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种起源_绪论

物种起源_绪论

属:蝇属(Musca) 种:家蝇(Musca domestica )
同属的种举例
德国牧羊犬
藏 獒
纽芬兰獒犬
威尔士朋布罗克短腿狗
脊椎动物的早期胚胎
• “虽然不完备”这个短语有什么意义?
• (反映实事求是的诚实态度,表现作者行文的科 学性和准确性。)
• 7、我们将由此看到,大量的遗传变异至少是可能的, 并且,同样重要的或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将看到,人类的 “选种”在累积连续的微小变异中,具有何等巨大的力 量。
• “至少是可能的”限制语有什么作用? • (强调而不偏激。) • 8、我毫不怀疑地主张,许多自然学者直到最近还保持
是物种变化最主要的但不是独一无二的手段。)
结构及思路
整理成书的过程(1) 写作经过 提前发表的原因(2) (1-4) 内容过简的说明(3)
向别人表示感谢(4) 物种由演变而来(5) 基本观点 介绍研究的方法(6) (5-9) 介绍1-3章的内容(7) 介绍4-15章的内容(8) 进化论的三个主要观点(9)
地下结论。
• …所以被催促来发表这个摘要…
• 我现在刊印的这个“摘要”必然是不完善的 • 我不能对于那些慷慨帮助我的自然学者一一表示谢意 • 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
其他物种传下来的 • 洞察变化和相互适应的方法是极其重要的 • 由于这种理由,我把“摘要”的第一章用来专门讨
论… • “自然选择”的基本问题,将在第四章里有若干论述。 • 我成分相信物种不是不变的。 我相信“自然选择”
作证,而每一论点显然往往会引出一些与我所得到的完 全相反的结论。只有对于一个问题的两方面的事实和论 点加以充分地叙述和比较,才能得到良好的结果,但这 里不可能这样做。
• “一个问题的两方面的事实和论点”这个短语容易让读 者含混不清,根据前文的提示,应该怎样理解?
• (一个问题可以理解出的两方面的事实和论点。)
绪论:即导言,是一种用来说明著作的编写
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 况的文体。书前有导言,目的是要让读者更好地 理解全书内容。导言”与“绪论”差别并不大, 但与“序言”却差别很大。简单地说,序言可以 是原作者自己写,也可以请别人来写,但导言或 绪论则一定是著作者本人来写;序言可用于文学 作品,也可用于其他类型的著作,而导言或绪论 只用于学术类著作;序言与原著作关系可紧可松, 内容宽泛,表达自由,而导言或绪论则是著作的 有机组成部分,对原作的内容进行介绍,在表达 上以说明、议论为主,较为谨严。
《物种起源》绪论
达尔文
• 思考人类是怎么样产生的?
女娲造人
希腊的创世主之一——主管谷物的女神
• 作者认为“物种”是怎样产生的?
物种中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 的,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自然 选择是物种产生的最重要的条件。
• 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创立 者。他出生于英国一位名医之
达尔文
家,从小热心研究自然科学, 特别是生物学。1 83 1年至1
❖环球远航:考察搜集资料 ❖回国后整理材料、做札记
❖充实札记,写成纲要 ❖从那时起一直从事研究


代 《 物(
目 的
种刻 何
起苦 在
源钻 ?
》研
写)



