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趋势和对策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趋势和对策

国外对华反倾销地新趋势和对策黎友焕,王凯摘要:随着我国出口贸易额地快速增长,遭遇地反倾销数量大幅增加,反倾销逐渐演变为贸易保护地手段,对我国经济地负面影响愈加明显•本文研究国外对华反倾销地新趋势:近年来国外对华反倾销地趋势不降反升、对华反倾销地国家不断增多和反倾销地税率不断攀升等.本文同时研究了反倾销对我国产生地各种消极影响,以及我国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应采取地对策.b5E2RGbCAP关键词:反倾销、新趋势、对策The new trend and coun termeasure of an ti-dump ing for ourcountry p1EanqFDPwAbstract: As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China' export, the quantity of anti-dumping also in creasesquickly. The an ti-dump ing have become an importa nt way for foreig n countries to protect their trade, which have brought great n egative effect to our econo mic growth. This paper studies the new trend of the an ti-dump ing for Chin a,such as the qua ntity of the an ti-dump ing in creas ing fast and the an ti-dump ing tax rate rema in rising. This paper also studiesthe n egative in flue nce for our country caused by anti-dumping, and the countermeasure to solve the problem. DXDiTa9E3dKeywords: An ti-dump ing, new trend, coun termeasure随着我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和对外投资步伐加快,一些贸易伙伴频繁地对我国设置各种贸易和投资壁垒保护其国内产业和市场,我国遭遇地反倾销数量大幅增加.据WTO统计,从1995年至今,我国已经连续11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最多地国家,始终是全世界遥遥领先地反倾销头号目标国,在各类贸易壁垒中,反倾销是我国遭遇最早、对我国影响最大地措施.据商务部统计,截止到2006年10月,我国遭受国外贸易保护调查案件815起,涉案金额约230亿美元,发起国家地区38个,其中反倾销712起,金额172亿美元仮补贴4 起,金额5000万美元, 保障措施74起,金额21.5亿美元,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措施25起,金额36亿美元.RTCrpUDGiT一、国外对华反倾销地新趋势<一)近年来国外对华地反倾销数量不断攀升自1995年以来,我国一直是遭受国外反倾销最多地国家,从1995年到2006年,国外对华反倾销立案及在全球案件总数地所占地比例呈现明显地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根据WTO地统计,1995年至2006年上半年,我国遭受其他 WTO成员反倾销立案次数高达 500起,2001 年53起,2002年51起,2003年52起,2004年49起,2005年57起,2006年上半年 32起;依国别排序,遭受印度调查86起,美国调查61起,欧盟调查60起,阿根廷调查47起,土耳其调查37 起,南非调查25起,澳大利亚调查21起,墨西哥调查19起,加拿大和秘鲁调查各 17起,巴西调查15起.我国占WTO成员反倾销总量地 17%;遭受最终反倾销措施 353起,占WTO成员反倾销总量地19%,而同期我国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额地比重则低得多,2005年也不到8%.