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与教育

学前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与教育


1 家长的榜样作用 2 与学前儿童创建正常的依恋关系 3 营造与学前儿童本身的气质特点相符的家庭环境 4 父母要有目的地进行教育 1 培养学前儿童的希望情感 2 培养所需的社会技能 3 营造健康成长和学习知识的氛围
1 与学前儿童坦诚交心 2 选择亲子谈话的场合 3 定时沟通
Contents 目录
1 学前儿童人际关系概述 2 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与教育 3 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与教育 4 学前儿童师幼关系的发展与教育 5 学前儿童人际关系教育活动设计
02
亲子依恋的特点和类型
03
亲子依恋关系的发展阶段
04
影响亲子依恋关系的因素
05
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培养
二、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与教育 1 认识学前儿童亲子关系与亲子依恋
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学前儿童最早经历和建立的人际关系。亲子关系是指在血缘和共同生活
的背景下,父母与子女互动所构成的人际关系。 亲子关系的特点:生物性和交往性、互动性、依恋性。
三、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与教育 2 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功能
1
促进社会认知和社会技能的发展
2
有助于学前儿童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形成
3
有助于学前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4
促进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三、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与教育 3 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类型
受欢
被拒
被忽
一般
迎型
绝型
视型

三、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与教育 4 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
五、学前儿童人际关系教育活动设计
01
学前儿童人际交往行为的观察与评价
02
学前儿童人际关系教育活动设计
五、学前儿童人际关系教育活动设计 2 学前儿童人际关系教育活动设计
1
树立行为模仿的榜样
2
创设人际交往情景
3
学习并运用人际交往技巧
4
注重与游戏活动融合
5
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
课后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亲子依恋 2.同伴关系 3.师幼关系
一、学前儿童人际关系概述
01
认识学前儿童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02
学前儿童人际交往的目标
03
学前儿童人际关系的类型
一、学前儿童人际关系概述 1 认识学前儿童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 学前儿童的人际交往是指学前儿童在与成人的接触、交流或与同伴的游戏、学习、
生活等过程中,运用语言或者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沟通、情感交流的活动,是其逐 步学会表达自己的愿望,了解别人的情绪和想法,调节自己的行为,促进相互之间 的理解协调,并使这种关系得到延续和保持的活动。 根据以往研究来看,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是人际交往的两个基本功能。
同伴交往 二
亲子交往 一
师幼交往 三
与其他社会 四 成员的交往
Contents 目录
1 学前儿童人际关系概述 2 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与教育 3 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与教育 4 学前儿童师幼关系的发展与教育 5 学前儿童人际关系教育活动设计
二、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与教育
01
认识学前儿童亲子关系与亲子依恋
一般型
四、学前儿童师幼关系的发展与教育 4 师幼关系的特点
1
互动时机十分多
2
互动主体地位并重突出
3 互动内容注重活动指导与评价
4
互动模式多元化
5 互动的发起与反馈具有多样性
Contents 目录
1 学前儿童人际关系概述 2 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与教育 3 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与教育 4 学前儿童师幼关系的发展与教育 5 学前儿童人际关系教育活动设计
亲子依恋 亲子依恋是儿童与父母相互作用过程中,在情感上逐渐形成的一种链接、纽带或持
久的关系。 一些研究者对“单一依恋”的观点进行了修正,提出了“多重依恋关系”,即儿童
可以与不同环境中的人建立起不同的依恋关系,从而大大扩充依恋的对象,即儿童 的依恋对象不仅是妈妈,还可能是父亲、同伴、教师,以后还会是挚友、恋人、子 女等。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由三种心理成分组成,
即认知、情感和行为成分,表明人与人相互交往过程中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 和协调性的程度。亲子关系、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是学前儿童认识、了解和适应社 会的最重要的社会人际关系。
一、学前儿童人际关系概述 2 学前儿童人际交往的目标
相处 不争抢、不独霸玩具; 在他人的帮助下和平解决; (4)知道别人的想法有时和自己不
(3)与同伴发生冲突 (4)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的 一样,能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
时,能听从成人的劝解 意见和建议;
不能接受时会说明理由;
(5)不欺负弱小
(5)不欺负别人,也不允许别人欺
负自己
一、学前儿童人际关系概述 3 学前儿童人际关系的类型
师幼关系的内涵 师幼之间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教师是学前儿童生活行为观念的重要引导者,
向其传授正确、健康的观念,基本的生活常识及基础的技能规范。 师幼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应当理解尊重学前儿童,与其积极沟通交流,建立
平等的朋友关系。 师幼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学前儿童在师幼互动中的情感、态度及行为等对教师具有重
要的反馈作用。这些反馈会促进教师积极反思,并改善师幼关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 发展。
四、学前儿童师幼关系的发展与教育 2 师幼关系的价值
1
给予学前儿童平等的话语权
2
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3
促进学前儿童主体性的回归
4
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会适应
四、学前儿童师幼关系的发展与教育 3 师幼关系的类型
亲密型
疏远型
❖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是否善于交往,能否与周围人建立起和谐的
关系对于其一生发展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幼儿教师和家长应充分利用人、 物、时空等各种因素调动学前儿童的各种感官,以多样化的方式激发其 交往兴趣,发展其交往能力,促进其人际关系的发展。
Contents 目录
1 学前儿童人际关系概述 2 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与教育 3 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与教育 4 学前儿童师幼关系的发展与教育 5 学前儿童人际关系教育活动设计
3岁前