②提早发表摘要的原因 (实事求是)
③对内容的一些说明 (谦虚谨慎)
➢全部完成还需岁月, 但体力渐感不支
➢华莱斯的结论几乎 与己相同
❖错误在所难免 ❖内容过简
• 2 从内容看,中心句是关键句,它是集中揭示 说明对象特征或点明主要事理的语句。
• 3 从结构看,总提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渡 句是关键句。总提句、过渡句能显示文章 内容的推进,总结句能概括文章基本内容。
• 4 从出现频率看,反复出现的句子是关键 句,它能表示需要强调的内容。
• 画出每个自然段的关键句 • (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是为了表明我并没有轻率
着的和我以前所保持的观点——每一物种都是被独立创 造的观点——是错误的。我充分相信,物种不是不变的。 那些属于所谓同属的生物都是另一个并且一般是已经绝 灭的物种的直系后代,这与任何一个物种的公认的变种 是该物种的后代,是同样的情形。 • 这段话可以给我们提供出哪些信息? • (作者过去相信每一物种都是被独立创造的;现在认为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充分相信,物种不是不变的。)
★注音
胚胎 pēi
泥坯 pī
槲寄生 hú 札记 zhá 坚持不懈 xiè 狭隘 ài
★注释
[审慎]
周密而谨慎。审,详细,周密。
[审时度势] 考虑时机,估量形势。审,考虑,分 析,考察。
[琐屑]
细小而繁多。屑,琐碎。
[不屑置辩] 认为不值得争辩。屑,认为值得。
1.如何认识文章的关键句
• 1 要明白关键句能突出体现文章主旨。
❖希望以后得以补充
一般博物学家: 外部环境
④物种由演 变而来及演 变因素
啄木鸟构造 达尔文:
槲寄生
生物本身倾向
⑤研究生物变 异的方法
研究家养动物和栽 培植物
⑥家养变异的作用
获得两点认识
⑦总结自 己的观点
先破:创造论决不能成立

后立
深信:物种变异而来 确信:自然选择有重要作用
生物分类
界:动物界(Animal) 门: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纲:昆虫纲(Insecta) 目:双翅目(Diptera) 科:蝇科(Muscidae)
品味语言
• 1、当我在比格尔号皇家军舰上充当自然学者的时候, 我曾深深地被栖息在南美洲的生物分布的一些事实以及 该洲现存生物和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的一些事实所打 动。
• 这个句子有杂糅之嫌,请你浓缩主要成分,再改动一个 字,消除之。
• (去掉“所”或者将“被”改“为”。) • 2、1 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笔记扩大为结论的纲要,这
感受科学家的精神品格
• 由本文,我们可以看出达尔文有怎样的精 神和品格?
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针对文章中的一些 长句作了相应的训练,理解长句,不能 简单停留在懂得大意了,而应深入挖掘 句中关键词语的丰富信息,还要注意一 些修饰性词语如“必须”、“最”、 “应该”、“可能”等,对于关键词语 在程度、时间等方面的限制作用。
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从那时候起直到现在,我 曾不间断地专心于同一事物的研究。 • “当时”有什么含义? • (说明现在认识上有了变化。)
品味语言
• 3、我虽然时常注意,只信赖良好的证据,但是无疑错 误还是会混入的。
• “错误”,指什么错误? • (指收集的某些证据。) • 4、本书中所讨论的几乎没有任何一点不能引用事实来
• 5、自然学者们常常把变异的惟一可能原因归之于 如气候、食物等等外界条件,从某一狭隘的意义 上来说,这是正确的……
• “从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个短语有什么限制 意义?
• (肯定它的正确性,又含有不全面性。)
• 6、结果没有使我失望,我经常获得在家养状况下 的变异的知识,虽然不完备,却能给研究提供最 良好的和最安全的指导。
(1 809~1 882)
836年,由于汉斯罗教授的推
荐,他以自然科学家的身份,
随英国皇家军舰比格尔号环球
旅行。1859年发表《物种起
源》,从根本上否定了当时甚
嚣尘上的“神创论”“物种不
变论"等传统观念。不仅如此,
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意义远远超
越了自然科学的范畴,成为人
类的思想武器。1 882年4月
19日,这位伟大的生物学家逝
世了。人们将他葬在伦敦威斯
敏斯特寺院中堂的北廊,和杰
出的科学家牛顿葬在同一个地
方。
1840年的达尔文 晚年的达尔文
达尔文在伦敦的乡居
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
达 尔 文 环 游 世 界 时
观 察 到 的 龟 和 鸟 类
甲虫 样本
“进化论”
• 进化论,亦称“演化论”,旧译“天演论”。通常指生 物界的进化理论。生物进化论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发 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 重要科学。进化论一词最初是拉马克提出。达尔文的 《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而现代生 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 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认为生物最初从非生物而来,现代 地球上生存的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在进化过 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由低级到高级,从 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 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 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