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及指标
2011年度扩大“监测网”医院覆盖面
• 三级医院成员单位 704余家,二级医院650余家 • 开发监测数据录入统计直报系统, • 数据资源共享,权限配置 • 实现“监测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抗菌药
物临床应用监测分网(以下简称“分网”)和医 疗机构三级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
调查方法(1)
回顾性 数据来源:
基本条件
z 调查前确定抽样时间、抽样方法。 z 处方清晰、完整。 z 按就诊人次合并处方,并统计。
(一)处方指标(Prescription indicators)
1.每次就诊人均用药品种数 2.每次就诊人均费用 3.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 4.就诊使用注射药物的百分率 5.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
32
(一)处方指标(Prescription indicators)
3.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
就诊使用抗菌 药物的百分率
=
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 同期就诊总人次
×100%
释义
z 目的:在总体水平上,考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z 明确抗菌药物的范围。 z 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指使用的抗菌药物人次,无论其用了几种 抗菌药物,只要使用了抗菌药物,就计为:就诊使用抗菌药物1人次 z 同期就诊总人次:指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患者就诊处方的总人 次。 z 统计:将每次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例数除以就诊总人数乘100。
5
2011-10-27
(一)处方指标(Prescription indicators) 1.每次就诊人均用药品种数
释义
每次就诊人 均用药品种数
=
就诊用药总品种数 同期就诊人次
z 目的:考查用药过多的程度。 z 确定规则:复方药物当一种药品计算;中成药统计在 内;标准化的序贯疗法需制定指南。 z 同期:指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或横断面上。 z 就诊人次:指就诊处方人次。 z 1个就诊处方人次在多个就诊科室开方、多张处方需合 并。 z 统计:求均值(将处方药物总数除以就诊总人数)。
二、三级综合医院(部分专科医院)
(抽样量为20%)
调查方法(2)
¾群体:以医院为单位统计药剂科记录和财 务纪录
年度全院药品进销金额 抗菌药物收入占药品收入的比率住院病人
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品种、数量 年度住院病人抗菌药物消耗量、累积DDD和
使用强度(DDD/100人天)
……
调查方法(3)
35
“监测网”界定的注射药物范围
• 疫苗、溶媒、局麻、封闭、结膜下、球后注射药 等,不列入使用注射药物的统计范围。
• 不包括皮试液。
6
2011-10-27
(一)处方指标(Prescription indicators)
5.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
基本药物占处方 用药的百分率
=
就诊用基本药物品种数 同期就诊用药总品种数
2011-10-27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及指标
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药事管理研究部 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 2011年11月·重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
检查、评价临床抗菌 药物使用的情况
发现缺陷和漏洞 及时改进、纠正
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相关信息的采集
保证《原则》的贯彻落实
加强相关管理措施的针对性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
(二)抗菌药物用药指标(indicators of antimicrobial drug use)
33
明确抗菌药物的范围
监测网(门诊处方)
包括抗生素类和合成抗菌药物类,不含植物成分的抗 菌药;
抗结核病药、抗麻风病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抗 寄生虫药在此表中不列为抗菌药;
抗皮肤感染药、抗眼科感染药及含庆大霉素、喹诺酮 类或其它复方的止泻药及相关的外用制剂,虽然列为抗 菌药。但暂不统计
(一)处方指标(Prescription indicators)
年度
2005年度 2006年度 2007年度 2008年度 2009年度 2010年度
医院数
83家 116家 121家 164家 174家 182家
中位值 DDD/100
人天 86.0 72.1 76.0 74.8 80.1 77.6
使用抗菌 药物品种
数 153 141 149 149 152 154
• 确定需要调查的就诊类型 限定于一般疾病的就诊样本,代表一组疾病或某个年龄组 的情况
• 回顾性与前瞻性数据的选择 回顾性数据比前瞻性数据容易收集,为减小偏倚,可以在 设定的回顾性调查时限内均匀采样,抽取样本。
样本的大小
z 合理的样本量是综合考虑统计学理想值和可行性的结果。 z 增加样本量可以提高可信度,但在样本量增加到一定限度
……
药物应用评估指标
主要结果
* 医院指标(1、2) * 处方指标(3~11) * 评估指标(12) * 其它指标( 13、14 )
医院指标
指标1: 已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实施细则 已实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办法
