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

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

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用
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下全髋关节置换术
中的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全
身麻醉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

方法:从我院2022.2-2023.2月中选60例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麻醉),观察组(超声引导腹股沟
韧带髂筋膜阻滞),对比其麻醉效果。

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老年患者实施超声引导腹股沟韧带髂
筋膜阻滞麻醉,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减轻疼痛,可推广。

【关键词】超声引导;腹股沟韧带;髂筋膜阻滞;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部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类型,主要是股骨头的近端,它会引起腹股沟和腿
部的疼痛,当发生了骨折的时候(髋关节外旋和外展),会出现患肢变短,无法
承受重量[1]。

临床上,以全髋关节置换术作为主要手段的外科治疗方法,并且该
手术治疗方法是目前临床中最为推荐的[2]。

但由于高龄病人的主要脏器机能减退
或出现多种合并症,使其在麻醉及外科操作中面临极大的危险与考验。

通过查阅
研究资料后发现,在高龄髋部骨折病人实施手术治疗中,采用周围神经阻断加全
麻是最好的选择。

文献报道,与常规的腹腔内麻醉相比,腹腔内麻醉可以阻断股
侧皮肤的内侧肌肉,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但腹腔内麻醉对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疼痛影响较大[3]。

针对以上情况,此次研究将观察在老
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给予超声引导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的临床运用效果,报道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从我院2022.2-2023.2月筛选了6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了两组
各30例。

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60-79)岁之间,平均年龄(68.96±7.68)岁,患者的体重指数范围(20-25)
kg/m2,平均体重指数(22.16±2.05)kg/m2;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的年龄范围(60-78)岁,平均年龄(68.75±8.45)岁,体重
指数范围(20-25)kg/m2,平均体重指数(22.28±2.01)kg/m2,两组数据在比较滞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实施。

入选标准:(1)所有患者的年龄均≥60岁;(2)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3)患者治疗依从性良好。

排除标准:(1)患者伴随有手术禁忌证或是凝血功能障碍;(2)患者具有明显的脊柱侧弯;(3)患者伴随有其他部位明显创伤;(4)患者存在精神类疾病。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均实施常规的全身麻醉,为患者提供0.6 mg/kg罗库溴铵以及
(1-15)mg/kg丙泊酚进行静脉诱导麻醉,此外在实施气管插管之前将5 mL的2%利多卡因于声门处喷洒。

之后在运用(1.0-1.5)%的七氟醚确保患者能够维持在全身麻醉状态,在麻醉期间对患者的各项体征指标进行密切观察。

患者在实施气管插管的时候需要实施氧气和空气混合物1:1进行通气,该措施主要是为了确保患者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控制在(35-45)mm Hg之间,在手术完整后实施皮肤缝合前,还应当给予患者30 mg的酮铬酸以及8 mg的昂丹司琼。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麻醉的基础上实施,在给予患者全身麻醉之间的15min
需要由实施过超声引导神经阻滞的麻醉医师进行操作,在超声引导的辅助下与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

帮助患者更换为仰卧位,采用高频的超声线阵探头对髂
肌以及髂前上棘进行识别,明确进针的位置之后,将(30-40)ml的0.375%罗哌卡因进行注射。

1.3 观察标准
(1)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2)对比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量表)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4.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

2 结果
2.1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n)
眩晕
(%)
恶心呕
吐(%)
呼吸抑制
(%)
不良反
应发生率
(%)
观察组30
1
(3.33)
1
(3.33)
(0.00)
2
(6.67)
对照组30
3
(10.00)
3
(10.00)
2
(6.67)
8
(26.67)
x2---- 4.320
P----0.038
2.2比较两组VAS评分
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比较两组VAS评分(±s,分)
组别例数(n)术后第一天术后第二天
观察组30 2.45±0.25 2.76±0.34
对照组30 3.642±0.16 2.86±0.14
t- 5.642 4.628
P-0.0000.000
3讨论
由于髋部的神经分布比较多,所以在人工全髋的手术中,对于创面的感受以股骨内侧的皮下神经为主。

采用完全的股骨外区皮肤阻断可以较好地缓解手术后的腰背痛。

髂筋膜区是一种具有潜在的全麻区域,其初始手术方法简便,无需直接参与静脉注入,减少了对患者的神经和血管的损害,所以受到了临床医师的广泛运用[4]。

这也是为什么它被认为是在手术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治疗方法。

已有的实验结果表明,单一或持续的神经传导阻断可以对患者的肢体活动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5]。

然而,在该手术中实施该麻醉方式其失败的几率比较高,在(13-37)%之间,以上数据就表明了与腹股沟韧带的差异有关。

相关资料表明在实施股外侧皮神经的走行期间,刚好包含了腹股沟韧带的浅、中以及深层,部分患者的神经处于腹股沟韧带外的(0-9)cm。

相比较而言,腹股沟韧带上骨盆区域就存在股
外侧皮神经,并且该部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够从髂筋膜和髂骨之间通过。

对于老年患者来说麻醉期间从腹股沟韧带下进行进针在穿过腹股沟韧带之后达到髂筋膜,在注射相应的染料,能够明确骨盆区的股外侧皮神经。

已有研究表明在超声引导下实施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能够发挥其麻醉效果。

此次研究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老年患者在实施全身麻醉时,采用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感程度,并且进一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手术的顺利实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预后,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军,任岩岩. 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19(16):2256-2258,2262.
[2] 何志龙,黄俊明,周振苇,等. 超声引导下经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联合梨状肌上孔骶丛神经及臀上皮神经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 中外医学研究,2021,19(28):1-5.
[3] 佟飞,周雷,倪华,等. 髋关节囊周神经阻滞联合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影响[J]. 徐州医科大学学
报,2022,42(4):284-288.
[4] 林瑾. 超声引导下不同路径髂筋膜间隙阻滞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效果[J]. 中外医学研究,2021,19(34):125-127.
[5] 叶炜,陈金红,肖计文,等. 超声引导腹股沟上髂筋膜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
学,2021,11(18):95-98,15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