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胸外科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常规

胸外科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常规

胸外科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常规胸外科手术前健康指导:1心理准备:病人术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担心手术安危,及术后情况,病人如有什么疑问、担心可以及时向医生及护理人员询问,应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手术。

山东省交通医院胸心外科崔海银2呼吸道准备:1)吸烟会增加支气管分泌,加重呼吸道症状。

病人应在术前2周戒烟。

2)有意识的进行深呼吸及咳嗽的训练,以利于手术后肺膨胀,病人应练习腹式深呼吸和有效排痰训练。

3)术前三日开始进行雾化吸入每日三次。

每次15—20分钟。

3饮食:为了增强体质,增加组织修复和抗感染能力,术前病人应进食一些高热量、高蛋白、高粗纤维、维生素及果酸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和鱼、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豆制品等。

必要时可以静脉补充营养。

同时注意保持大小便通常。

4辅助检查:协助医生完善各种检查,包括抽血化验、X线检查、心电图检查、肺功能检查等。

5胃肠道准备:因绝大多数病人不习惯在床上解大小便,特别是术后因手术创伤和麻醉的影响,很容易发生尿储留和便秘。

故在术前三天病人应练习在床上排大小便。

6术前一日准备:1)观察体温变化,如有发热、咳嗽、女病人月经来潮时推迟手术期。

2)做好个人卫生,洗澡、剪指(趾)甲,更换干净内衣。

并行手术区备皮。

3)如有需要根据医嘱备血、试敏。

4)为了防止麻醉或手术过程中所致呕吐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一般术前12小时禁食,4—6小时禁水。

术前晚宜进食软质食物。

5)术前晚根据医嘱应用镇静剂以减轻紧张感,保障睡眠与休息。

6)食管手术病人术前晚给予温皂水灌肠一次。

胸外科手术后护理常规:一、给予一级护理2—3天。

二、术日禁食水,术后第一日改进普食。

三、全麻未完全清醒时,给予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麻醉完全清醒后生命体征平稳,改半卧位。

四、持续鼻导管吸氧24—48小时,以后间断鼻塞吸氧至72小时。

五、心电监护、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监测48—72小时。

以后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每6小时监测一次,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早期发现问题,及早解决。

六、四次温,体温超过38.5℃给予物理降温。

七、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八、呼吸道护理,雾化吸入每日4—5次,每次20分钟。

翻身叩背,协助排痰,每2小时一次,经常听诊肺部呼吸音情况,预防肺炎及肺不张。

九、全肺切除的病人应严格限制输液速度,每分钟不应超过30滴。

胸腔闭式引流健康指导:一、胸腔闭式引流的意义排除胸腔内的液体、气体和血液。

恢复和保持胸腔内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使术侧肺迅速膨胀,防止感染。

二、胸腔闭式引流的注意事项1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保持管道连接处衔接牢固,水封瓶长管没入水中3—4cm,并保持直立,胸壁伤口引流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水封瓶内为无菌用水,必须由医护人员更换底液,防止感染。

2有效体位:在病情允许下置半卧位,此体位利于呼吸和引流,鼓励病人进行咳嗽、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使肺充分扩张。

3维持引流通畅: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病人的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

防止引流管受压、折曲、阻塞。

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的方法是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出气体和液体;水封瓶内长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如水柱无波动,病人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

4妥善固定:引流管长度约为100cm妥善固定于床旁运送病人时要夹住引流管,下床活动时,引流瓶的位置应低于膝关节,并保持其密封,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及时报告医生。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常规:一、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

二、有效体位,鼓励病人进行咳嗽、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复张。

三、维持引流通畅,每30—60分钟挤压一次引流管,防止其受压、折曲、阻塞。

四、妥善固定。

五、观察、记录引流液的色、量、性状、气味及水柱波动的范围,并准确记录。

如术后每小时引流量超过200毫升,连续3小时不减或每小时超过100毫升,连续5小时不减,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好再次开胸的准备。

