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高边坡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1、概述省道202线永泰界至梧塘公路(永泰界至庄边路段K422+447~K427+000)工程是闽东北山区通往闽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也是重要入闽的通道之一。
目前省道202线永泰界至梧塘公路标准较低,不能适应交通运输、区域经济发展和应急交通保障的需要。
为完善省级干线公路布局,改善出行条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提高应急交通保障能力,改扩建省道202线永泰界至梧塘公路(永泰界至庄边路段K422+447~K427+000)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本项目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路线全长4.533km2、主要技术标准:本段工程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
设计行车速度:40km/h设计荷载为公路-Ⅱ级路基宽度:路基宽度8.5m,行车道宽:2*3.5。
3、主要工程数量:合同段内主要结构物为路基土石方、桥梁、涵洞及防护排水工程。
土石方开挖总量为23.2924万m3;中、小桥:124m/3座;钢筋混凝土盖板涵316.2m/23道等组成。
二、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该道路沿线在地质构造上属于闽东火山断坳带之福鼎∽云霄断坳带和闽东南沿海变质带的交接地带。
根据线路通过地段的地貌类型和地层岩性组合,划分为剥蚀残山区。
岩性以第四系碎石及凝灰熔岩残积砂质粘性土,侏罗系南园组全∽中风化凝灰熔岩。
沿线工程地质条件分布为复杂,但沿线场地稳定,无不良地质现象。
2、气候、水文场地地处闽东南,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
随冬夏季风环流的转移,形成夏长冬短,干湿季节分明,灾害性天气较多的气候特征。
年平均气温20.2℃,极端最高温38.7℃,极端最低温3.5℃。
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289mm,最大日降雨量200mm,集中于春夏季,多暴雨,雨量变化大,易造成洪涝灾害。
且夏季多台风,最大风速可达40m/s。
三、编制依据3.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 号;3.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3.3 交通部《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3.4 路基高边坡工程设计图纸、施工组织方案及其它有关规范和规程;四、安全保证体系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切实贯彻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努力提高安全意识,严密控制和预防“三大伤害事故”的发生,保护国家和企业的财产免遭损失,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障施工安全的顺利进行,项目部建立了路基安全施工管理保证体系。
2、建立各级安全责任制,职责明确,落实到人,项目部建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领导机构,形成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并签订定安全责任状,明确各自的安全职责。
项目部配备三名专职安全员, 各施工队配备一名专职安全员,路基其它方面的施工员、技术员及班组长各施工作业队的队长担任兼职安全员,层层落实安全责任。
五、施工技术方案5.1深挖路段路基施工方案5.1.1在施工前详细复查深挖路堑地段的工程地质资料,包括土石界限、岩层风化厚度及破碎程度,岩层的构造特征等。
根据现场考察及设计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5.1.2根据设计横断面的边坡坡率、台阶宽度,精确计算路堑堑顶的开挖线。
采用全站仪放样,根据现场坡口标高放出路堑坡口桩。
5.1.3根据坡口桩放出路堑开挖线,进行清表、清杂等。
5.1.4开挖中如发现有较大地质变化时,停止施工,重新进行工程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并根据新的地质资料修正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因深挖路堑工程量大、施工环境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是控制工程进度的关键工程,必须精心组织,科学施工。
5.1.5石方开挖石方开挖根据岩石类别、风化程度和节理发育程度,确定开挖方法。
对于软石和强风化岩石能用机械开挖的采用机械开挖,不能用机械直接开挖的石方,采用爆破作业开挖。
在石方爆破作业前,根据地形地质,开挖断面及施工机械配备等情况,编制实施性爆破设计施工方案,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并严格按照监理工程师的指令执行。
石质部分采用深孔多排微差爆破法开挖。
路堑既长又深时,采用纵向分层分段开挖,每一层先挖出一通道,然后开挖两侧,使每一层有独立的出土道路和临时排水系统;对风化破碎岩体,为保证施工中边坡的稳定和边坡防护的施工作业,采用阶梯式进行开挖,按设计要求的高度设置平台,形成阶梯边坡。
开挖时,边坡预留3m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作业,人工刷坡。
5.1.6边坡施工控制方案为确保边坡的稳定,不产生超挖和欠挖,边坡采用光面爆破,节理裂隙较发育地段及某些特殊地段采用预裂爆破。
深挖路堑的施工遵守分级开挖、分级防护、及时防护的原则,开挖一级防护一级,在下一级开挖时,上一级已做好保护措施。
1、护面墙边坡防护应注意:(1)、砂浆采用重量法控制计量,并采用机械拌和,砌筑采用坐浆法分层按规范砌筑。
