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第4节 国家分配论与西方财政理论

第二章第4节 国家分配论与西方财政理论


2020/10/12
3
(一)财政的产生
原始社会末期→出现剩余产品→私 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财 政产生
1、财政产生的物质条件(经济条件): 剩余产品的出现
2、财政产生的历史条件(政治条件): 国家产生
2020/10/12
4
(二)财政与国家的关系
财政伴随国家的出现而产生 ,伴 随国家的发展而发展
第四节 国家分配论与 西方财政理论
2020/10/12
1
第四节 国家分配论与 西方财政理论
一、国家分配论的主要观点 二、西方财政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国家分配论与西方财政理论的比较 四、借鉴和吸收西方财政理论
2020/10/12
2
一、国家分配论的主要观点
(一)财政的产生 (二)财政与国家的关系 (三)财政的基本要素 (四)财政的本质
2020/10/12
11
(一)财政起因:“市场失灵论”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 面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但是,市场失灵问 题的存在赋予了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 干预的必要性,也就决定了财政参与纠正 市场失灵问题的必要性。可见,市场失灵 导致财政的产生。
在财政起因这一问题上,西方财政理
论遵循了如下的基本分析思路:市场有效 运行→市场失灵→政府干预→财政介入。 对此,我们不妨称之为关于财政起因的 “市场失灵”。
2020/10/12
9
西方财政理论的基本逻辑:
市场经济 市场失灵 政府干预 财政介入
2020/10/12
10
西方财政理论的基本内容可总结为:
(一)财政起因:“市场失灵论” (二)财政对象:“公共产品论” (三)财政目的:“公共需要论” (四)财政模式:“公共财政论” (五)财政决策:“公共选择论”
财政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导的分 配活动或分配关系,这就是财政的本质。
2020/10/12
8
二、西方财政理论的基本内容
西方财政理论以市场经济为立足点, 把市场失灵作为财政存在的根本理由,把 提供(广义上)的公共产品作为财政活动 的对象,把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作为财政 活动的目的,把公共财政作为财政运行的 模式(或类型),把公共选择作为财政决 策的政治过程,构建起一整套关于财政理 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续)
既然政府应提供公共产品,为市场经济 服务,那么就要解决提供哪些公共产品、怎样 提供公共产品、为谁提供公共产品等问题。 这实际上牵涉到政府如何进行财政决策的问 题。西方学者认为,公共产品的有效供应是 建立在个人效用和偏好的基础之上的,千千 万万的社会公众通过代议制民主制度,经过 选民公决或议会投票程序,将他们各自对于 公共产品的欲望和偏好反映出来,经过汇总 后达成某种社会公众意愿,从而为政府提供 公共产品的预算决策分析提供依据。
2020/10/1213源自(三)财政目的:“公共需要论”
在西方财政理论中,公共需要指的是社会公众 对于(广义上的)公共产品的需要。
对于不具备共同消费性质的私人产品来说,它 可以由私人企业进行生产,通过市场途径提供给社 会公众,满足他们的需要。
对于具备共同消费性质的公共产品来说,它不 是市场经济自身能够有效供给,但又是社会公众所 必需的,这就需要由非市场的力量、通过非私人经 济的活动来提供。这样,满足社会公众对于公共产 品的需要的职责就必须由政府财政来予以承担了。
2020/10/12
16
(五)财政决策:“公共选择论”(续)
由于个人对于公共产品的偏好之间或多或少存 在偏差,因此在集体达成的公众意愿与个人意愿之 间也普遍存在着矛盾和偏差,西方财政理论往往以 很大的篇幅,把财政决策过程视为政治决定过程, 探讨了选举原则、选举制度对公共选择和公共决策 的的影响,指出了法定多数、简单多数和一致决策 等投票优胜原则对公共选择结果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6
财政基本要素
财政目的 财政客体 财政主体 财政形式
满足公共需要 部分社会产品 国家(政府) 实物、劳役、价值
2020/10/12
7
(四)财政的本质
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满足社 会公共需要),以国家为主体参与社会 产品(现代社会里主要是剩余产品)分 配和再分配的特殊分配活动和特殊分配 关系。
国家主体性是财政最本质的特征,因 此,简单讲:
2020/10/12
12
(二)财政对象:“公共产品论”
在西方财政理论中,公共产品指的是具有共同 消费性质的物品。
在市场经济中,以克服和纠正种种市场失灵问 题(公共产品(狭义) 、外部效应、垄断、不完全 信息、分配不公平、宏观经济失衡等)为出发点的 政府干预行为都可以看作是政府为社会经济的正常 运转提供公共产品的行为,这样,公共产品构成了 市场经济中财政活动的对象。政府(财政)活动可 以定义为提供公共产品的活动。因此,从财政活动 的对象看,西方财政理论可以称为“公共产品论”。 该理论是西方财政理论的核心。
所以,置身于市场经济环境之中的西方财政理 论,始终否定国有资产(本)财政存在的必要性, 而主张实行单一的公共财政模式(类型),把政府 财政的活动范围界定于市场失灵领域之内。因此, 从财政模式(类型)这一角度看,西方财政理论又 是“公共财政论”。
2020/10/12
15
(五)财政决策:“公共选择论”(待
财政的直接目的就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从这 个角度看,我们又可以把西方财政理论称为“公共 需要论”。
2020/10/12
14
(四)财政模式:“公共财政论”
在现代社会里,政府拥有政治权力,可筹措财 政资金和运用财政政策来矫正、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同时政府又是国有 资产的所有者代 表,拥有国有资产所有权与相应的 处置权。但在西方财政理论中,政府从事国有资产 经营管理活动,首先应该考虑是如何为私人的经济 活动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为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转 提供服务,而不应当首先从考虑国有资产运营的盈 利性目标出发,介入到竞争性市场领域中去。
在一定经济条件下,财政与国家并 存、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没有国家、财政分配便会因失去主 体而无法存在;
没有财政,国家也会因缺乏财力基 础而难以存在和发展。
2020/10/12
5
(三)财政的基本要素
主体:国家或政府 客体:部分国民收入 形式:实物、力役或价值形式 目的: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
2020/10/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