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保法】“两高”司法解释与新环保法矛盾吗?
2014-10-09新疆环保
“两高”司法解释,对利用暗管、渗井、渗坑非法排污的行为做出了刑事处罚的规定,新环保法则规定了行政拘留的处罚。
许多人认为,在“两高”司法解释中,利用暗管、渗井、渗坑非法排污是行为罚,即只要有这种行为就应入刑;而在新环保法中又规定了行政拘留的处罚.
新环保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尚不构成犯罪的,就是适用拘留,如果构成犯罪,就适用刑罚。
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在立法当中还是比较清晰的。
那么,行政拘留与刑事处罚有何区别呢?郑州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副教授马春娟认为,除了处罚性质等不同之外,两者还有两个主要区别。
“两高”司法解释和新环保法对利用暗管、渗井、渗坑违法排污的定性不同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如何界定环境刑事处罚(环境污染犯罪)和环境行政处罚(环境违法)的构成要件问题。
“两高”司法解释认定这一标准的规定之一为“私设暗管或者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等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
刑事处罚作为最重的处罚手段,只能针对那些危害特别严重的违法行为。
除追究刑事责任外,还有大多数没有构成犯罪的,应由行政机关追究行政责任。
因此,对违法与犯罪的问题,需要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有效衔接。
新环保法第四十二条第四款规定,严禁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
同时,第六十三条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应当说明的是,新环保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的对4种行为实施行政拘留,并不
排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其予以处罚,而是在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处罚之上,新增加了行政拘留的法律责任,加重了对这些行为的处罚。
同时,本条规定也与《刑法》的规定做了较好的衔接。
新环保法第六十九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构成
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