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路基填筑施工技术要点
[摘要]:路基填筑与填料的物理性质、工程分类方法、路基的基本形式和要求、填筑施工工艺、方法和质量控制及检验方法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文结合实际路基施工介绍了工程实践中有参考价值的经验与技术。
[关键词]:路基填筑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f530.31 文献标识码:f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29- 0141 -01
1 基本施工方案
严格将路基作为构筑物进行施工、将路基填料作为结构材料使用;路基填筑时严格控制碾压厚度和填筑速率,采用“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作业程序组织施工。
软土地区根据具体地质情况采取翻晒碾压、抛填片石、土工格栅等方式进行综合治理。
试验段、软基处理、填筑高度大于3米及以上的建立沉降观测系统,并进行沉降观测数据采集、分析和沉降预测,指导施工组织安排。
土石方调配方案,土石方工程主要为隧道挖方及区间路基挖方和填方,路堤基床以下部分采用就近移挖作填,多余土石方均弃往指定的弃碴场。
1.1区间路基工程施工方法
1.1.1 地质调查核实
施工前搜集详细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基基础设计数据,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掌握原有的地质资料基础上,做必要的补充勘探,进一步查明和校核地质资料,特别是地基土强度、变形等重要地质参数。
地质补勘以静力触探和十字板剪切试验为主,配合钻探孔及土工试验,发现地质情况变化较大适当加密补勘点。
1.1.2 施工准备
包括:测量放线、设置排水系统、水质检验、地基加固工艺试验、填料的选择及工艺试验等多个方面。
1.1.3基底处理
路堤施工中的基底处理,根据基底的土壤性质,基底地面所处的自然环境状态,同时结合设计对基底的稳定性要求等,采取相应的方法与措施予以处理。
首先进行地质调查,测定天然地基密实度和承载力。
基底土密实且地面横坡不陡于1:5时,施工前将地表土、淤泥、草皮,树根挖除,然后夯实,压实后再分层填筑。
地面横向坡度大于1:5地段和原有路基边坡上挖土质台阶以加强新旧路基的粘接,增强稳定性,应自上而下挖台阶,并整平碾压,沿线路横向挖台阶宽度、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沿线路纵向挖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
半填半挖和陡坡地段路堤,或基底有地下水影响路堤稳定时,应做特殊设计,施工中按照设计文件要求,清除杂草、淤泥,采取拦截引排措施,将地表水引排至基底范围以外,并根据情况采取防渗加固措施。
路堤基底为耕地或松土时,如松土厚度不大于0.3m,应将原地面夯压密实;当松土厚度大于0.3m,将松土翻挖,分层回填压实或采取其他土质加固措施。
对于沿线不良地质地段的特殊路基采用挖除换填,压填片石、铺设土工格栅相结合的处理措施;然后在其上分层填筑
2 路基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本标段路堑挖方和隧道弃碴主要以软质泥岩为主,利用其作填料时,查明其风化程度并判别填料的适用性,路堤浸水部分严禁填筑易风化的软块石。
施工时利用重型压路机将填料压碎,按填筑土方路基工艺组织施工。
部分较硬砂岩则按填石路基组织施工。
2.1施工方法
路堤填筑采用机械分层填筑、整平、压实。
填料采用挖掘机和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摊铺平整,振动压路机压实。
2.2施工工艺
路堤施工要求分层填筑,分层碾压,挂线施工,每层松铺厚度符合规范要求,摊铺均匀。
2.2.1填料选择。
本段路堤填料基床以下部分采用挖方或隧道弃碴,基床底层采用a、b组填料或改良土。
当选用隧道弃碴时经过试验确定其填料种类,然后确定施工工艺。
2.2.2分层填筑。
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每200m 左右或两结构物之间划分为一个施工区。
为便于压实参数取得及控
制压实标准,保证每一水平层全宽采用同一种填料,分层厚度根据试验路段确定的数据严格控制,路堤每20m设一组高程点,画在两侧放样的竹杆上,挂线施工,填筑虚铺厚度根据填筑工艺试验确定。
