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指导
一、化学用语篇
1.微粒符号
铵根离子氨分子亚铁离子铁离子钠离子
镁离子铝离子铝原子氯离子氯原子
氯分子硫酸根离子硫离子高锰酸根离子
锰酸根离子氢分子氢离子氢氧根离子
硝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碳酸分子磷酸氢二铵
磷酸二氢铵硝酸钠亚硝酸钠
2.化学方程式
高锰酸钾制氧气
双氧水制氧气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备氧气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检验
烧碱在空气中变质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一氧化碳的燃烧
工业上用纯碱制烧碱
盐酸除铁锈
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
用盐酸来检验烧碱在空气中是否变质
氢氧化铝来治疗胃酸过多
小苏打受热分解
小苏打用来治疗胃酸过多
配制波尔多液
铁和稀硫酸反应
铝和稀盐酸反应
实验室制备氢气
3.化合价
自己回忆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4.金属活动性顺序(默写)
5.1到20号元素
二、基础知识篇
1.二氧化碳用于灭火,这体现了二氧化碳、、的性质;
活性炭具有的结构,具有性,属于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2.直接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地壳中元素分布占前5位的有;人体中的微量元素有;元素缺乏及过量症:缺钙、缺锌、缺铁、缺碘、钙过量。
3.洗油污的三种方法:洗洁精、汽油、热的纯碱溶液。
4.溶于水放热的酸是、溶于水放热的碱是、与水反应放热的金属氧化物是。
5.一未知样品,向样品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则样品可能是或。
6.俗名:氧化钙;氢氧化钙、;氢氯酸;固态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
7.向部分变质的烧碱样品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的先后顺序为(用方程式表示):
、。
8.硝酸钾溶解度曲线为型,氯化钠溶解度曲线为型,氢氧化钙溶解度曲线为型。
要提纯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实验步骤为冷水溶解、、、、(该步骤中用冷水而不是热水的原因是)、;要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实验步骤为冷水溶解、、、、;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如何证明?
9.计算:特别注意反应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质质量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而溶液质量可以用+ 算出,或+ - 算出。
10.氯化钠固体配制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步骤:
浓硫酸配制稀硫酸的实验步骤:
同溶质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等质量混合,则溶质质量分数;同溶质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溶质质量分数的讨论?
三、实验篇
(一)实验基本操作:
(1)取块状固体,取粉末状固体。
取液体有三种方法、、。
(2)称量样品质量时,应先取下托盘下的,再调节天平平衡,左右两边各放质量相同的纸。
若称量氢氧化钠固体,则应放在中称,还有称量要迅速,否则由于氢氧化钠固体具有性,导致样品质量偏。
(2)写出实验室三种漏斗的名称:(可用于过滤)、(在实验室制备气体时,要注意末端浸没到以下)、(实验室制备气体时可起到控制,该用途可以用什么仪器代替?)。
(3)粗盐提纯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溶解;过滤;蒸发;转移;
(4)稀释浓硫酸,测溶液pH ,
(5)实验现象:铁丝燃烧;硫燃烧;镁条燃烧;木炭燃烧空气中氧气中;氢气燃烧;碳酸氢铵受热分解;铜绿受热分解;铜绿与盐酸;铁与硫酸铜溶液;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盐酸铁锈;;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
(7)区分烟、雾:红磷燃烧浓盐酸挥发氨气与氯化氢气体。
(二)除杂:
铜(铁)硫酸亚铁(硫酸铜)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铜(碳)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氯化钠(氯化镁)
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钠(硫酸钠)
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
(三)物质检验
1.硬水和软水的区别
2.氧气、二氧化碳、空气
3. 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4.碳酸盐
5.盐酸和硫酸的鉴别
6.氢离子氢氧根离子
7.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
8.氢氧化钠固体、硝酸铵固体、碳酸钙固体9.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氯化钠溶液四:装置图:
控制反应的发生与结束
都能防止倒吸吗?
定量测定
O4•2H2O,相
定量计算:(一)称取3.60g草酸亚铁晶体(FeC
对分子质量是180)用热重法对其进行热分解:求各剩余物质
的化学式?
(二)取9.8 g Cu(OH)2固体,加热到
80℃~100℃时,得到黑色固体粉末,继续加热到1000℃以上,
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粉末A。
冷却后称量,A的质量为7.2
g。
据此可推得.A的化学式为。
(三)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镁铜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取出3g合金样品,将60g稀硫酸分6次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到的实验数据
如下:
(1) 最后剩余的0.6g固体的成分是;这六次实验中,第次加入稀硫酸
时样品中的镁已经完全反应;表格中,m= 。
(2)计算合金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
(3)计算所用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
(4)第二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