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有趣的想象课题名称:第1课数字的联想课题名称:第2课水迹象什么课题名称:第3课象形的文字单元主题:第二单元学习的好伙伴课题名称:第4课我的小书包课题名称:第5课我的活动表单元主题:第三单元动物乐园课题名称:第6课我喜欢的动物课题名称:第7课克隆小动物课题名称:第8课我们的心愿单元主题:第四单元走近大师课题名称:第9课学大师画头像课题名称:第10课我给同学画张像单元主题:第五单元流畅的交通课题名称:第11课认识交通标志课题名称:第12课立体交通课题名称:第13课未来汽车单元主题:第六单元城市更漂亮课题名称:第14课美化人行道课题名称:第15课小小建筑师单元主题:第七单元我们的运动会课题名称:第16课啦啦队课题名称:第17课比赛跑课题名称:第18课我们的奖牌单元主题:第八单元节日真快乐课题名称:第19课彩纸手拉手课题名称:第20课节日联欢会单元主题:第一单元有趣的想象课题名称:第1课数字的联想知识要素夸张与装饰形状的联想✧技能要求:学习画、剪、添加与配色✧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启发联想,使学生发现数字的装饰美实践与创造:大胆想象,创意添加,使数字更有趣欣赏与评议:互相交流、欣赏,不断激发创新欲望✧教学重点:启发开拓学生思维,设计有创意的数字联想✧教学难点:数字设计既要生动可爱,又要简单不复杂✧教学过程:一. 欣赏与讨论1. 欣赏激发兴趣。

2. 小组交流各自的创意。

二. 设计与制作1. 教师可以简单介绍设计、制作步骤。

2. 草稿设计、剪贴勾线、添加形象、涂色完成。

3. 制作过程中,创设交流机会,拓展思维,提高全班整体作业效果。

三. 评论与见解1. 有些数字特别醒目,是用了什么手法?2. 为什么有些数字特别有趣,它夸张了什么?3. 你觉得哪一张最吸引你,为什么?四. 欣赏与交换1. 鼓励学生相互交换自己的作品。

2. 也可以把自己的作品送给级任老师。

3. 作品做成头饰即兴表演。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有趣的想象课题名称:第2课水迹象什么✧知识要素概括、取舍、添加和联想✧技能要求:学习点线面组合的方法✧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体验创造的乐趣,发现水迹产生的现象实践与创造:根据水迹的形状添加特征创造有创意的画面欣赏与评议:能发现并评价别人和自己作品的优点✧教学重点:根据水迹的形状添加特征,创造有创意的画面✧教学难点:体会发现和创造的乐趣✧教学过程:一. 发现与引导1. 制造偶发事件,在纸上留下水迹,引发兴趣。

2. 说说水迹在纸上留下了什么?3. 欣赏同龄人和名家(作品形象夸张,特征明显)的作品,初步感受水迹的夸张、流畅、富有想象的美。

二. 感受与尝试1. 请学生在卡纸上随意留下水迹。

2. 有意识地用晃、抹、点等方法来补充水迹。

三. 观察与联想1. 引导学生对水迹进行观察与联想(可以转动纸片、变化角度来观察联想)。

2. 强调物体的特征作添加。

3. 根据画面呈现的主题作适当的背景添加。

4. 欣赏抽象作品(赵无极、米罗等)帮助一时联想不出的学生树立信心。

先构成画面再联想。

四. 欣赏与交流1. 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给画面命名,讲述发现的过程、作品的闪光点。

2. 推荐其他学生作品,并阐述理由。

3. 说说你今天的感受和收获。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有趣的想象课题名称:第3课象形的文字✧知识要素文字演变和古文字书写✧技能要求:初步掌握涂色的多种方法✧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发现古文字很像身边的事物,线条优美.培养民族自豪感。

实践与创造:多种涂色方法的尝试与创新;字与色的组合欣赏与评议:欣赏蜡笔的不同运用带来的不同效果✧教学重点美化象形文字✧教学难点根据象形文字搭配涂色方法✧教学过程一. 涂色练习1. 跟着练习①教师出示范画:用多种涂色方法涂色的纸。

