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幼儿人际关系的发展
2019/9/28
(二)幼儿期同伴关系发展的特点(3~6岁)
从3~6岁,同伴互动的频率增加,并越发复杂。
帕滕(M.Parten,1932)
偶然的行为
合作游戏
旁观者行为
联合游戏 平行游戏
2019/9/28
单独的游戏
• 2岁幼儿开始出现旁观者行为,也开始从事单独的 游戏或平行游戏。4岁幼儿大多数从事平行游戏, 但与2岁幼儿相比,在相互作用和从事合作游戏方 面表现得更多一点儿。
2019/9/28
有人对2岁以内儿童的同伴交往进行研究,并分成了三个发 展阶段:
客体中心阶段
幼儿的相互作用主 要集中在玩具或物 体上,而不是幼儿 本身
幼儿已经能对同 伴行为作出反 应,并常常试 图去控制对方 的行为。
婴儿期同伴
简单相 互作用 阶段
相互作用
互补的 相互作 用阶段
幼儿的社会交往比 较复杂了,模仿行 为也更普遍了,并 且有了互补或互惠 的角色游戏。
单向帮助阶段 双向帮助阶段 亲密的共享阶段
自主的共存阶段
4~9岁,要求朋友能够服从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6~12岁,能互相帮助,但还不能共患难。对友谊的 交互性有了一定的了解,有明显的功利性特点。
9~15岁,发展了朋友的概念,认为朋友是分享共同 利益和价值的人,能忠实地保守个人的秘密,必要时 能给予精神上的支持。这时,友谊较为稳定。但这一 阶段的友谊有强烈的排他性和独占性。
2019/9/28
良好师幼关系的特征
• 平等性 • 发展性 • 交互性 • 共享性
2019/9/28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性的发展有影响吗?
2019/9/28
第二节 幼儿的同伴关系
同伴
幼儿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社会认知能力的人 “社会上平等的” “共同操作时,在行为的复杂程度上处于同一水平的个 体”。
同伴关系
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幼儿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 的关系 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 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广义的亲子关系
• 父母与子女的相 互作用方式,即 父母的教养态度 与方式。
2019/9/28
二、依恋关系
• 依恋是指婴幼儿对熟悉的人(父母或其他 抚育者)所建立的亲密情感联结,婴儿对 其表现出各种依恋行为。
2019/9/28
(一)依恋的发展(Bowlby,1979)
幼儿会同父母协商,向成 人提出要求,亲子之间的 合作性加强
ü 1.受欢迎的幼儿得到较多的正提名和较少的负提名。 ü 2.被拒绝型幼儿得到较少的正提名,却有较多的负提名。 ü 3.被忽视型幼儿只得到很少的正提名和负提名。 ü 4.矛盾型幼儿的正提名和负提名均较多。 ü 5.一般型幼儿得到平均的正提名与负提名
2019/9/28
三、幼儿友谊的发展
(一)友谊的概念 ü 友谊是一种双边的、涉及情感的、平等的、相
2019/9/28
• 其次,尽量避免父母亲与孩子的长期分离。研究 表明,孩子与父母的长期分离会造成孩子的“分 离焦虑”,从而影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展。特别 是6~8个月后的分离,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为 这个时期,正好是孩子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的关 键时期。
• 再次,父母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要作出反应,并与 孩子之间要保持经常的身体接触。
2019/9/28
三、父母的教养方式
(一)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 (二)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2019/9/28
(一)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Maccoby&Martin,1983)
民主型
专断型
放纵型
忽视型
严格但是民主。 严格但不民主。 对幼儿则表现
在孩子心目中 父母对幼儿常 出很多的爱与
有权威,但这 常采取拒绝的 期待,但是很
• 这类儿童逢到母亲要离开之前,总显得很警 惕,有点大惊小怪。如果母亲要离开他,他 就会表现的极度的反抗。
• 母亲回来后,表现的很矛盾,想亲近母亲, 又对母亲的离去生气,发脾气。从而抵抗母 亲的温暖性安慰。
• 这类婴儿对陌生人相当戒备。
2019/9/28
(三)依恋的影响因素
• 1.抚育质量
“母爱剥夺”实 验 (H.Harlow)
10
2019/9/28
0 开启互动行为 有效确定互动行为主题
三、师幼互动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一)师幼互动影响幼 儿人格特征的形成和 发展
(二)师幼互动影响幼 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2019/9/28
2019/9/28
2019/9/28
讨论:
两个图片各自体现了何种师幼关系,有何区别? 您赞同哪种师幼关系,为什么?
