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案)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教案)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案(共2课时)
授课人: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的方向即为物体运动的方向。

(重点)
2.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难点)
3.知道速度和速率的区别、联系。

(重点)
4.应用平均速度的定义式进行相关计算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过程:(具体见PPT)
1、复习回顾。

2、速度概念的学习。

3、讲解: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

4、针对性练习。

5、第二课时:学习瞬时速度与瞬时速率。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

6、相关练习。

7、课堂小结。

8、布置作业:课时作业3
四、教学内容:
(一)复习回顾:
⑴直线运动的位置:用坐标表示。

⑵直线运动的位移:用坐标变化量表示。

①坐标变化量的大小表示位移的大小。

②坐标变化量的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

(二)知识讲解1: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1.A点坐标x1 :表示汽车在t1时刻的位置,
B点坐标x2 :表示汽车在t2时刻的位置。

2.坐标的变化量Δx =x2 –x1 (表示汽车的位移)
⑴Δx 的大小表示位移的大小,⑵Δx 的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

3.时间的变化量Δt =t2 –t1
(三)知识讲解2:速度
【思考】位移能够反映位置变化的多少。

不同的运动,位置变化的快慢往往不同,也就是说,运动的快慢不同。

那么,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思考: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方法一:时间△t相同,比较位移△x 的大小。

方法二:位移△x相同,比较时间△t 的大小。

问题:位移不同,时间也不同,如何比较快慢?例如:怎样比较汽车与百米赛跑运动员的快慢呢?
【方法】就要找出统一的比较标准!!!!比较单位时间内的位移。

【小结1】二、速度:
1.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⒉定义式:
⒊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位置变化快慢)
⒋单位:国际单位制为m/s(或m •s -1 )其它单位:km/h(或km •h -1 ),cm/s(或cm •s -1 )
【注意】 ( 1m/s = 3.6 km/h )
⒌速度是一个矢量
大小: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

方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

⒍速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

(四)知识讲解3:平均速度
【小结2】
三、平均速度
1.定义: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位移(或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即 v =Δx/Δt 。

2、物理意义:平均速度粗略地描述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段位移)内的平均运动快慢和方向。

(过程量)
3、方向:与位移Δx 的方向相同。

【注意】
(1)做变速运动的物体,不同时间(或不同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因此,求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对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而言的。

(2)时间位移平均速度=
,时间路程平均速率=
平均速率是标量。

平均速率不是速度的平均值,也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五)相关练习:
1.一骑自行车的人在桥上途中,第1 s 内通过7 m ,第2 s 内通过5 m ,第3 s 内通过3 m ,第4 s 内通过1 m ,
则此人在最初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最后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在全部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2、物体做直线运动:
(1)若在前一半时间内平均速度为6m/s ,在后一半时间内平均速度为8m/s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2)若在前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

课本P18 第1题和第2题
第二课时
(六)知识讲解4: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段位移)内的平均运动快慢和方向。

(过程量)
【思考】怎样使描述更精确些?如何才能描述物体在任意时刻的运动快慢和方向???
【小结3】
四、瞬时速度(简称速度)(是矢量)
1、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位置)时的速度。

[当⒍t非常非常小,接近于零,则⒍x/⒍t 可看作某时刻(某位置)的瞬时速度]
2、物理意义:瞬时速度精确地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运动快慢和方向。

(状态量)
3、方向:即物体在某位置或某时刻的运动方向。

注意:匀速直线运动是瞬时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相等。

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

(是标量)
【注意】
在以后的叙述中,“速度”一词有时指平均速度,有时指瞬时速度,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七)课堂小结: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八)课堂练习:
1、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其运动情况有如下记录,则记录中表示瞬时速度的是()A.质点在前5s内的速度是8m/s B.质点在第7s内的速度是12m/s
C.质点通过某一路标时的速度是15m/s D.质点通过某一路段的速度为10m/s
2、运动员参加100 m赛跑,第10 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2 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6 m/s B.10 m/s C.11 m/s D.12 m/s
3.试判断下面的几个速度中哪个是平均速度?哪个是瞬时速度?
A. 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
B. 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
C. 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
D. 小球第3s末的速度是6 m/s
4.一个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50 m处的速度是6 m/s,16 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7.5 m/s,
则整个赛跑过程中他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
A. 6 m/s
B. 6.25 m/s
C. 6.75 m/s
D. 7.5 m/s
课本P18 第3题
3、汽车从制动到停止下来共用了5s。

这段时间内,汽车每1s前进的距离分别是9m、7m、5m、3m、1m。

(1)求汽车前1s、前2s、前3s、前4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

这五个平均速度中哪一个最接近汽车关闭油门的瞬时速度?
它比这个瞬时速度略大些还是略小些?
(2)汽车运动的最后1s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汽车的末速度是多少?
(九)布置作业:课时作业3
(十)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