指标2: 抗菌药物消耗情况(金额、累积DDD)
处方(医嘱)指标
指标3: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指标4:抗菌药物使用率 指标5: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率 指标6: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的平均用药品种数 指标7: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的平均用药天数 指标8: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的平均用药费用 指标9:抗菌药物使用排序 指标10:门诊处方注射药物处方的百分率 指标11: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处方的百分率
× 100%
释义
z 目的:考查该医院在医疗实践上遵从国家药物政策的程度,基本药物 指包括国家基本药物、地方基本药物在内的所有药物。 z 要备有当地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以便查阅。 z 均应以药品通用名计。 z 统计:以使用当地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药物品种数除以处方药物总 品种数乘100。
37
(二)抗菌药物用药指标(indicators of antimicrobial drug use)
2011-10-27
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
• 处方指标(5个) • 抗菌药物用药指标(7个) • 外科清洁手术预防用药指标(6个)
(一)处方指标(Prescription indicators)
• 选择受调查单位的类型 要在一类较大的医院群体中随机抽取样本 处方指标是指门诊治疗情况 对象是同一类型的医院
后,提高可信度的价值与为此收集资料而额外付出的努力 和资源不成比例。 • 对于一个简单的横断面调查,至少有600人次的就诊样本 ,可能时还要更大些。折衷方案是从20个医疗机构,每个 获取30份处方资料(总计600张处方)。 • 对于不同单位与不同处方者的比较,建议每个单位及处方 者就诊人次为100以上,可以采用回顾性数据。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
评估干预
• 多学科专家的参与和合作 • 综合分析抗菌药物应用存在的问题 • 导致病原菌耐药水平增高的相关因素 • 确定相应对策进行干预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
2004年12月“监测网”启动 试运行三次
2006年5月正式成立 共12次统计结果分析报告
1
2011-10-27
评估指标:
指标12: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 —测算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是否适当、安全 、有效、经济 (动态变化)
其它指标
指标13: 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
指标14: 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有病原菌检测剂药敏试 验的比例 患者所用抗菌药物与药敏试验报告相符率
3
2011-10-27
各年度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比较表
31
(一)处方指标(Prescription indicators)
2.每次就诊人均费用
每次就诊 就诊药物总费用 人均药费 = 同期就诊人次 释义
z 目的:考查药费过高的程度。 z 同期:指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或横断面上。 z 就诊人次:指就诊处方人次。 z 1个就诊处方人次多张处方的总费用。 z 统计:求均值(就诊处方药品总费用除以就诊总人 数)。
பைடு நூலகம்
2006年5月正式成立运行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 卫生部联合发文:
《关于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细菌 耐药监测网的通知》(卫办医发[2005]176号)
决定建立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监测网”和“细菌耐药监测网”
各年度参加监测网成员单位数
2004年12月
2005年6月
2005年12月
2006年6月
各年度参加监测网医 院数(三级甲等医院 %)
2006年9、12月 2007年3、6月 2007年9、12月 2008年3、6月
2008年9、12月
2009年3、6月
2009年9、12月
2010年
35(5.6%) 72(11.5%) 89(14.2%) 111(17.7%) 118(18.8%) 121(20.4%) 124(20.9%) 164(23.3%) 164(23.3%) 175(24.2%) 177(24.5%) 188(23.1%)
平均使用 抗菌药物
品种数 62.7 62.7 60.0 61.0 65.0 64.0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
19
各年度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比较表
中位值(DDD/100人天)
90.0
86.0
85.0
80.1
80.0
77.6
76.0 74.8
75.0
72.1
70.0
65.0
2005年度 2006年度 2007年度 2008年度 2009年度 2010年度
*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由非手术组和手术组按病例数加权平均计算得出
21
%
各年度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表
76.00
74.00
72.00 使 用 率 ( 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