学前儿童 同伴关系
的发展
3~6岁学

前儿童同 伴关系的
发展特点
1 第一阶段:客体中心阶段 2 第二阶段:简单交往阶段 3 第三阶段:互补性交往阶段
3岁左右,学前儿童游戏中的交往是非社会性的,以独
自游戏或平行游戏为主,彼此之间没有联系,各玩各的。
4岁左右,联系性游戏逐渐增多,并逐渐成为主要的游
具有互补性,即成人控制,儿 童服从;儿童寻求帮助,成人 提供帮助
与父母的关系可为儿童 提供安全和保护,与教 师的关系可使儿童学习 知识和技能
水平 关系
儿童与具有相同社会权力 的同伴之间建立的一种关 系
平等和互惠,即儿童之间的活 动和交往可自由互换角色,活 动过程可自由控制
提供平等的交流机会, 可商量
四、学前儿童师幼关系的发展与教育
01
认识师幼关系
02
师幼关系的价值
03
师幼关系的类型
04
师幼互动关系的特点
05
良好师幼关系的培养
四、学前儿童师幼关系的发展与教育 1 认识师幼关系
师幼关系的定义 师幼关系是指幼儿园教师与学前儿童在保教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人际关系。 师幼关系是一种职务性的人际关系,带有明显的情感性特征。
三、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与教育
01
认识学前儿童同伴关系
02
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功能
03
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类型
04
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
05
影响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
06
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培养
三、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与教育 1 认识学前儿童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分类
分类 关系
儿童与拥有更多知识和更 大权力的成人,主要是父 母和教师之间建立的一种 人际关系
CHAPTER SIX
学前儿童人际关系的 发展与教育
学习目标
➢ 了解学前儿童人际交往的目标和类型。 ➢ 了解学前儿童亲子依恋的特点和类型,以及亲子依恋关系的发展与培养方法。 ➢ 了解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功能、类型、影响因素、发展与培养方法。 ➢ 了解学前儿童师幼关系的价值、类型、特点和培养方法。 ➢ 掌握学前儿童人际交往行为的观察与评价,以及人际关系教育活动的设计方法。
二、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与教育 2 亲子依恋的特点和类型
亲子 一 依恋的
特点

依恋的 类型
1 依恋对象的选择性 2 依恋者对依恋对象表现出亲近行为 3 依恋双方从依恋关系中得到安全感和自我效能感
1 安全依恋 2 回避型不安全依恋 3 反抗型不安全依恋 4 无组织型依恋
二、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与教育 3 亲子依恋关系的发展阶段
1
创设良好的家庭人际环境
2 创设和利用幼儿园环境,促进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
1 转变态度 2 营造互帮互助的家庭氛围 1 精神环境的创设 2 物质环境的创设
3
重视移情训练
4
开设课程和全面渗透相结合
Contents 目录
1 学前儿童人际关系概述 2 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与教育 3 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与教育 4 学前儿童师幼关系的发展与教育 5 学前儿童人际关系教育活动设计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人际交往目标
目标
3~4岁
4~5岁
5~6岁
愿意与 人交往
(1)愿意和小朋友一 起游戏; (2)愿意与熟悉的长 辈一起活动
( 有 ( 愿意经12))常告喜喜诉一欢欢起长和和辈玩小长的朋辈小友交伙一谈件起,;游有戏事,( 新 ( ( 家朋 2分13)) )友 享有有 有;问自高题己兴愿的的意好或向朋有别友趣人,的请也事教喜愿;欢意结与交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