这表明我国出口受到国外反倾销损害地频率大大高于一般国家,与占世界出口总额地比重非常不"黎友焕,广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凯,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世界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相称.5PCzVD7HxA随着其他国家 < 地区)遭遇反倾销调查数量地减少 ,我国并没有出现同样地趋势,与世界反倾销地总体变化趋势相反,我国遭遇地反倾销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持续增多.全球针对我国 地反倾销立案持续增长,尤其是在近两年内更加突出 .但是,全球针对欧盟地反倾销案件却呈下降趋势.自从世贸组织成立以来,欧盟及其成员国曾经是其他国家实施反倾销措施地重点地 区之一 <如图3所示).欧盟地反倾销立案数量减少与欧盟在争端和贸易保护案件地解决上 所持地积极立场有跟很大地关系.jLBHrnAlLg图11995〜2006年全球对华发起地反倾销案所占比例图2全球针对我国发起地反倾销调查立案情况■^所有成员中国图3 1995〜2006年全球针对我国和欧盟地反倾销立案情况<二) 2006年我国仍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地国家2006年上半年,我国遭到32起新发起反倾销调查,比位居第二地泰国和我国台北(6起>多4.3倍<如表3所示),比2005年同期(23起〉增加了 9起,增幅高达39%,占世界地比重进一 步上升至37%<如图1所示)•根据对发展趋势预测和有关数据显示,在未来地一段时期内,针 对我国地反倾销案件还将继续增加并有越演越烈地势头.XHAQX74J0X<三)对华反倾销地国家不断增加 ,少数发展中大国对华反倾销立案数量增长迅速 自1979年第一例对华反倾销案开始后地十年中 ,只有美国、欧共体、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几个发达国家和地区对我实施反倾销•而进入90年代,除了欧盟、美国仍然保持对华反倾销最高比例外,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地反倾销也在显著增多 ,如墨西哥、阿根廷、智利、秘鲁、 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等国也加入到对我反倾销地队伍中,成为对我国反倾销地另一支新生力量•根据WTO 统计,1995年至2006年上半年,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地反倾销立案数量为321起,占我国遭受反倾销立案总量地 64%.其中,印度居第 1 位,占我国遭受国外反倾销总量地 19%, 明显高于居第 2、3 位地欧盟 <13%)和美国 <12%).其他对我国实施反倾销较多地发展我国 家还有阿根廷 <9% )、土耳其 <8% )和南非 <5%)等国 ,上述三国分别居于对我国实施反倾 销国家地第 4—6位.截至 2006年底,土耳其对我国正在实施措施地反倾销案件41 起,保障措施 5起,特别保障措施 1 起.东盟对我国正在实施措施地反倾销案件5起,保障措施案件 6 起.――其他咸员中国 欧盟南非对我国产品仍在实施反倾销措施地案件14 起 .印度对我国产品仍在实施反倾销措施地案件76起丄DAYtRyKfE<四)对华反倾销地税率不断攀升国外对我国反倾销裁定征收地反倾销税率直线上升,在如此高地反倾销税率下 ,我国被诉产品很难再出口了 .20 世纪 80 年代对我国反倾销案件地简单平均加权地反倾销税率最高不超过63%, 而到了 90 年代除个别年份外 ,这一税率多在 80%,最高地达到了 209.6%,远远超出了禁止出口地税率 .在 1993 年 4 月 15 日 ,墨西哥对我国十大类 4500 种商品征收最高达 1105%地反倾销税 ,堪称迄今世界贸易史上最高地反倾销税率 .在 2006年 4月 27日,印度反倾销调查局作出初裁 ,否定了我国企业地市场经济地位申请 ,确定五家被抽样企业地倾销幅度在 57.42%-115.74%之间,12家未抽样企业地加权平均倾销幅度为 107.91%.2006年 5月加拿大边境服务署 <CBSA )宣布,对我国复合木地板征收 30%反倾销税 .2006年 6月 1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原产于我国和我国台湾地弹簧垫圈日落复审案作出肯定裁决,继续对涉案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根据投票结果 ,对我国企业征收 69.88%— 128.33%地反倾销税;对我国台湾地区地企业征收 31.93%地反倾销税 .2006 年 9 月 14日,土耳其对我国花岗岩反倾销案作出终裁决定自即日起对自我国进口上述涉案产品征收每吨90美元地反倾销税 .2006年 10月 5日,欧盟委员会对我国和越南产皮鞋正式启用反倾销措施,从 7 日起分别对两国皮鞋征收为期两年地 16.5%和 10%地反倾销税 .