学生认识一些涂色方法:接色、圈色、点色、刮色……②学生尝试涂色。

③尝试作业的评议。

2. 创新涂色:①学生讨论:还有没有其它的涂色方法?②反馈、交流。

③学生涂色。

3. 教师巡回辅导,及时发现学生作品中的新方法,及时表扬。

二. 写上象形文字1. 教师在底色上写上象形文字。

导入课题:象形的文字2. 看课件,欣赏古文字的演变过程。

3.教师讲述古文字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4.学生在自己的涂色纸上写上象形文字。

三. 组合字与色1. 欣赏书本范例,欣赏字与色的组合。

2. 根据象形文字配上底色。

游戏:选择与某一象形文字相配的涂色方法。

3. 学生创作: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字,配上合适的涂色方法。

四. 展评1. 展示。

2. 自评、互评、师评。

单元主题:第二单元学习的好伙伴课题名称:第4课我的小书包✧知识要素初步感受方形物体✧技能要求:观察、表现细节和立体感✧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体验材料,发现书包造型的结构美。

培养学生爱护书包和整理书包的好习惯。

实践与创造:利用废纸盒制作或写生书包欣赏与评议:欣赏、比较不同类型的作品,学习评议✧教学重点:知道书包的特征✧教学难点:有创意的书包✧教学过程:一. 观察与对比1. 导入:书包的功能、书包的特点;2. 把纸盒与书包作比较,让学生发现a. 共同点——立方体;b. 不同点——书包有盖子、扣子、拉链、口袋、背带等结构:3. 欣赏书本上的写生与纸工作品。

二. 制作书包1. 纸盒的选择与构思。

2. 示范制作纸书包的步骤:a. 剪去纸盒的顶部;b. 剪出书包的盖子(连着扣子)、背带、口袋等形状,并进行美化;c. 粘贴。

三. 写生书包1. 对自己的书包进行多角度观察,选择一个较好画的角度。

2. 写生书包:a. 注意构图(书包大小)。

b. 注意书包上面的各种结构特征和细致的缝线等。

c. 注意色彩的搭配,允许比真书包的色彩鲜艳,或改变原书包的色彩。

四. 欣赏与评讲1. 作品分立体和平面两组展示。

2. 请每人说一说自己作品的优点和独特处。

3. 以小组讨论、交流并发表自己的意见,介绍自己认为最好的作品,好在何处?单元主题:第二单元学习的好伙伴课题名称:第5课我的活动表✧知识要素简单的设计和折纸✧技能要求:学习纸工折、剪的方法✧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体验制作的乐趣,发现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实践与创造:折叠纸条,并想象,剪贴、添加形象欣赏与评议:交流构思,展现作品并表述自己的想法✧教学重点:连续重复折叠纸条的方法✧教学难点:对纸条进行联想✧教学过程:一. 回忆引入1. 师生回忆曾经度过的美好的双休日,激起学生对双休日的兴奋。

2. 小组交流如何安排好双休日。

3. 学生在“万事贴”上写出自己的双休日安排。

不会写的字可用拼音代替。

4. 欣赏书本范作,感受装饰好的双休日活动表。

二. 想象与设计1. 根据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或玩具形状,来设计双休日活动表的造型。

2. 画出大致草图,要有新意。

草图不宜太小。

三. 制作与装饰1. 对折剪支架:在复习半圆形纸立体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剪出多种形状的纸立体作为支架。

(变可以台式日历为参与)2. 师生讨论折叠纸条3. 小组边摆弄纸条边讨论,纸条像什么?4. 粘贴折叠的纸条,并用彩纸添加形象,使主题更突出。

四. 欣赏与推荐1. 展示并评讲。

2. 学生推荐组内较好的作品,并说明理由。

3. 扩展:还可以制作其他活动表,使生活更有条理性。

4. 鼓励学生定了计划,就要认真按照计划去做。

单元主题:第三单元动物乐园课题名称:第6课我喜欢的动物✧知识要素了解不同动物的特征✧技能要求:同步掌握描绘动物动态的方法✧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了解自己喜欢的动物外形特征和习性。