六、引流瓶每日以无菌的生理盐水更换引流液,并做好标记,便于观察引流量。

胸腔闭式引流术病人标准护理计划胸腔闭式引流术是将一根引流管置于胸膜腔内,连接一个密闭式的引流装置,其目的是引流胸膜腔内的积气、积液,适应于气胸、血胸、脓胸及各种开胸手术的引流。

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疼痛;②清理呼吸道低效;③有感染的危险;④有引流不畅的可能;⑤潜在并发症——开放性气胸。

一、疼痛相关因素:1胸壁伤口。

2引流管放置的位置。

主要表现:1病人诉引流管处伤口疼痛,咳嗽及深呼吸时加剧。

2呼吸浅快。

3病人不愿咳嗽排痰,听诊双肺可闻及痰鸣音。

护理目标:病人疼痛得到缓解和消失。

护理措施:1告诉病人有关密闭式引流的知识,使之了解置管的重要性,并能很好地配合医护人员。

2病人咳嗽排痰时轻提引流管,防止摆动导致疼痛。

3保持引流通畅,及时提供医师拔管指征,以尽早拔管。

4遵医嘱使用镇痛剂或在排痰前给予止痛药物。

重点评价:1病人疼痛的程度、时间及性质。

2控制疼痛的措施有效与否。

二、清理呼吸道低效相关因素:1胸腔闭式引流插管,不利咳痰。

2因疼痛而不愿咳痰。

主要表现:1呼吸浅快。

2喉头可闻及痰鸣音。

3可出现紫绀、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甚至可致窒息。

护理目标:1教会并协助病人排痰。

2呼吸道通畅,听诊无痰鸣音。

护理措施:1协助病人咳嗽排痰,可扶坐起拍背,咳痰时协助轻提引流管,以免管道摩擦引起疼痛,致咳痰无效。

2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3病人咳嗽排痰前适当给予止痛剂,使疼痛减轻,增加咳痰的效果。

4每班仔细听肺呼吸音,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5必要时鼻导管吸痰和支气管纤维镜下吸痰。