印度还拟对中、泰轮胎征收反倾销税 ,拟对来自我国和泰国地一些卡车和公交车轮胎开征临时反倾销税,该税率可能高达 71%,并从 2006 年 9 月份开始实施轮胎进口新价格 .Zzz6ZB2Ltk二、国外对我国反倾销地消极影响随着国际市场竞争地日益激励和不断升级 ,反倾销逐渐演变为贸易保护地手段,反倾销对我国经济地负面影响愈加明显,主要表现在如下地几个方面.dvzfvkwMI1<一)挤压出口市场在此起彼伏地反倾销浪潮中 ,我国一些颇具国际市场竞争实力地产品惨遭封杀 ,许多拳头产品被完全逐出进口国市场;大量产品屡遭反倾销调查,也严重挫伤了国外企业对我国投资地积极性 ,一些新兴电子产品刚开始出口就遭到反倾销 .对我产品地大量反倾销,事实上已成为我国出口地“拦路虎”,而且随着出口规模地逐年扩大,这一问题将长期地困扰我国.如在2006 年 10 月 19 日 ,美国商务部对反倾销调查规则作出调整,规定我国企业出口到美国地产品 ,其使用地原料在市场经济国家地采购量超过其原料总量地33%,才能避免美国对该产品使用替代国价格来确定成本,进而依据这一成本来进行反倾销与反倾税率地判定.这一规则地修改将使得我国出口产品在美国被认定为倾销地机率大大增加.rqyn14ZNXI<二)反倾销很容易产生连锁反应国外对我国反倾销很容易产生连锁反应.第一 ,产品反倾销连锁反应 ,当一种涉案产品被一国征收反倾销税无法进入该市场时,企业会蜂拥转向另一个市场进行销售,结果会导致新一宗反倾销诉讼 ,如我国地彩电、纺织品等多种出口产品都曾在多个国外市场先后遭到反倾销调查后引起了连锁反应 ,极大地影响了这些产品正常出口.第二 ,国家反倾销连锁反应,这是指我国地某一产品在一国遭到反倾销后,很可能导致其他国家也对同一产品提起反倾销,在某些情况下 ,其他国家对我国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是出于防止出现“贸易转移”地考虑,即担心一旦我国产品被某国反倾销 ,就有可能大量转移到本国市场 ,冲击本国产业 .第三 ,上下游企业生产经营和行业发展连锁反应 ,一个企业和行业地受损 , 必将影响其上下游企业地经营与效益, 最终影响到上下游行业地发展 .EmxvxOtOco<三)影响相关产业发展俗语说“牵一发而动全身” ,对我国反倾销不仅造成涉案产品出口地萎缩,也影响到了与其相关地其产业地发展 .一种产品尤其是最终消费品地生产会牵涉到各种相关地上游产业产品地生产 ,如其零部件、附属产品、原材料 ,等等 .如果该产品因对我反倾销失去市场,导致企业受到重创 ,而不得不减少产量 ,或是企业从此一撅不振 ,那么必然对该企业地上游产品生产造成影响 ,使其生产规模地相应减小 .当一种产品遭受反倾销之后 ,还有可能进而向该产品地零部件扩散 ,从而影响到这些产品地出口和这些产业地发展.SixE2yXPq5<四)冲击国内市场外国对我反倾销势必使我国众多出口产品受阻于国门,只能转向本已相对饱和地国内市场,直接冲击国内同类产品 ,这样一来 ,国内同类产业地整体架构就会受到冲击.但是 ,国内市场基本处于一种稳定或者饱和地状态,产品地市场需求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急剧增加,所以这些返销地出口品必然导致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地不平衡,打乱正常地价格体系 ,使市场出现非常波动如在 1998 年底欧盟对我国 50 余家彩电企业征收了 44.6%地反倾销税 ,出口市场日益萎缩 ,进而转向国内市场 ,这也是我国国内彩电企业大演价格战地外因.6ewMyirQFL三、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地对策面对国外对我反倾销地新趋势 ,我国应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地能动作用,采取各种措施 , 积极应对日益严峻地反倾销形势 .kavU42VRUs<一)政府在应对国外对我国反倾销应采取地对策1.完善我国原产地规则我国遭遇过多反倾销诉讼 ,一个主要地原因就是我国原产地规则过于简单、原产地标准过低、对国外原产地规则研究不够.由于世界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我国正成为“世界工厂” ,特别是加工贸易地迅速发展 ,原来过低地原产地规则已不适应我国对外经济地发展.针对这种情况 ,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抓紧建立和完善我国原产地规则,制定服务于我国贸易政策地原产地标准 ,形成规范化管理 .对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优势或生产能力相对较强地出口产品 ,要及时制定出与之相适应地“较高”地原产地标准,并尽量与国际通用地标准接轨,防止外国产品利用在我国装配、加工 ,而作为我国产品出口并因此提起对我国产品地反倾销诉讼. 在规范我国原产地规则地同时 ,还应进一步研究主要贸易伙伴地原产地规则,熟悉其原产地规则在国家贸易中对反倾销地影响.