地形起伏时由低处分层填筑,边坡两侧各加宽40~50cm,以方便机械压实作业,保证完工后的路堤边缘的压实质量。
采用自卸车卸土时,根据车容量计算堆土间距,以便平整时控制层厚均匀。
2.2.3摊铺平整。
填土区段完成一层填筑后,先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精平,控制层面平整、均匀。
摊铺时层面做成向两侧倾斜4%的横向排水坡,以利路基面排水。
为有效控制每层虚摊厚度,初平时用水准仪控制每层的虚铺厚度。
2.2.4洒水晾晒。
路堤填土的含水量控制在wopt+2%~wopt-3%。
当含水量超出最佳含水量的+2%时,采取路基上摊铺,松土晾晒相结合的办法降低填土的含水量。
当含水量低于-3%时,应及时采用洒水措施,洒水可采用取土坑内提前洒水闷湿和路基内洒水搅拌两种方法。
2.2.5碾压夯实碾压前,先对填层的厚度及平整度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时,用平地机整平,确认符合要求后再进行碾压。
开始碾压时向压路机司机进行技术交底,其内容包括碾压起讫范围、压实遍数、压实的速度等。
先用小吨位光轮压路机对松铺土表面预压,再用拖式振动羊足碾碾压,振动羊足碾碾压完后,用平地机刮平,然后再用大吨位振动压路机碾压。
压实作业的施工按先压路基边缘,后压路基中间,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的操作规程
进行碾压。
压路机碾压时行驶速度一般为:yz12-20t光轮压路机3~5km/h,yzt12-30t拖式振动羊足碾2~4km/h,yz20-30t振动压路机4~5km/h。
碾压施工中,压路机往返行驶的轮迹必须重叠一部分,光轮压路机重叠1/2轮宽。
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2m,沿线路纵向压实重叠0.4m,沿线路横向压实重叠1.0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3m。
沉降标周围碾压不到的边角部位,采用充击夯夯实。
压实作业做到无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
2.2.6质量检测
试验人员在取样或测试前必须检查填料是否符合要求,碾压区段是否压实均匀,填筑层是否超过规定厚度。
施工控制中,路基填料压实质量标准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按照工艺试验确定的有关参数(例如虚铺厚度、含水量、碾压遍数、机械组合、振动碾压能量等)达到要求后,由工地试验组进行跟踪抽检,采用双指标控制,抽检合格后,再进行下一层填筑施工。
分层表面平整密实,路拱适度,排水良好,在路基全宽范围内一次性填够。
否则应重新压实,对重新压实的土的检测点数量应增加一倍,直到合格为止。
每填筑一层,应将边桩翻到施工高度。
每填筑3m高度或到基床底部时,必须恢复中线,重放边桩,以保证路堤结构尺寸,避免超填或欠填。
2.2.7路基修整
2.2.7.1路基填筑施工过程中应按设计要求埋设路基沉降观测
仪器。
松软土地段在路堤填筑过程中,每天测量边桩侧向位移,以指导控制填土速率。
2.2.7.2雨季施工作好临时汇水、排水措施。
2.2.7.3路堤边坡按照坡度及分层厚度确定加宽值,采用超填压实法施工,超填宽度40~50cm,当接近路堤设计高程时,加强高程测量检查,以保证完工后的路基面的宽度、高程、平整度及拱度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路面整形时保证基床表层质量,做到路肩的肩棱明显、路拱坡面符合设计要求。
边坡整修时按设计坡率刷除超填部分。
对于加宽部分应在整修阶段人工挂线清刷夯拍,路基整修达到表四检验标准要求。
3 路基排水工程
施工前认真核对设计图纸,绘出排水设施的详图,放线施工,并随时检查维护。
排水设施施工时做到沟基稳固,沟形整齐,沟坡、沟底平顺。
排水沟严禁设在未做处理的虚碴、弃土上。
4 结语
路基填筑直观上看来施工工艺成熟,施工简单方便,没有复杂的结构物,但实际施工的质量却千差万别,想真正做到放心的优质工程仍旧需要我们在不同的条件下认真总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林洪.路基填筑施工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07
[2]刘创明.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