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燃烧学课件_第八章 湍流预混燃烧

燃烧学课件_第八章 湍流预混燃烧

因为 ,所以uT>uL。若把湍流气团设想成凹凸不 平的很多小的焰锋,则uT/uL等于这些小的锥体表面积和 底面积之比。——小火焰模型,亦称湍流火焰传播的表面 理论。
uT 椎体表面积 R R 2 h 2 2 2 1 ( h / R ) 1 ( 2 h / l ) uL 锥底面积 R 2
湍流火焰比层流火焰传播快的原因:
(1)湍流流动使火焰变形,火焰表面积增加,因而增大了 反应区; (2)湍流加速了热量和活性中间产物的传输,使反应速率 增加,即燃烧速率增加; (3)湍流加快了新鲜混气和燃气之间的混合,缩短了混合 时间,提高了燃烧速度。
湍流火焰理论上正是基于以上概念发展起来的。 湍流火焰传播理论主要有两种: (1)表面皱折理论(邓克尔和谢尔金) (2)容积燃烧理论(萨默菲尔德和谢京科夫)
湍流火焰传播速度
0.6 0.7 0.4 0.3 u 5 . 3 ( u `) ( u ) 经验公式: T L
脉动速度,层流火焰传播速度及混气浓度是 影响湍流火焰传播速度的主要因素。
火焰传播速度规律
湍流火焰传播速度影响因素
(1)雷诺数 (2)压力 (3)温度 (4)脉动速度
uT 5.3(u`)0.60.7 (uT )0.40.3
湍流火焰的特点
湍流特性参数——均匀,各向同性的湍流流场,可以用 两个特征量表示湍流特征:湍流尺度和湍流强度。
湍流尺度
在湍流中不规则运动的流体微团的平均尺寸,属于宏观量级。 若 (层流焰面厚度)为小尺度湍流,反之为大尺度湍流。 湍流强度 n 描述紊流的运动速度为: `2
u`
u
1
n
流体微团的平均脉动速度与主流速度之比。
(5)混气浓度(化学恰当比或偏富时速度 最大)
式中 是椎体高度; 是紊流尺度的一半,
因为紊流微团在锥形表面上的燃烧速度是 ,则微团存在的 时间 ,紊流动脉速度是 ,锥体高度 代入上式得到:
u` 2 uT / u L 1 ( ) uL
增大紊流动脉速度,可以提高紊流传播速度。
c.对大尺度强紊流度火焰
根据上式可以写出: 此时紊流火焰传播速度与化学动力学因素无关, 只取决于动脉速度的大小。
大尺度强湍流火焰模型可以设想成大团大团未燃烧的可燃 混合物冲破火焰锋面,而输入高温的燃烧产物中,大团大 团的高温燃烧产物也冲破火焰锋面而输入未燃烧的可燃混 合物中。这些大团的尺寸都超过层流火焰的厚度,它们在 输运之后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一下子不能和周围气团混 合。湍动使火焰迁移到哪里,就燃烧到哪里。所以这时的 火焰传播速度可以认为近似等于脉动速度。
b.大尺度弱湍流火焰:
现象:流火焰传播速度确定——小火焰模型 (表面理论)
设薄层焰锋的传播速度仍是uL,那么单位时间内焰锋 锋面烧掉的混气量为AcuL,它应与紊流火焰速度uT和紊流 焰锋的平均表面积Ap的乘积相等,即
AcuL ApuT 或 uT uL Ac / Ap
若u`>uL(层流火焰传播速度)为强湍流,反之为弱湍流。
第二节 湍流预混火焰传播图域
湍流预混火焰传播的性质既依赖于预混层流火 焰的特性(如SL和δl ),也依赖于湍流的特性, 例如l和u`
三种湍流火焰模型:
第三节 湍流预混火焰传播速度确定
a.小尺度湍流火焰: 条件: 现象:能够保持规则的火焰锋面,火焰前沿 仍是平滑的,只是增加了厚度,火焰锋面不 发生皱折,湍流火焰面厚度 层流火焰面 厚度 特点:小尺度湍流火焰只是由于湍流增强了 物质的输运特性,从而使热量和活性粒子的 传输加快,使湍流火焰传播速度比层流火焰 传播速度快,而在其他方面没有什么影响。
第八章 湍流预混燃烧
8.1湍流预混火焰传播 8.2湍流预混火焰传播图域
8.3湍流预混火焰传播速度确定 8.4湍流火焰传播速度影响因素
第一节 湍流预混火焰传播
研究湍流火焰的目的
1.工程中的燃烧装置多是湍流燃烧 2.确定湍流特性对火焰传播的影响 雷诺数
直管段中: 时,层流; 混气的流动为紊流时, 时,火焰为紊流火焰。
大尺度强湍流火焰:
条件:
现象: 不存在连续的火焰面
大尺度强湍流火焰传播速度确定:
湍流强度很大时:
uT / u L 1 (u `/ u L ) 2 uT u`
湍流火焰传播速度与化学动力学因素无关,只 取决于脉动速度的大小。
湍流火焰传播速度
大尺度强湍流火焰(湍流火焰传播的容积理论):
湍流火焰传播速度
对于管流,湍流尺度 和气流速度成正比: 与管径成正比,脉动速度
而分子导温系数
与分子运动粘性 成正比,所以
uT / uL (T / L )1/ 2 (lu`/ v)1/ 2 Re1/ 2 uT uL Re1/ 2
小尺度湍流情况下,湍流火焰传播速度不仅与可燃混气的 物理化学性质有关(即与uL成正比),还与流动特性有关 (即与 有关)。
湍流预混火焰传播可以描述为在湍流流动中 传播的薄的层流预混火焰。湍流流动使火焰发生 了扭曲,扭曲的程度则取决于当地的湍流程度。 湍流火焰传播速度——是指湍流火焰前沿法 向相对于新鲜可燃气运动的速度,可用流经火焰 的可燃预混气的体积流量 除以湍流火焰的表观 面积 来表示
湍流火焰表面积的确定是关键。
在圆筒状燃烧器上测得的雷诺数对湍流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
湍流火焰的特点:
层流火焰: 火焰锋面光滑,焰锋厚 度很薄,火焰传播速度 小。 湍流火焰: 火焰长度缩短,焰锋变 宽,并有明显的噪声, 焰锋不再是光滑的表面 ,而是抖动的粗糙表面 ,火焰传播快(层流的 好几倍)。
第八章 湍流预混火焰
第八章 湍流预混火焰
具有不同燃烧速率的火焰表面
窄缝燃烧火焰表面
小尺度湍流火焰传播速度确定
湍流火焰传播速度和层流火焰传播速度之比等于两者传输 率之比的平方根
T 1/ 2 T / 0C p 1/ 2 uT / uL ( ) ( ) L L / 0C p
是湍流热传导系数; λL 是层流热传导系数 根据相似性原理,分子导温系数 L L / 0C p,因此湍流导温系数 。在湍流中湍流导温系数 取决于湍流尺度和脉动 是速度的乘积,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