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小儿高热惊厥的抢救流程精品PPT课件
小儿高热惊厥的抢救流程精品PPT课件
4、就医途中,将患儿暴露在外,伸直颈部保持气道通 畅。切勿将患儿包裹太紧,以免患儿口鼻受堵,造成呼 吸道不通畅,甚至窒息死亡。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各类内分泌代谢紊乱性 疾病 及严重、异常、肾疾病。
局限性抽搐
多见于新生儿或小婴儿。 惊厥发作不典型,多以微小发作,如呼吸暂停、两眼 凝视、反复眨眼、咀嚼、一侧肢体抽动等,一般神志 清楚。如抽搐部位局限而固定,常有定位意义。
惊厥持续状态:是指惊厥持续30分钟以上,或 两次发作间歇期意识不能完全恢复者。惊厥持 续状态为惊厥危重型,多见于癫痫大发作、破 伤风、严重的颅内感染、代谢紊乱、脑瘤等。 由于惊厥时间过长,可引起缺氧缺血性脑损害、 脑水肿甚至死亡。
感染性疾 病
颅内感染
如细菌、病 毒、原虫、 真菌等引起 的脑膜炎、 脑炎及脑脓 肿。
颅外感染
如高热惊厥、 其他部位 感染引起的 中毒性脑病、 败血症、 破伤风等。
非感染性占位性病变 (如肿瘤、囊肿、 血肿)、 先天脑发育异常、 脑外伤等。
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 各类中毒、
3、防止外伤
在上下磨牙之间垫牙垫防止舌咬伤;牙关紧闭者,不宜强 行撬开,以免损伤牙齿;勿强行牵拉或按压肢体,防止骨 折或脱臼;床应加床栏,移开床上一切硬物,专人守护, 防坠床或碰伤。保持安静,避免声、光刺激和一切不必要 的检查。
4、镇静、止痉
遵医嘱选用止痉药物,剂量要给足,使患儿 在短时间内达到减轻或停止惊厥的目的,必要时 可联合使用两种药物,如安定、苯巴比妥、10 % 水合氯醛等。
药物降温———口服退烧药, 或将宝宝退热栓塞到肛门。
•第五步:及时就医。
注意!
1、当小孩意识丧失,全身性对称性强直性阵发痉挛或 抽搐时,家长不要急着把孩子抱往医院,而是应该等孩 子恢复意识后前往医院。
2、经处理,即使患儿惊厥已经停止,也要到医院进一 步查明惊厥的真正原因。
3、患儿持续抽搐5-10分钟以上不能缓解,或短时间内 反复发作,预示病情较重,必须急送医院。
• 复杂型高热惊厥
临床特点:
1)惊厥形式呈部分性发作,发作后由暂时性麻痹, 惊厥发作持续15分钟以上;
2)在24小时以内发作1次以上; 3)热性惊厥反复发作5次以上; 4)初次发作年龄可小于6个月或大于6岁以上; 5)发作后清醒慢; 6)体温不太高时即出现惊厥; 7)可有高热惊厥家族史。
1、保持呼吸道通畅 2、改善组织缺氧 3、防止外伤 4、镇静、止痉 5、降温 监测体温变化, 6、病情观察 7、健康教育
高热惊厥
紧
急
迅速判断
处
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健康教育
1、保持呼吸道通畅。 1)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2)清除口、鼻、咽部分泌物, 必要时行负压吸引或气管切开 3)舌后坠者用舌钳拉出
2、改善组织缺氧,予氧气吸入 3、防止外伤
1)垫牙垫防止舌咬伤 2)加床栏,防坠床 3)移开硬物,专人守护,防碰伤 4)保持安静,避免刺激 4、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用镇静、止痉药物 5、惊厥发作时禁止饮食
高热惊厥:多见于1~3岁的小儿,是由 单纯发热诱发的惊厥,是小儿惊厥常见 的原因。多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的初期, 当体温骤升至38.5~40℃或更高时,突 然发生惊厥。根据发作特点和预后分为 单纯型高热惊厥和复杂型高热惊厥两型。
• 单纯型高热惊厥 临床特点为:
1)多呈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持续数秒至10分钟, 可伴有发作后短暂嗜睡; 2)发作后,除原发病的表现外,一切如常; 3)在一次热性疾病中,大多只发作一次; 4)约有50%的患儿在以后的热性疾病中再次或多次发作。
高热惊厥的抢救流程
相关 知识
一.简 介
惊厥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 主收缩,常伴意识障碍。反复发作可引起脑组织 缺氧性损害。
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多见于1-3岁的 小孩。发病率为3%~5% ,复发率为30%~40% 。是指单纯发热诱发的惊厥,是小儿惊厥常见的 原因。多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的初期,当体温骤 升至38.5~40℃或更高时,突然发生惊厥。
1、保持呼吸道通畅
惊厥发作时勿强行搬动患儿,就地抢救 。立即平 卧,头偏向一侧,松解衣服领扣,及时清除口、 鼻、咽部分泌物,必要时行负压吸引或气管切开 。有舌后坠者用舌钳将舌头轻轻向外拉出。
2、改善组织缺氧
惊厥患儿因呼吸道不畅,加之耗养增加,导致组织缺氧。 脑组织缺氧时,脑血管通透性增加,可引起脑组织水肿, 致使惊厥加重,缺氧程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对惊厥性脑 损伤的发生及预后有一定影响,应及时给予氧气吸入,并 适量提高氧流量,以迅速改善组织缺氧的情况。
必要的刺激。
• 第四步:降温
冷敷———在患儿前额、腋窝、腹股 沟放置冷毛巾或使用退热贴。
温水擦浴———用温水毛巾反复轻轻 擦拭大静脉走行处如颈部、两侧腋 下、肘窝、腹股沟等处,使之皮肤 发红,以利散热。
温水浴———水温32~36℃,水量以 没至躯干为宜,托起患儿头肩部, 身体卧于盆中,时间以5~10分钟为 宜,要多擦洗皮肤,帮助汗腺分泌。
5、降温 监测体温变化
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温水擦浴、冰袋冷敷) 或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并观察降温效果。
6、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及时发现病 情变化。 2)保持病室安静,光线柔和。避免噪声和强光刺激 。室温以24~26℃,湿度以50~60%为宜。 3)各项治疗及护理操作应轻柔,并集中进行,尽 量减少对患儿的搬动。 4)惊厥发作时禁止饮食,等待病情稳定后,再喂 奶或鼻饲。 5)注意安全,防止坠床及碰伤。
密切观察意识、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
家长应该如何处理?
解开衣领,用软布或手帕包裹
•第一步:患儿侧卧或头偏向一侧。 压舌板或筷子放在上、下磨牙 之间,防止咬伤舌头。同时用 手绢或纱布及时清除患儿口、 鼻中的分泌物。
•第二步:保持呼吸道通畅。
•第三步:控制惊厥。
用手指捏、按压患儿的人中、合谷 等穴位两三分钟,并保持周围环境 的安静,尽量少搬动患儿,减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