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从罗丹得到的启示【学习目标】1.理解罗丹专注忘我的精神品质,培养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
2.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
【学习重点难点】1.理解罗丹专注忘我的精神品质,培养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
2.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
【学习方法】阅读指导法合作探究法一、自主学习案(一)走近作者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年),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和评论家。
其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等;传记有《三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回忆录《昨天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录》等。
(二)背景简介一个偶然的机会,年轻作家茨威格有幸受邀拜访了久负盛名的雕塑家罗丹。
罗丹待人温和亲切、平易淳朴,却在艺术灵感突至时,完全沉浸于忘我创作的快乐,忘了时间,忘了客人。
但也正是因为这“被忘”,茨威格全程观摩了大师全神贯注工作的状态,从他身上“参悟到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完成或大或小的事业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弛散的意志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
(三)罗丹简介奥古斯迪·罗丹(1840-1917)法国最杰出最有影响的现实主义雕刻家。
他的《思想者》、《加莱义民》和《巴尔扎克》等作品都有新的创造。
包含着186 件雕塑的《地狱之门》的设计,因当时官方阻挠而未能按计划实现,只完成《思想者》、《吻》、《夏娃》等部分作品。
他善于用丰富多样的绘画性手法塑造出神态生动富有力量的艺术形象。
(四)预习课文1.字音症.结()媲.美()黏.土()蹙.眉()魁.梧()倾.吐()别墅.()炽.热()贯.注()2.词语症结:。
饶.舌():。
微乎其微:。
永垂不朽:。
不速之客:。
3.近义词辨析⑴淳朴·朴素淳朴:诚实朴素。
指人的品德。
朴素:①(颜色、式样等)不浓艳、不华丽。
②(生活)节约,不奢侈。
A.歌曲中歌颂的爱情是的,真挚的,但它服从于抗战,服从于革命斗争。
B.她的穿着很。
⑵审视·凝视二者都有看的意思,“凝视”多指带有感情的看。
A.他着那座雕像,仿佛在想什么。
B. 学会自己,就是把自己放在旁观者的角度,打量自己,校正自己,反思自己。
⑶贯注·灌注贯注:①(精神、精力)集中。
②语气、语意连贯;贯穿。
灌注:浇进;流入。
A.他把全部精力在工作上。
B.她把心血全都在孩子的身上。
二、合作探究案(一)阅读课文,理清结构《从罗丹得到的启示》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一篇散文,记叙了作者年轻时在巴黎拜访雕塑家罗丹的一段经历,阐述了专心是“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这一哲理。
文章短小精致,语言通俗,结构严谨。
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l—2段),。
第二部分(第3—16段),。
第三部分(第17—19段),。
(二)文本探究1.课文的第1,2自然段,即文章的第一部分有何作用?2.作者是怎样刻画罗丹这位艺术大师的形象的?突出了罗丹这位艺术大师的哪些品质?3.在作者眼里,罗丹是一个怎样的人?4.作者通过观察罗丹的工作获得了哪些启示?5.如果请你给课文加一个标题,你会选择下面三个标题中的哪一个?为什么?(1)与罗丹的会面(2)成功的秘诀(3)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三)方法指导关于记叙文中的议论本文的第三部分,写由第二次与罗丹会面得到的启示,揭示了全文的中心思想。
这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
通过议论点题。
把“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精炼地概括为“专心”两个字。
一般来说,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但常常辅之以描写、议论、抒情。
记叙文中的议论,一般是先叙后议,使读者提高对所叙事物的认识,增强文章的思想深度;也有先议后叙,使读者很快进入对将要叙述事物的思考,引起对下文的密切注意。
有些记叙文中,作者不直接对所写事物发表议论,而由文章中某个人物去发表议论,作出评价。
总之,记叙文中的议论目的都是为了直接点明和加深所写事物的意义,其中有的议论就是文章的中心意思,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
因此对记叙文中的议论要细加揣摩,注意它与叙述、描写的关系,它在文章中的作用。
三、反馈训练案(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差.使(chāi)寻觅.(mì)懦.弱(nuò)随声附和.(hè)B.蹒.跚(pán)不屑.(xiè)热忱.(chén)惟妙惟肖.(xiào)C.阔绰.(zhuó)魁.梧(kuí)粗犷.(kuàng)相行见绌.(chù)D.酝酿.(niàng)狼藉.(jí)秀颀.(qí)地大物博.(bó)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句子是( )A.我年轻而好绕舌,热烈地反对他的意见。
B.不久,他温合的眼睛发出的激励的凝视,他本身的纯朴,宽释了我的不安。
C.他捏好小块的粘土,黏在塑像身上,刮开一些。
D.他退后一步,仔细看着,这身材魁梧、阔肩、白髯的老人。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老朋友畅谈之际,我觉得我似乎是一个多余的不速之客....。
B.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竟成为我一生的关键。