重点评价:1双肺听诊是否清晰。

2病人是否能正确掌握咳嗽排痰的方法。

3病人是否了解咳嗽排痰的重要性。

三、有感染的危险相关因素:1与胸壁切口有关。

2引流装置消毒不严。

3病人家属无菌知识缺乏,与护士向其家属交待不清有关。

主要表现:病人可有发热,白细胞数增高,插管周围红肿,引流管内可有脓性液体流出。

护理目标:1无因引流装置处理不当而发生的逆行性感染。

2插管局部无感染发生。

护理措施:1向家属传授引流装置的管理知识,如不要自行将引流管与引流瓶分开,不要自行更换引流瓶中液体,引流瓶是无菌瓶,不可用生水冲洗等等。

2插管周围保持干燥,勤换药。

3更换引流瓶时严格无菌操作。

4注意观察插管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疼痛加剧。

5观察和记录引流液量和颜色。

重点评价:1引流液性质有否异常。

2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

四、有引流不畅的可能相关因素:1密闭式引流管脱出。

2引流管口堵塞。

3引流管位置放置不当或粗细不适当。

主要表现:引流管水柱波动微弱,挤压有阻力感,引流液体突然减少,患侧呼吸音明显减弱等。

护理目标:保证胸腔引流的有效功能。

护理措施:1观察引流情况,每2小时1次,将插管与皮肤接触处做好标记,观察是否有引流管脱出。

2每2小时挤压胸腔引流管1次,方法是捏紧引流管的远端,向胸腔的方向挤压,再轻轻慢慢地松开捏紧的引流管,以免发生倒吸引流瓶中液体。

3发现有引流液突然减少,要查找原因,将引流管的位置进行调整,或嘱病人变换体位,确定引流管是否通畅。

4仔细听双肺呼吸音,,将两侧进行对照,发现患者呼吸音极低,应及时查找原因对症处理。

5必要时遵医嘱带管照胸片,确定插管位置是否正常,有无胸膜腔积液。

重点评价:1复查胸片了解是否有引流液潴留。

2病人自觉症状是否与引流不畅有关。

五、潜在并发症——开放性气胸相关因素:1密闭式引流管脱出,胸膜腔与外界相通。

2水封瓶内水太少,长管与外界相通。

主要表现:1进行性呼吸困难。

2皮下广泛气肿,插管周围可扪及捻发感。

3患侧呼吸音减弱。

护理目标:1病人及家属能了解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求。

2无因引流装置管理不当所致的气胸发生。

护理措施:1向病人及家属交待引流装置的重要性及发生意外紧急处理的方法。

2妥善固定处理好引流装置的各个接口,引流瓶中长管必须浸入水中2cm以上。

3观察胸腔闭式引流情况,每2小时1次,及时发现并处理意外情况。

4注意插管周围皮下有无气肿、捻发感。

5听诊双肺呼吸音,及时发现和了解双肺呼吸音不对称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6发现有引流管脱出,应立即通知医师,并用凡士林纱布覆盖,用纱布棉垫封闭引流管口,并且严密观察,对症处理。

重点评价:1引流装置是否处于密闭状态,各接口及引流瓶中液体是否符合要求。

2病人呼吸困难的程度,有否得到改善。

3皮下气肿、捻发感减轻或消失与否。

胸外伤的处理原则:1闭合性单处肋骨骨折可用多头胸带固定,固定方法:由上向下,呈叠瓦式固定,松紧以能放进一指为宜。

2开放性肋骨骨折需彻底清创,分层缝合后包扎固定,防止感染。

3小量气胸不需特殊治疗,可于1—2周内自行吸收。

4大量气胸需进行胸膜腔穿刺抽气,必要时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5血胸病人应早期行胸穿或胸腔闭式引流,尽快排出胸内积血,促使肺膨胀,以改善呼吸功能,同时有助于观察有无进行性出血。

6给于抗生素预防继发性感染,鼓励病人咳嗽排痰,减少肺部并发症。

7肋骨骨折疼痛严重者必要时可应用止痛药物。

8肋骨骨折病人因疼痛活动量减少,饮食上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并应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防止便秘发生。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常规:一、如有肋骨骨折应给予多头胸带包扎固定,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出现反常呼吸时应给予厚棉垫加压包扎固定,方法为由下向上,呈叠瓦式固定。

二、观察病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程度,及时通知医生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观察病人的呼吸、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

四、根据病情给予吸氧2—4升/分,必要时应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

五、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痰液粘稠者给予雾化吸入。

必要时行鼻导管吸痰。

如为严重的胸外伤肺挫伤病人根据病情可给予气管切开。

六、建立静脉通路,并保持通畅。

七、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准备胸腔穿刺术或胸腔闭式引流术的物品、药品并配合医生进行有关处置。

术后应观察创口有无出血、漏气、皮下气肿及胸痛的情况。

八、病人疼痛严重时可根据医嘱给予口服或肌注止痛药物。

九、需急诊手术的病人应做好术前准备。

肋骨骨折护理常规l、按骨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半坐卧位。

3、准备胸腔穿刺包、氧气,水封瓶和吸痰机。

4、注意观察呼吸频率及深浅,呼吸时有无胸部反常活动、胸痛,如发现有呼吸异常。

即子吸氧和准备作肋骨牵引或固定。

5、注意全身情况,如血压和脉搏的变化,观察有无内出血和血痰,以及皮下气肿等情况出现。

6、鼓励病人作深呼吸、咳嗽,防止肺炎。

7、胶布胸壁固定法:在病人作最大呼吸后屏气时,用前后过正中线5厘米宽胶布固定,每条重叠1—2厘米,上下界超过两根无骨折的肋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