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联文化探究

对联文化探究


调查背景
对联,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珍 品,迄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自成一体, 以 简练的语言,工整对仗的格式,言志抒情,描 物写景,又以高度的概括力引人深思,寓教于 乐。对联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已深入到我 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现在这一 古老艺术,老树发新枝,呈现了欣欣向荣的局 面。如春节贴春联,祝寿写寿联,行业开张贴 行业联等。其雅俗共赏的艺术趣味,积淀了中 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历史起源
• 对联的起源-1 张贴桃符:秦汉以 前,民间每逢过年就有悬挂桃符 的古老风俗。桃符,即春节时挂 在大门两边的桃木板,画有神荼、 郁垒二神的画像,或书其名字,分 挂大门左右两边,用以驱鬼避邪。 (神荼、郁垒:应劭《风俗通》引 《黄帝》书中一段:「神神荼、 郁律,兄弟二人,性能执鬼,居度朔 山桃树下。」据说桃树的树冠 覆盖达三千余里,在树枝东北有 鬼门,是世间万鬼出入必经的门 户,二神就守在门口,见到害人的 恶鬼,就缚起来喂虎。)
调查目的
• 对联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其的 研究和调查,有利于我们认识自己的历史 和体味传统文化的魅力,认识并了解对联。 通过此次调查,有助于我们了解对联存在 的价值以及保护对联传承对联文化的重要 性。并能让我们认识到前辈们的智慧与语 言魅力,从对联中去了解古人骚客们所寄 发的情感。从而激发我们对对联文化的兴 趣,引发对文字魅力的研讨。
对联的起源-4
• 五代时期,《宋史.蜀 世家》:「每岁除,命 学士为词,题桃符,置 寝门左右。」 后蜀 国君孟昶以学士辛寅 逊所撰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 长春。容
• 对联创作的艺术手法: • 正对法:根据要充分表达到内容,让上联合下联各从 一个正面直接叙述某事某物,或讲清某种道理。 • 反对法:把上下联的内容对立起来,一联讲正面,一 联讲反面,或一联讲过去,一联讲现在;先从内容上 形成鲜明对比,再使人受到启发,获得教益。 • 描绘法:以白描手法绘景蓄情,给人一种俊秀明快、 意味深长之感。 • 比拟法:借助恰当的比喻或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抽象 的概念变成具体形象,既便于人们领会,又易懂易记。 • 烘托法:先表示某事某物,再用景致描绘深化对联说 要表达到中心思想。 • 辨音法:我国文字丰富多彩,一字多音的情况很常见, 也很特殊,运用这一特点巧妙地编写对联,引人辨音, 十分有趣。 • 藏字法:在民间文学中,谜语的表现形式很多,其中 有个藏字法。
图 片 欣 赏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之精 华。它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它 灵活鲜明,雅俗共赏,历来受到 人们喜爱。它能写景状物,能抒 情言志,能说古道今,能褒贬讽 谕。它要求以最少的字句,最简 练的形式,唤起人们的最浓郁的 美感,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使 人玩味深思,受到教益。
研究感悟
• 通过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我们深入社会生 活,了解了生活中许许多多关于对联的事 ,受益匪浅。感受到了文化说带来的魅力 ,与蕴含在这之中的无形的韵味。
对联荟萃:
• 有关月亮的对联 : • 1、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 后 2、明月松间照 清 泉石上流 3、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 4、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 流 5、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 千里路云和月 • 6、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
对联荟萃:
• • • • • • • • • • • 有关春节的对联: 1、春风送福 喜气临门 2、江山千古秀 社稷万年春 3、江山万里如画 神州四时皆春 4、冬去山明水秀 春来鸟语花香 5、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6、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对联荟萃:
• 有关学习的对联 •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 涯苦作舟。 •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 自苦寒来。 • 3、学海,让我们游泳;书林, 让我们欣赏。 • 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 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 关心。 • 5、自学好学勤学学而自用; 无思厌思废思思而无功
对联荟萃:
• 关于十二生肖的对联 • 鼠年楹联:1、子时岁交替 鼠节春更 新。2、十二时辰鼠在首 一年四季春 为头。 • 牛年楹联1、人勤春来早 草发牛更肥 。 2、诚心乐作人间事 俯首甘为孺子牛。 • 虎年楹联 1:人民气魄如龙虎,祖国江 山似画图。2:春风着意随人愿,虎气 生威壮国魂。 • 兔年楹联1、山中虎啸昌新运;月里兔 欢启宏图。2、门户临风迎春入;高楼 触月接兔归。 • 龙年楹联1、人有鸿鹄志;国呈龙虎姿。 2、天高鹏翅健;海阔龙姿雄。 • 蛇年楹联1、山舞银蛇日;地披红杏时。 2、龙去神威在;蛇来春意浓。
对联的起源-2
• 张贴门神:神荼郁垒的形象,唐 代以后被秦琼、尉迟恭所取 代。二人是唐初的开国功臣, 也是太宗手下的猛将,传说由 于泾河老龙被斩,引起鬼混唐 朝,闹得太宗不得安宁,命秦琼、 尉迟恭把守宫门,才镇住鬼怪。 后来太宗令画其像,贴于宫门 上,从此有了张贴门神的习俗。
• 对联为骈文和律诗的产物。对句起源极早, 六朝骈文集对偶之大成。初唐沈、宋完成 律诗的格律,诗的对偶更为固定化、规律化。 对联最迟起于唐代。诗人刘郇伯与范酇为 诗友,范云:「岁尽天涯雨。」久无对句,刘 谓:「人生分外愁。」这是五言诗的对句。 李义山:「远比召公,三十六年宰辅。」温 庭筠对曰:「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 成熟的口头对联,于此时出现。
• 通过研究对联的含义、起源、发展概况及 了解对联的基本特征,我们学会了鉴赏评 价对联及尝试写作对联,培养了对中国文 化国粹的关注,想要使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焕发青春活力。
STAFF
• 组长:黄春玲
• 组员:罗曾思
• 制作:黄春玲 黄育庆
• 设计:黄春玲 • 资料:黄春玲• 资料来源:•谢谢欣赏对联荟萃:
• 马年楹联1、一年吉庆畅春意;四化凯 歌催马蹄。2、一夜春风来小院;千匹 骏马闯雄关。 • 羊年楹联1、一片白云羊变幻;千条翠 柳燕翻飞。2、八骏荣归除夕夜;三春 新谱放羊歌。 • 猴年楹联1、玉宇迎春至;金猴献寿来。 2、金猴奋起迎新纪;喜鹊争鸣报福音。 • 鸡年楹联1、一夜春风来小院 • 万家鸡韵报新春。 • 2、千家新燕歌春韵;元日雄鸡唱福音。 • 狗年楹联1、犬吠鸡鸣春灿烂 • 莺歌燕舞景妖娆。 • 2、日新月异雄鸡去;国泰民安玉犬来。 • 猪年楹联1、一年春作首;六畜猪为先。 2、瑞雪纷飞清玉宇;花猪起舞贺新年。
1.对联简介 2.调查背景 3.调查目的
5.调查内容 6.图片赏析 7.结果分析
4.历史起源
8.调查感悟
对联简史 雅称楹联,俗称对子。 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 一千多年的历史。 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 形式,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 形式。 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 化瑰宝。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