实质坏死为特征的淋巴结炎是()A.浆液性淋巴结炎 B.出血性淋巴结炎 C.坏死性淋巴结炎 D.化脓性淋巴结炎12、表切面有大小不一化脓灶的淋巴结炎是()A.浆液性淋巴结炎 B.出血性淋巴结炎C.坏死性淋巴结炎 D.化脓性淋巴结炎13、淋巴窦内含有浆液的淋巴结炎是()A.浆液性淋巴结炎 B.出血性淋巴结炎 C.坏死性淋巴结炎 D.化脓性淋巴结炎14、淋巴结体积显著肿大,表切面暗红色、黑红色的淋巴结炎是()A.浆液性淋巴结炎 B出血性淋巴结炎 C坏死性淋巴结D化脓性淋巴结炎15、淋巴结切面具有大小不等的灰黄色坏死灶或砖红色坏死区的淋巴结炎是()A.浆液性淋巴结炎 B.出血性淋巴结炎 C.坏死性淋巴结炎 D.化脓性淋巴结炎16、炭疽、巴氏杆菌病、猪瘟、急性链球菌病常发生的淋巴结炎是()A.浆液性淋巴结炎 B.出血性淋巴结炎 C.坏死性淋巴结炎 D.化脓性淋巴结炎17、坏死杆菌病、牛泰勒虫病、猪弓形虫病等常发生的淋巴结炎是()A.浆液性淋巴结炎 B.出血性淋巴结炎 C.坏死性淋巴结炎 D.化脓性淋巴结炎18、在巨噬细胞内可见到原虫淋巴结炎是()A.浆液性淋巴结炎 B.出血性淋巴结炎C.坏死性淋巴结炎 D.化脓性淋巴结炎19、中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淋巴结炎是()A.浆液性淋巴结炎 B.出血性淋巴结炎C.坏死性淋巴结炎 D.化脓性淋巴结炎20、布氏杆菌病、副结核杆菌病常发生的淋巴结炎是()A.浆液性淋巴结炎 B.急性淋巴结炎C.坏死性淋巴结炎 D.慢性淋巴结炎(十五)选择BADABCB1、小叶性肺炎又称()A.纤维素性肺炎 B.支气管肺炎 C.间质性肺炎 D.慢性肺炎2、大叶性肺炎又称()A.纤维素性肺炎 B.支气管肺炎 C.间质性肺炎 D.慢性肺炎3、容易引起间质性肺炎的病原是()A.多杀性巴氏杆菌 B.胸膜肺炎放线菌 C.嗜血杆菌 D.犬瘟热病毒4、大量纤维素渗出为特征的肺炎是()A.大叶性肺炎 B.小叶性肺炎 C.间质性肺炎D.慢性肺炎5、以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肺炎是()A.大叶性肺炎 B.小叶性肺炎 C.间质性肺炎 D.慢性肺炎6、下列属于大叶性肺炎病变的是()A.肺气肿期 B.肺肉变期 C.肺肝变期 D.肺萎陷期7、肺泡内气体异常增多,导致肺泡腔扩张的病变是()A.肺水肿 B.肺泡性肺气肿 C.间质性肺气肿 D.实质性肺气(十六)AABCD DAABC1、急性卡他性肠炎主要见于()A.鸡球虫病 B.鸡新城疫 C.牛副结核肠炎 D.炭疽2、下列属于传染性肝炎的是()A.病毒性肝炎 B.寄生虫性肝炎 C.坏死性肝炎 D.中毒性肝炎3、肝硬变的种类不包括()A.门脉性肝硬变 B.淤血后肝硬变 C.坏死后肝硬变 D.寄生虫性肝硬变4、下列酶在肝细胞损伤后血清浓度下降的是()A.谷丙转氨酶 B.乳酸脱氢酶 C.胆碱酯酶 D.山梨醇脱氢酶5、胆色素不包括()A.胆绿素 B.胆红素 C.胆素原 D.胆黄素6、下列不属于黄疸分类的是()A.溶血性黄疸 B.实质性黄疸 C.阻塞性黄疸 D.间质性黄疸7、在肠黏膜表面形成纤维素性假膜为特征的肠炎是()A.急性卡他性炎 B.浮膜性肠炎C.固膜性肠炎 D.慢性增生性肠炎8、以肠腺中杯状细胞增多为特征的肠炎是()A.急性卡他性肠炎 B.出血性肠炎 C.纤维素性肠炎 D.慢性增生性肠炎9、以内容物为黑色或鲜红色的肠炎是()A.急性卡他性肠炎 B.出血性肠炎 C.纤维素性肠炎 D.慢性增生性肠炎10、以肠壁变厚为特征的肠炎是()A.鸡球虫病 B.鸡新城疫 C.牛副结核肠炎 D.炭疽(十七)1、俗称大红肾的肾炎是( A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亚急性肾小球肾炎 C.慢性肾小球肾炎 D.化脓性肾炎2、俗称大白肾的肾炎是( B)A.急性肾小球肾炎 B.亚急性肾小球肾炎 C.慢性肾小球肾炎 D.化脓性肾炎3、俗称固缩肾的肾炎是(C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亚急性肾小球肾炎 C.慢性肾小球肾炎 D.化脓性肾炎4、以新月体形成为特征的肾炎是( B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亚急性肾小球肾炎 C.慢性肾小球肾炎 D.化脓性肾炎5、俗称雀斑肾的肾炎是( A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亚急性肾小球肾炎 C.慢性肾小球肾炎 D.化脓性肾炎(十九)1-5 C C C C A 6-10 C A A D D1、下列不属于神经元细胞的是() A.普倾野细胞 B.锥体细胞 C.小胶质细胞 D.多极神经元2、格子细胞属于()A.星形胶质细胞 B.少突状胶质细胞 C.小胶质细胞 D.巨噬细胞3、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A.星形胶质细胞 B.少突状胶质细胞 C.小胶质细胞 D.锥体细胞4、下列能导致锥体细胞内包涵体生成的是()A.大肠杆菌 B.沙门氏菌 C.狂犬病病毒 D.新城疫病毒5、狂犬病病毒感染时,血管套聚集的炎性细胞主要是()A.淋巴细胞 B.少突状胶质细胞C.小胶质细胞 D.巨噬细胞6、下列不属于神经元的变化的是()A.急性肿胀 B.神经细胞固缩 C.淀粉样变 D.空泡变性7、下列不属于神经纤维的变化的是()A.细胞凝固 B.细胞反应 C.轴突变化 D.髓鞘崩解8、炎症过程中,不属于小胶质细胞的变化的是()A.转形 B.增生 C.肥大 D.巨噬9、炎症过程中,不属于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的是()A.转形 B.增生 C.肥大 D.巨噬10炎症过程中,不属于少突状胶质细胞的变化的是()A.急性肿胀 B.增生 C.类黏液变性 D肥大四、判断题T T T F T1、血栓形成是指机体内的心血管系统内,血液成分发生凝聚或凝固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