(2)、施工时平台应做成向内侧倾斜4%的坡度。
(3)、流水槽兼踏步设置应结合地形原则每隔100米设一处,不足100米,要求结合地形在中部设置一处流水槽兼踏步。
(4)、护面墙地基应为中风化岩层,墙底做成向内倾斜,修筑护面墙前,应按设计坡率削坡并清除全部散岩土,削坡后应立即修筑护面墙,护面墙片石强度不低于40Mpa,抹面和砌筑砂浆强度为M7.5。
(5)、泄水孔采用直径为7.5cm的PVC管,@2m双向梅花状布置,泄水孔进水口周围设置碎石反滤层,泄水孔进水口底部设置30cm厚粘土隔水层,泄水管高出地面30cm。
(6)、护面墙水平方向应分段砌筑,每隔10米设置一道2cm宽沉降缝,用沥青麻絮填塞,深入15cm。
(7)、护面墙砌筑过程中和砌筑完工后7~14天内,随时对已砌筑砌体养生,保持其表面湿润。
2、拱形骨架边坡防护应注意(1)、砂浆采用重量法控制计量,并采用机械拌和,砌筑采用坐浆法分层按规范砌筑。
(2)、施工时平台应做成向内侧倾斜4%的坡度。
(3)、流水槽兼踏步设置应结合地形原则每隔100米设一处,不足100米,要求结合地形在中部设置一处流水槽兼踏步。
(4)、拱形骨架主体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拦水眉采用C20混凝土预制,骨架内回填耕土10cm且拱内喷草籽。
(5)、拱形骨架植草防护应分段砌筑,每隔10~15米在主骨架处设置一道2cm宽沉降缝,用沥青麻絮填塞。
5.2、高填路堤施工方案5.2.1根据设计断面及规范要求的超填宽度,精确放出路堤坡脚。
5.2.2清除表土后,及时进行压实,使其压实度达到90%以上,如地基强度达不到规范要求,请示监理工程师及时进行处理。
5.2.3地面横坡较陡时,按路基纵向、横向衔接部设计图组织施工,以防止路基填筑产生纵、横向裂缝。
5.2.4在填土时,严格控制好每层的松铺厚度不大30cm,控制最佳含水量偏差为± 2%,严格按照试验路得出的压实方法进行压实。
如填料来源不同,其性质相差较大时,分层填筑,不分段或纵向分幅填筑,且不同材料的填筑层厚不小于50cm。
5.2.5严格控制填料质量,对于透水性不良的材料不用于路基填筑,且严禁用于路基底部填筑。
填筑时,全断面分层填筑,连续压实,强振碾压,以防止路基不均匀沉降、开裂。
下层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上一层填筑。
5.3、爆破作业5.3.1爆破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操作技能,并经公安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类别、级别的资格证后,方可从事爆破作业。
5.3.2 爆破方案必须经监理审批,按审批后的爆破方案作业。
5.3.3应提前进行爆破试验,选定合理的爆破参数,施工中不断优化爆破设计方案,防止爆破对边坡岩体和周边建筑物的破坏。
有杂散电流存在,不得使用电爆网络起爆。
5.3.4爆破器材的管理、运输、使用应符合《爆破安全技术规程》GB6722)的规定。
5.3.5装药应遵守下列规定:1、装药前应对作业场地、爆破器材堆放场地进行清理,装药作业人员对准备装药的全部炮孔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孔颖采取补孔、补钻、清孔等处理措施。
2、应从炸药运入施工现场开始,划定装药警戒区,警戒区内严禁烟火,搬运爆破器材应轻拿轻放。
3、夜间装药现场应有足够的照明,不得用明火照明。
装药用电灯照明时,在距爆破器材20m外可用220v电压照明灯,在作业现场使用电压不高于36v的照明灯。
4、从带有电雷管的起爆体进入装药警戒区开始,装药警戒区内应停电,可采用安全蓄电池灯、安全灯或绝缘手电筒照明。
5、装药应使用木质或竹制炮棍。
6、不应投掷起爆药包和敏感度高的炸药。
7、炸药发生卡塞时,若在雷管和起爆药包放入之前,可用非金属长杆处理。
装入起爆药包后,不得用任何工具冲击、挤压。
8、在装药过程中,不得拔出或硬拉起起爆药包中的导爆线、导爆索和电雷管脚线。
5.3.6爆破警戒应遵守下列规定:1、装药警戒范围由爆破作业领导人确定,装药时应在警戒区边界设置明显标志,并排除警戒哨。
2、爆破警戒范围由设计确定。
在危险区边界,应设有明显标志,并派出警戒哨。
3、执行警戒任务的人员,应按指令到达指定地点并坚守工作岗位。
5.3.7爆后检查应遵守下列规定:1、浅孔爆破,爆后应超过5min,放准许检查人员进入爆破作业区;如不能确认有无盲炮,应经15min后才能进入爆区检查。
2、深孔爆破,爆后应超过15min,方准检察人员进入爆区。
3、经检查确认无盲炮、爆堆稳定、无危坡、危石,爆破区安全后,经当班爆破负责人同意,放准许作业人员进入爆区。
5.3.7爆破危害防治措施1、降低爆破震动强度的措施:减小爆破规模,降低一次爆破装药量;采用毫秒延时雷管,减少最大一段起爆药量;加大间隔时间,避免不同段起爆炸药量爆破产生震动叠加增加效应。
2、降低爆破冲击波的措施:合理选择爆破参数:堵塞长度和抵抗线;爆破岩体如漏气或存在软弱夹层应进行必要地处理;尽量使爆破方向不朝向建筑物和人员活动场所。
3、爆破飞石事故的预防:爆破技术设计要合理;按设计要求钻孔、装药、起爆,确保装药施工质量;按设计要求的填(堵)塞料、(堵)填塞位置和长度,进行填(堵)塞施工。
4、预防爆破毒气中毒的措施:作业人员避炮应选择上风方向的安全位置;使用合格的炸药;爆后15min内不得进入爆区。
5.4、一般施工安全技术措施5.4.1石方爆破作业以及爆破器材的管理、加工、运输、使用、检验和销毁等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现行的《爆破安全规程》,主动接受公安部门的监督管理。
光面爆破应严格控制钻眼间距和炸药用量。
5.4.2施工机械作业时,除按规范操作外并应按事先设计的行走路线进行,其工作位置应平坦稳固,并应有专人指挥,指挥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内。
5.4.3挖方高边坡实行“边开挖、边加固、边防护”,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5.4.4高边坡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绑挂安全带的绳索应牢固地拴在可靠的安全桩上,绳索应垂直,不得在同一个安全桩上拴2根及以上安全绳或在一根安全绳上拴2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