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束支传导阻滞病人围麻醉期处理策略

束支传导阻滞病人围麻醉期处理策略


完全右束支阻滞
不完全右束支阻滞
左束支传导阻滞
1. 左束支粗短 ,由双侧冠状动脉供血, 不易发生传导阻滞。 2. 病因 大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
3. 特征 心室除极明显延长,QRS主波增宽、粗钝或有切迹。
完全左束支阻滞
不完全左束支阻滞
左前分支阻滞
1. 左前分支细长易发生传导阻 2. 常见于冠心病 3. ECG 特点 : ⑴ 电轴左偏—45⁰ 以上 ⑵ Ⅱ Ⅲ aVF呈rS型,S Ⅲ >S Ⅱ Ⅰ、aVL呈qR型,R aVL >R Ⅰ ⑶ 时 限< 120 ms
三、室内传导阻滞的分类
▶ 根据阻滞部位
束支阻滞(左、右束支) 分支组滞(左前、左后分支) 非特异性心室内阻滞(蒲氏纤维和⁄或心室肌内阻滞)
▶根据QRS波的时限
完全性束支阻滞(QRS波≥ 120 ms ) 不完全性束支阻滞(QRS波< 120 ms )
▶根据同时阻滞的束支和⁄或分支
单支阻滞 双支阻滞 三支阻滞
⑴ 麻醉方法和麻醉药物
神经阻滞 椎管麻醉 瑞芬太尼避免大剂量 全身麻醉⑵ Fra bibliotek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
加强监测:有创动、静脉压 血管活性药物
⑶ 预防心肌缺血 增加心肌氧供:循环稳定,扩冠 降低心肌氧耗:降低前后负荷 , 降低心率 ⑷ 备用异丙肾上腺素
⑸ 术中安装临时起搏器
谢谢聆听 !
2. 病史及临床表现
⑴ 无特异性 ⑵ 三支同时完全阻滞,可造成房室各自心律,出 现: 胸闷、心悸或停搏。 ⑶心源性脑供血不足: 晕厥、Adams-Stokes 征 ⑷近期ECG表现或最快心率
3. 手术和麻醉因素 ⑴ 麻醉因素: 全身麻醉: 阿片类药物、 吸入麻醉药 区域阻滞 ⑵ 手术因素 创伤大、出血多、时间长
围术期评估及处理
一、评估 危害:完全性三支阻滞 ( Ⅲ⁰房室阻滞)
评估要点
综合评估
▶ 束支阻滞的类型 ▶ 病史及临床表现 ▶ 手术及麻醉因素 ▶病因及病程 ▶ 电生理测试:经食道心房起搏
1. 束支粗滞的类型
左束支阻滞 > 右束支阻滞 完全阻滞 > 不完全阻滞 束支阻滞 > 分束支阻滞 三束支阻滞> 双束支阻滞> 单束支阻滞
4. 病因及病程
⑴ 病因: 器质性心赃病、急性心肌梗塞 无心脏病史 ⑵ 病程: 是否新近发生
5. 电生理测试:经食道心房起搏
⑴ 目的 测试房室传导功能 ⑵ 适应 双束支阻滞 近期发生的病理性原因的单支阻滞 ⑶方法 起搏频率>120次/分 1 :1下传
⑷ 优点: 仪器简单 安全、无创
⑸ 围麻醉期: 临时起搏 测试房室传导
二、围麻醉期处理策略
1. 安装临时起搏器 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发生双支 三支阻 滞 ⑵慢性双支阻滞,伴有Adams—Stokes 综合征发生者(左束支阻滞合并间歇 性右束支阻滞) ⑶三支阻滞
2. 未安装临时起搏器 预防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处理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3.争议围麻醉期安装临时起博器
4. 处理策略和措施
四、临床常见类型
▶ 完全右束支阻滞(CRBBB) ▶ 不完全右束支阻滞(IRBBB)
▶ 左前分支阻滞(LAH)
▶ 完全右束支阻滞+左前分支阻滞(CRBBB + LAH)
右束支传导阻滞
1. 右束支细长 单侧冠状动脉供血 传导阻滞常见
2. 病因 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也见于健康人 3. 特征 QRS波群前半部分接近正常 QRS波群后半部分时间延迟,形态变化
史静等研究认为: (1)瑞芬太尼可以使 家兔离体心脏的心率减慢,且瑞芬太尼对家 兔心率的影响呈时间、剂量依赖性。(2)临 床常用剂量的瑞芬太尼对家兔传导系统无 影响,大剂量的瑞芬太尼可以抑制家兔心脏 的传导系统,且大剂量瑞芬太尼对家兔心脏 传导系统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 (3)瑞芬太尼可以上调离体家兔心肌 M2受体 蛋白表达,且这种上调作用与瑞芬太尼的剂 量呈正相关。
束支传导阻滞病人围术期管理 策略
束支传导阻滞
一、心脏的传导系统
正常心脏传导
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
右束支
→→→→→
右室浦肯野纤维 左室浦肯野纤 维
希氏束→
左束支
左前分支
左后分支
二、束支传导阻滞的概念
室内传导阻滞 是室上性激动在心室内的传导过程中 发生异常,从而导致心室除极的QRS波群的 形态和⁄或时限发上改变。 心电图诊断
左前分支阻滞
双支阻滞和三支阻滞
双支阻滞指左前分支,左后分支及右束支三支 中的住何两支同时发生阻滞;三支阻滞指三支同时 发生阻滞。当左束支前分支及左束支后分支同时 阻滞时,其表现类似左束支主干阻滞。临床上, 双支阻滞一般系指左束支的某一分支阻滞合并右 束支传导阻滞,其ECG特点为两者的结合。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阻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