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年河北省专接本考试公共课政治真题2004年专接本考试(政治)试题 (满分:12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罗马哲学B.儒家哲学C.印度哲学D.德国古典哲学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A.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B.是否承认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是否承认事物是运动变化的D.是否承认事物是永恒发展的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事物对立统一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量变引起质变5.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6.否定之否定规律侧重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C.事物发展的状态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7.理性认识的特点()A.对感性认识的综合B.与客观事物无关的人的自由创造活动C.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把握D.借助于抽象思维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8."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的"这是()A.唯物主义反映论观点B.形而上学观点C.唯心主义观点D.二元论观点9.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根本上原因在于()A.人民群众占人口大多数B.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C.人民群众具有先进思想D.人民群众通晓历史发展规律10.人的本质()A.在其现实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B.是自私自利的C.在于是有思想.有意识的D.是纯粹的自然属性11.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A.唯物辨证法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不可知论观点12.人工只智能即"机器思维"()A.和人类思维没有联系B.能超过人类思维C.能部分代替人类思维D.能完全代替人类思维13.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A.一分为二B.和二为一C.矛盾的普遍性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4.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B.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C.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15.人的思想动机实现的程度决定于()A.它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符合的程度B.人的意志坚定与否C.人的动机善良与否D.支持者人数的多少16.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A.解放思想,事实求实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D.社会主义初级经济理论1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改革开放B.依法治国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18.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载人飞船叫()A.东方红号B.征服者号C.神舟五号D.长征五号19.当今时代的主题是()A.世界政治正在走向多极化B.和平与发展C.经济全球化D.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并存20.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制度,这主要指()A.适合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B.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相适合C.适合我国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D.与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相适合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2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揭示了()A.执政党建设的规律B.社会主义建设规律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D.人类社会发展规律2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A.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决定的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的C.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的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2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这是()A.体现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的必然要求B.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C.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D.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24.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这一政策是()A.国家为实现对外职能,在对外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B.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所决定的C.维护我国国家利益所决定的D.我国在世界上所处的大国地位所决定的25.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这是()A.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C.要提高执政水平和能力必须坚持重点论D.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是重要的对内职能26.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前的自然科学前提是()A.牛顿力学B.细胞学说C.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D.达尔文进化论27.在实际生活中,下列说法中会导致人们不能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是()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B."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C."巧妇难为无米之炊"D."宁可误一年,不冒一分险"28."有用即是真理"这是()A.主观真理论的一种表现B.唯心主义真理观C.实用主义真理观D.辨证唯物主义真理观29.科学与生产力的关系是()A.科学是物质形态的直接的生产力B.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C.科学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D.科学渗透到生产力基本要素中转化为生产力30.人的价值在于自由,它是通过个人的"自由选择"实现的,萨特这种观点的错误()A.离开社会和集体来谈个人B.离开社会历史规律来谈自由C.抹杀了人的社会性D.坚持抽象的人生价值观三.辨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1.辨证的否定就是全盘否定32.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
四.简述题(共40分)33.简述意识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15分)34.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5分)35.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党和政府具体发挥了什么积极作用?(10分)五.论述题(共20分)36.论述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04年专接本教育考试政治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2.C3.A4.D5.B6.D7.D8.A9.B 10.A11.C 12.C 13.D 14.C 15.A 16.A 17.D 18.C 19.B 20.B二.多项选择题21.ABD 22.CD 23.BD 24.ABC 25.ABD26.BCD 27.CD 28.ABC 29.BD 30.ABCD三.辨析题:1.错误2.正确四.简答题:05年之后没有此题型。
五.论述题:05年河北省专接本考试公共课政治真题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填写在其它位置无效。
(每个题1.5分,共30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A.唯物主义观点B.辩证法观点C.实践的观点D.历史的观点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的运动变化B.世界的物质性C.世界的存在性D.意识的能动性3.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但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体现了( )A.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B.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C.物质运动和时空不可分割的观点D.运动和静止相统一的观点4.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的荒漠化,一遇大风,虽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的植被,造成了土地的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
这些挖甘草的人们( )。
A.只看到事物的客观性,没有看到人们的主观能动性B.只看到事物的绝对运动,没有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C.只看到眼前的直接联系,没有看到长远的间接联系D.只看到物与物之间的联系,没有看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5.“沉舟侧畔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6.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和状态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不同趋势或趋向7.“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一观点是( )。
A.宿命论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辩证法的观点8.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
A.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总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B.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一定的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的手段C.有些真理是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的D.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9.由于社会历史是由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着的人创造的,因此( )。
A.社会规律是由人所创造的B.人们可以改造或者消灭社会规律C.社会发展规律只能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起作用D.人的活动都体现社会规律10.人的价值中的基本关系是( )。
A.工具和目的的关系B.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反映和创造的关系D.具体和抽象的关系1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的明确提出是在党的( )。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1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
A.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B.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C.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进入小康社会D.从初步实现小康社会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13.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
A.人民利益B.道义上和政治的一致C.阶级斗争D.改革1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列选项中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
A.所有劳动者的劳动收入B.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的所有收入C.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收入D.劳动者的个人收入15.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 )。
A.解放思想B.发展C.共同富裕D.创新16.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
A.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B.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C.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D.社会主义法制建设17.如果国家拿出1亿元人民币进行投资,组建一家国有独资公司,国家控股的资本总额是1亿元。
如果组建股份公司,1亿元投资,掌握40%的股份就可以控股,这时国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就扩大到( )。
A.1.5亿元B.2亿元C.2。
5亿元D.3亿元18.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包括大陆范围内的联盟和大陆范围外的联盟,在这两个联盟中( )。
A.大陆范围内联盟是主体B.大陆范围外联盟是主体C.大陆范围内联盟和大陆范围外联盟都是主体D.大陆范围外联盟是大陆范围内联盟的基础19.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核心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