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世纪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解析
20世纪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解析
2.形成过程 (1)序幕: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2)开始标志 :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3)扩展标志:经济, 1947年马歇尔计划。军事, 1949年北约建立。 (4)形成标志 :1955年华约成立,两极格局正式 形成。
? 3.实质和影响:它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的基础上, 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标志着以欧洲 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 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20世纪世界格局的三 次演变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一、一战后的国际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产生背景: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凭借实力,争夺世
界霸权。
2.确立标志
(1)1919 年1—6月,英法美等国在巴黎召开会议,签订对 德《凡尔赛和约》以及其他战败国的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凡 尔赛体系。
(2)1921 —1922年,美、英、法、日、中等九国代表在 华盛顿召开会议,签订包括《九国公约》在内的一系列条约, 华盛顿体系形成。
10、中国应如何应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我国综合 国力;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劳动者的 素质; (3)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国际 事务; (4)反对霸权主义,妥善解决各类争端,维护世界和平。
11、中国在积极推动多极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1)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实际行动稳定亚洲和世界经济秩 序。 (2)1991 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有利于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发 展。 (3)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推进经济全球化趋势。 (4)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以负责任的行动维护世界 和平与发展,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 2.战后维护和平组织: 一战后:国际联盟;二 战后:联合国。
? 国际联盟与联合国的不同作用: 国际联盟成立后 被英法等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所操纵,成为维护一 战后帝国主义统治秩序的工具;而联合国在二战 后特别是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在维护 国际和平、促进国际合作与交往等方面发挥重要 作用。
? 3.国际经济组织: ①全球性:世界贸易组织 (WTO),七十七国集团( Group of 77 ),石油 输出国组织( OPEC)。②地区性:欧洲共同体 (欧洲联盟 EU),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PEC), 东南亚国家盟( ASAN),北美自由贸易区 (NAFTA )。
2.世界主要力量中心 (1)“一超”:美国。 (2)“多强”: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等。
3.实现和平的主要障碍 :霸权主义、强权 政治。
4. 发展趋势 :“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 续,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新格局尚未形成。
四、近现代国家关系发展过程中重 要的国际组织
? 1.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先后形成的三组对立的 军事政治集团: 一战时期: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二战时期:轴心国集团与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冷 战时期:北约和华约。
? 北约与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的不同性质: 欧 洲共同体是国际性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成立的目 的是加强政治经济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北约是 帝国主义军事政治集团,是美国“冷战”政策的 一部分,冷战结束后成为美国推行霸权政策的工 具。
? 4.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组织 :共产主义者 同盟
? 5、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上海合作 组织
3.冷战虽已结束,但冷战思维一直在延续,面对 社会主义中国的崛起,遏制中国的因素在增强,因此内强 实力,外显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维护是帝 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它们在欧 洲、西亚、非洲和亚太地区的关系。凡尔 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都有危害中国主权 的内容。中国人民为维护主权进行的斗争, 体现了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
7.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遏制霸权主义,促进世界和平; 要发展经济,努力提高自身综合国力;促进世界经济 的共同发展。
8、多极化中中国的地位: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国际地位提高,成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中的重要力量。
9.设计“反战”宣传标语:“世界是一家,和 平靠大家”“放飞和平鸽,世界充满爱”。
3.作用
(1)凡尔赛体系重新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 亚、非洲的统治秩序。
(2)华盛顿体系协调了美、日矛盾,确立了帝国 主义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 间的矛盾,构成一战后国际关系新格局。
局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
义之间的矛盾,因此也就不能长期维持下去
专题感悟
1.20世纪以来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三次变化,前两 次政治格局的变化与两次世界大战有直接关系。第三次政 治格局的变化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有关,它是冷战的产 物。
2.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是建立在强国主导的前提 下,历来体现了强权政治。多极化格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 发展,但也面临危机和挑战,因此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 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各国面临的主要任务。
5.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 为时代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 存在,地区冲突时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根 源没有消除。我们必须在集中精力搞好经 济建设的同时,提高警惕,居安思危。
6.正义必胜,法西斯必然遭到灭亡的命运;和平 来之不易,要珍爱和平,世界大战的悲剧决不能重演; 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联合,统一战线是胜利的重要保 证;有现代化的国防才能有效制止现代化的战争。
? 4.结束标志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两极格 局结束。
? 5.美苏争霸的影响 ? (1)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也给美苏带来沉重的军
费负担;对亚洲国家的侵略给亚洲人民带来深重 灾难。
? (2)同时冷战又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三、冷战后的国际格局——“一超多强”和多极 化趋势)
1.背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当今俄罗斯 力量逐渐增强;西欧、日本经济实力增强;中国 等发展中国家的兴起等。
4.结束: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
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标志着凡 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结束。
二、二战后的国际格局——冷战格局(美苏两极格局) (雅尔塔体系)
1.产生背景:二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 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 但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