教育学生要爱护小动物。

实践与创造:学会用点、线、形、色彩、肌理表现动物欣赏与评议:学习从情感、构图、色彩等方面评论作品✧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动物特征来画✧教学难点:富有情趣的画面组合✧教学过程:一. 体验与交流1. 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介绍自己喜爱的动物。

2. 引导学生说说喜爱的动物的一些特征。

3. 欣赏小伙伴作品。

二. 想象与创作鼓励大胆想象,勇于表现自己对动物的喜爱。

1. 抓住动物的主要特征画动物。

2. 可画一种动物,也可画几种动物。

3. 画出富有情趣的人与动物和睦相处的场景,体验人和动物的亲密关系。

4. 鼓励学生拟人化的表现。

5. 画面饱满,色彩明快。

三. 欣赏与评论1. 鼓励学生在作画过程中离开座位,走一走,学会欣赏别人的作品,学会交流评价。

2. 举办“我喜爱的动物”画展,简述自己的作品、自评。

3. 互评,从情感、构思方面。

4. 教师参与自评、互评过程,给予鼓励和帮助。

四. 发散与思考从画“我喜爱的动物”,联系我们赖以生活的生存环境,想想人类能为动物做些什么?通过一些有意义的日子,思考如何表现人类和动物的亲密关系。

单元主题:第三单元动物乐园课题名称:第7课克隆小动物✧知识要素知道复制的多种概念✧技能要求:学习对折印、画、剪贴的方法✧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体验复写纸印画的乐趣,发现复制的秘密。

教育学生要爱护小动物。

实践与创造:用复写纸对折印画,大胆想象,创意剪贴欣赏与评议:积极交流,表述自己的看法✧教学重点:学会用复写纸对折印画的方法✧教学难点:故事情境的创设✧教学过程:一. 体验与发现1. 通过观察有关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体验动物的可爱之处。

2. 再次欣赏有关音像资料,使学生感受到不少动物因自然灾害和人类捕杀而濒临灭绝,激发学生拯救动物的情感,从而揭示课题。

二. 感受与尝试1. 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简单介绍“克隆”的科学知识。

2. 引导学生看懂教材上的步骤图:a. 将画纸对折,在中间加入复写纸,而后印画小动物;b. 打开画纸,画面上出现对称的动物图案,“克隆”成功。

三. 想象与创造1. 教师出示有汽车图形的范作和四方连续范作,让学生辨别比较与尝试作业的不同之处。

a. 剪成车形的范作是将尝试作业在图案印制时加上车形背景后剪成的。

b. 四方连续范作是将画纸对折,在中间夹入复写纸后再将画纸对折,然后印画小动物图案和添画背景。

2. 欣赏教材第七页集体作业,发散学生思维,以小组为单位,创设一个情境。

3. 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四. 欣赏与交流1. 将各自的作品粘贴在情境背景图上。

2. 组内交流,根据情境讲述各自的创作。

3. 班内欣赏与交流。

单元主题:第三单元动物乐园课题名称:第8课我们的心愿✧知识要素了解动物高兴时的特点✧技能要求:动物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构图方法✧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体验动物高兴的心情,发现动物的动作及表情的变化。

教育学生要爱护小动物。

实践与创造:描绘动物高兴的表现欣赏与评议:学习从情感、构图发面评论作品✧教学重点:表现动物与自然的关系✧教学难点:人和动物和睦相处的画面安排✧教学过程:一. 体验与交流1. 出示上节课优秀作业请学生欣赏,揭示课题:我的心愿。

2. 小组讨论各自的心愿,抽几名学生说一说。

3. 由人类高兴时的表情和动作,联想动物流泪的表情和动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