对稳定的亲密关系。是两个相互喜欢的幼儿结成 的关系,是发生在两两幼儿之间。 ü 友谊是幼儿同伴间主要的社会关系,是幼儿成长 过程中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2019/9/28
有朋友(是否拥有朋友、拥有朋友
的数量、与朋友相处的时间和朋友关 系的持续时间)
朋友的一致性(共同的生活背景、
相似的生理特征、相近的心理和行为 特征)
1.对幼儿社会性认知发展的影响 2.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1)专断型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2)放纵、忽视型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3)民主型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2019/9/28
第二节 幼儿的同伴关系
• 同伴关系有多重要? • 同伴关系在你生命中有没有起作用? • 如果只有亲子关系而无同伴关系对个体个
依恋与社会认知模式 (问题情境)
依恋与情感
安全型依恋
不安全型依恋
2019/9/28
对问题表现出好奇探索的倾 向,他们通常会主动地接近 问题,遇到困难时的情绪反 应积极,他们既能够向在场 的成人请求帮助,又不太依 赖成人。
信赖、自信和稳定
自我调控能力与合作性较差,
面对困难有明显的失望反应, 情绪不稳定,表现为坚持性 差,容易放弃,必要时也极
12岁以后,以双方互相提供心理支持和精神力量,互 相获得自我的身份为特征。由于择友更加严格,所以 建立起来的朋友关系持续时间都比较长。
2019/9/28
(三)友谊质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2019/9/28
(三)友谊质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ü 幼儿友谊质量对幼儿的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 ü 友谊质量对于个人的社会适应和健康发展起着重
是建立在对孩 态度和训斥、 少对孩子提要
子的尊重和理 惩罚等消极反 求和对其行为
解上。
应,要求幼儿 进行控制,表
无条件地服从 现出过分的接
自己。
纳和肯定。
对幼儿不很关 心,他们不会 对幼儿提出要 求和对其行为 进行控制,同 时也不会对其 表现出爱和期 待,交流很少。
2019/9/28
(二)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2019/9/28
二、师幼关系的特点
•(一)师幼互动中,教师与幼儿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二)教师是幼儿社会知识的传递者和社会行为的指导 者
•(三)师幼互100动中,教师发起的9互5.动8 明显多于幼儿发起
的 •互动
90
百 80 分 70 比 60
50 40 30
69.1 30.9
66.5
教师 幼儿
20
回避型依恋
• 这类儿童对母亲在场或不在场影响不大,母 亲不是“安全基地”;对母亲的情感联系和 依赖较少;
• 当母亲离开时,婴儿很少表现出抑郁;显得 很冷漠;
• 当母亲返回时,婴儿没有温暖的回应, • 这类婴儿对待陌生人很随和大方,但是有时
候又很冷漠。
2019/9/28
矛盾型依恋
• 与母亲在一起时又无法把母亲作为安全探索 的基地。
要的作用。 ü 友谊关系使个人顺利地适应人生发展的各个转换
时期。 ü 友谊质量作为人格适应发展的背景因素在个人的
社会、情感和认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19/9/28
第三节 幼儿的师幼关系
一、师幼关系的概念
师幼关系是教师与幼儿在共同的教育、教学活 动之中,通过相互的认知、情感和交往而形成的 一种人际关系。
2019/9/28
【问题讨论】 既然健康的依恋有助于儿 童个性的发展,那么,如 何形成孩子良好的依恋呢?
2019/9/28
• 首先,注意“母性敏感期”期间的母子接触。 • 有研究认为,最佳依恋的发展需要在“母性敏感期”孩子
与母亲的接触。他们把正常医院条件下的母子接触和理想 条件下的接触作比较。 • 医院的标准做法是:出生时让妈妈看一下孩子,10个小时 后孩子再在妈妈身边稍留一会儿。然后每隔4小时喂奶一 次。理想条件是:出生后3小时起便有定时的母子(女) 接触,在开始3天里,每天另有5小时让妈妈搂抱孩子。结 果发现,理想条件下的孩子与妈妈更密切,面对面注视的 次数更多,而且,后期依恋关系好。
2019/9/28
2.幼儿的特点
婴儿自身的特点也决定了建立这种关系的程度。 人们对气质在依恋发展中的作用存在激烈的争论。 托马斯和切斯通过研究首先提出“气质拟合度”的
概念
2019/9/28
(四)依恋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1、依恋与认知、情感的发展 2、依恋与同伴关系的发展
2019/9/28
1、依恋与认知、情感的发展
情绪不稳定和对环境不 信任
少求助于成人。
2、依恋与同伴关系的发展
• 如何考察依恋类型与同伴关系的状况?结果会是 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