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成药用药指导04温里类中成药
中成药用药指导04温里类中成药
?【临床应用】 ?1 胸痹;心悸。 ?2 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 ?3 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
稳心颗粒
【组成】
黄精 党参 三七 琥珀 甘松
【功能主治】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用于气阴两虚,心脉瘀阻所 致的心悸不宁,气短乏力, 胸闷胸痛。
?【使用注意】 ?1.本品适用于气阴两虚证,临床应用以心
烦,神疲乏力,舌暗,脉细为辨证要点。
临床应用: 脾胃虚寒证 1胃痛 2呕吐 3泄泻
辩证要点:
脾阳不足: 畏寒肢冷、脘腹绵绵疼痛、喜温喜按
脾胃虚寒,升降失常: 食少、呕吐、腹泻
舌淡,苔白,脉细
附子理中丸
【组成分析】
附子、干姜---温阳祛寒 君
党参---补中益气
臣
白术---健脾燥湿
佐
甘草---补脾调药
使
【功能与主治】温中健脾。
? 用于脾胃虚寒, 脘腹冷痛,呕吐 泄泻,手足不温。
外
内生
感
里寒证
中焦
温中散寒
阳衰阴盛
经脉
温经散寒
回阳救逆
证状分析:
腹痛喜温喜按,食欲不振,甚 则吐泻,四肢不温,口淡不渴,舌 淡苔白。
常失化运 寒虚焦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温中祛寒·理中丸
温中祛寒—— 干姜 补气健脾—— 人参(气旺则阳亦复) 健脾燥湿—— 白术
(脾为湿土,喜燥而恶湿)
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甘草
组成:干姜 党参 白术 炙甘草 功能主治: 温中祛寒,健胃。
作业2 :胃痛分型荐药:
? 中虚脏寒 :疼痛绵绵,喜温喜按。 ? 寒邪内阻 :疼痛急暴,得温痛减。 ? 气滞(血瘀) :胀痛,痛处不定;或痛剧,痛处不
移,如针刺,舌青紫,脉涩。 ? 食积气滞 :胀痛,拒按,恶食,嗳腐吞酸。 ? 肝火犯胃: 灼热疼痛,口苦,吐酸,不喜热饮。
良附丸
? 【组成】高良姜 香附(醋制)
? 【功能与主治】温中理气。 用于寒凝气滞,胃痛,腹 痛,胁痛。
? 特点: 实寒证—胃、腹痛急暴,得
温痛减,遇寒加重。
? 病案:患者,男,51 岁。症见胸膈满闷,不思饮
食,肢体沉重,怠惰嗜卧,下利便溏,苔白厚腻。
要求: 根据症状作出初步诊断,并推荐适宜的中成药。
第四节 温里类中成药
表寒证 外感寒邪 辛温解表 解表方药
寒
寒从外来 外寒直中三阴,深入脏腑
证
里寒
表寒证治疗不当,寒邪乘虚入里
证 素体阳虚,寒从中生
寒自内生 失治误治,服寒凉太过损伤阳气
温里祛寒,回复阳气
温里方药
概念:温里类中成药具有温里助阳、散 寒通络等作用,能除脏腑经络间的寒 邪,主要用于治疗里寒证。
香砂养胃丸
【组成】
白术 茯苓 香附 砂仁 藿香 半夏 陈皮 木香 豆蔻 枳实 厚朴 甘草
【功能主治】
温中和胃。 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机导 致的胃痛,痞满,纳呆。
?【使用注意】 ?1.本品适用于脾胃虚寒证,临床应用以脘
腹冷痛,肢冷畏寒为辨证要点。
?2.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 炎、慢性结肠炎等见上述证候者。
益气复脉·生脉饮
【组成】
人参 麦冬 五味子
【功能主治】 益气复脉,养阴生津。 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 脉微自汗。
【组成分析】
人参---补气生津
君
麦冬---养阴润肺
臣
五味子---敛肺止汗
佐
三药合用,益气养阴,生津止渴, 敛阴止汗,使气复津生。
?【辩证要点】临床以体倦,气短,咽干, 舌红,脉虚为辩证要点。
?2.用于治疗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心律失 常见上述证候者。
参附注射液: 红参、附片
? 功能主治:回阳救逆,益气固脱。主要用于阳气暴脱
的厥脱症(感染性、失血性、失液性休克等)。
注意: 本品不宜与中药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芨 及藜芦等同时使用。
作业:
??? ? 1、稳心颗粒为什么能治疗心律失
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