C.许多古代的石塑精品,虽经岁月剥蚀,到今天仍永垂不朽....。
D.我愿纵缰驰马,奔腾于祖国广袤无垠....的塞外草原之上。
4.依次填人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罗丹的别墅里,我们在一张小桌前坐下吃便饭。
②他着,就在那时他才记起,他显然对他的失礼而惊惶。
③那时,我参悟到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专心,把易于弛散的意志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
④但是在片刻之后,他低语着,“就在这肩上线条还是太粗。
对不起……”A.朴素凝视贯注审视B.简朴审视灌注审视C.朴素审视贯注凝视D.朴素凝视灌注审视5.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参加这次运动会的30名男女运动员,均由优秀选手组成。
B.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情完全可以好转并彻底治愈。
C.这些杂交小麦品种产量高,而且比进口的杂交小麦的抵抗虫害的能力更强。
D.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6.下列句中破折号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许许多多小塑样——一支胳膊,一只手,有的只是一只手指或者指节。
B.我参悟到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秘——专心。
C.于是,我察觉我至今在我自己的工作上所缺少的是什么——那能使人除了追求完整的意志而外把一切都忘掉的热忱,一个人一定要能够把他自己完全沉浸在他的工作里。
D.没有——我现在才知道——别的秘诀。
(二)课内阅读从罗丹得到的启示⑴我那时大约25岁,在巴黎研究写作。
许多人都已称赞我发表过的文章,有些我自己也喜欢.但是,我心里深深感到我还能写得更好,虽然我不能断定那症结的所在。
⑵于是,一个伟大的人给了我一个伟大的启示。
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竟成为我一生的关键。
⑶有一晚,在比利时名作家魏格尔哈仑的家里,一位年长的画家慨叹着雕塑美术的衰落.我年经而好饶舌,热烈地反对他的意见。
“就在这城里,”我说,“不是住着一个与米开朗基罗媲美的雕塑家吗?罗丹的《沉思者》《巴尔扎克》,不是同他用以雕塑他们的大理石一样永垂不朽吗?”⑷当我倾吐完了的时候,魏尔哈仑高兴地拍拍我的背,“我明天要去看罗丹。
”他说,“来,一块儿去吧。
凡像你这样赞美他的人都该去会他。
”⑸我充满了喜悦,但第二天魏尔哈仑把我带到那雕刻家那里的时候,我一句话也说不出。
在老朋友畅谈之际,我觉得我似乎是一个多余的不速之客。
⑹但是,最伟大的人是最亲切的。
我们告别时,罗丹转向着我。
“我想你也许愿意看看我的雕刻,”他说,“我恐怕这里简直什么也没有。
可是礼拜天,你到麦东来同我一块吃饭吧。
”⑺在罗丹朴素的别墅里,我们在一张小桌前坐下吃便饭。
不久,他温和的眼光发出激励的 ,他本身的淳朴,宽释了我的不安。
⑻在他的工作室,有着大窗户的简朴屋子,有完成的雕像,许许多多小塑样――一只胳膊,一只手,有的只是一只手指或者指节;他已动工而搁下的雕像、堆着草图的桌子,这是他一生不断地追求与劳作的地方。
⑼罗丹罩上了粗布工作衫,因而好像变成了一个工人。
他在一个台架前停下。
⑽“这是我的近作。
”他说。
他把湿布揭开,现出一座女正身像,以黏土美好地塑成的。
“这已完工了。
”我想。
⑾他退后一步,仔细看着,这身材魁梧,阔肩,白髯的老人。
⑿但是在片刻之后,他低语着:“就在这肩上线条还是太粗。
对不起……”⒀他拿起刮刀、木刀片轻轻滑过软和的黏土,给肌肉一种更柔美的光泽。
他健壮的手动起来了,他的眼睛闪耀着。
“还有那里……还有那里……”他又修改了一下,他走回去。
他把台架转过来,含糊地吐着奇异的喉音。
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亮;时而,他的双眉苦恼地蹙着。
他捏好小块的黏土,粘在像身上,刮开一些。
⒁这样过了半点钟,一点钟……他没有再向我说过一句话。
他忘掉了一切,除了他要创造的更崇高的形体的意象。
他专注于他的工作,犹如在创世的太初的上帝。
⒂最后,带着舒叹,他扔下刮刀, 般地用湿布蒙住女正身像。
接着,他又转身要走,那身材魁梧的老人。
⒃在他快走到门口之前,他看见了我。
他着,就在那时他才记起,他显然对他的失礼而惊惶。
“对不起,先生,我完全把你忘记了,可是你知道……”我握着他的手,感动地紧握着。
也许他已领悟我所感受到的,因为在我们走出屋子时他微笑了,用手扶着我的肩头。
⒄在麦东的那天下午,我学到的比在学校所有的时间学到的都多。
从此,我知道凡人类的工作必须怎样做,假如那是好而又值得的。
⒅再没有什么像亲见一个人全然忘记时间、地方与世界那样使我感动。
那时,我参悟到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专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业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弛散的意志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
⒆于是,我察觉我至今在我自己的工作上所缺少的是什么――那能使人除了追求完整的意志而外把一切都忘掉的热忱,一个人一定要能够把他自己完全沉浸在他的工作里。
没有――我现在才知道――别的秘诀。
1.第⑴段“我不能断定那症结的所在”中的“症结”指的是()A.“我”“还能写的更好”的症结B.“我”不能突破现有水平的症结C.下文“一个伟大的人”给“我”的启示D.“我”至今不知其所在的那个症结2.第⑺、⑿、⒃段的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凝视审视凝视B.审视瞠视注视C.注视凝视审视D.凝视注视瞠视3.第⒂段括号处应该填入横线的一个句子成分,最妥贴的一项是()A.像一个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种温存关怀B.像一个学生把改好的作业交给老师那样喜忧参半C.像一个农民把细泥轻轻地撒上幼苗那样爱惜期盼D.像一个工人停工后把布蓬遮住机器那样亲切爱护4.对第⒄段划线的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人类工作中有一部分是美好而有价值的,“我”现在知道应该怎样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