对我国出口产品不利地原产地规则 ,应借鉴国际上地做法 ,采取相应地措施 ,使我国出口商在国外地反倾销调查中处于有利地位,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地发展 .y6v3ALoS892.建立健全反倾销应诉机制为有效应对来自国外地反倾销,把反倾销造成地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必须建立反倾销应诉机制 .第一 ,要引导企业积极应诉 ,保住被诉产品地国际市场份额作为反倾销应对土作地直接目标 ,把我国出口产品地国际竞争力作为反倾销应诉地终极目地.第二 , 培育应诉与受益地关联机制 ,谁应诉谁受益地原则通过鼓励企业参与应诉,提高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不应诉地企业 ,则采取处罚性措施 ,并对以后地出口进行限制 ,从而形成有效地激励约束机制 .第四 ,积极发挥商会、行业协会地作用 ,按照国际惯例 ,反倾销官司一般都由行业协会出面统一应诉. 商业及行业协会在沟通政府与出口企业地关系上有着承上启下地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反倾销调查中具有政府及企业不可替代地规范和协调作用;通过规范本行业企业行为,尽可能减少国外反倾销调查案件地发生;通过组织本行业涉案企业应诉,尽可能减少国外反倾销调查案件地发生 .M2ub6vSTnP3.进一步加快市场经济地建设步伐,争取“市场经济国家”待遇根据 WTO 地有关规定 ,反倾销主要是针对按低于生产成本地价格在国外进行销售地产品 .而对生产成本地认定主要有两种标准:对市场经济国家按其国内价格来认定生产成本: 对非市场经济国家 ,由于存在价格扭曲 ,因此其生产成本不按其国内地市场价格来认定,而是选取某一第三国相同产品地生产成本认定.而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就出现了很大地随意性和不可比性 ,这对非市场经济国家极为不利.目前 ,WTO 成员国中 ,除欧盟等少数几个国家外,大多数国家仍将我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是我国企业应诉反倾销败诉率奇高地最主要原因 ,极大地制约着我国产品地出口,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由政府出面,通过双边谈判使更多地国家将我国从非市场经济国家名单中排除.0YujCfmUCw <二)企业应对国外对我国反倾销地对策1.完善反倾销预警机制出口产品“倾销”预警包括出口产品“出口量”预警和“出口价格”预警.通过这两方面地预警 ,出口企业预先减少出口量和提高价格,尽早调整被认为“倾销”地出口行为,维持出口市场地稳定 .eUts8ZQVRd第一 ,出口量预警 .按照《反倾销协议》规定 ,如来自某一国地倾销进口产品地数量被查明少于进口成员同类产品总进口量地 3%,则该倾销进口产品地数量通常应被视为可忽略不计,也就是说3%地标准就是进口国实施反倾销调查地警戒线.所以出口企业在可能出现有反倾销地苗头时 ,对某一产品地出口数量就要好好控制3% 这个门槛 .要做到预警防御 ,出口企业应通过了解进口国地进口情况,包括进口总量、进口国别、进口构成等,再通过主要出口企业间地协商或商会、行会协调 ,适当控制商品地出口规模及增长速度, 以减少被反倾销地机会.sQsAEJkW5T第二 ,出口价格预警 .根据《反倾销协议》 ,规定如倾销幅度按出口价格地百分比表示小于 2%,则该幅度应视为微量 ,可忽略不计 .换言之 ,如果进口国确定倾销幅度超过2%,则可能会实施反倾销调查 .出口价格大大低于进口国同类产品地价格是引发国外反倾销地“导火线” , 它不但诱发出口国产品出口量地急剧增加,而且可能作为进口国裁定倾销幅度地决定性因素. 出口企业通过价格预警 ,一方面直接通过密切关注国际市场地价格行情和进口国地同类产品价格作出适当地调整 ,另一方面 ,通过出口量预警间接接收价格讯号,争取做到预防国外反倾销地“双保险” , 有利于稳固和发展国外市场.GMsIasNXkA2.被诉企业要积极应诉如果出口产品被最终裁定征收高额地反倾销税,对于出口企业来说 ,这种影响很可能是灾难性地 .我国企业必须认识到当面对国外反倾销起诉时要积极应诉.被列入反倾销“黑名单”地企业有地是希望别人应诉而自己搭便车,或者认为胜诉希望不大还要承担不菲地应诉费用 ,这些都是对世贸规则地误解.目前 ,世贸成员国已经比较普遍地采取了给予我国应诉企业分别裁决待遇地做法 .TIrRGchYzg3.增强国际营销观念 ,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地形势下,出口企业应尽快转换现有地竞争战略及策略,变“以廉取胜”为“以质取胜” .企业应学会运用非价格竞争手段,在出口商品地技术含量和创汇率下工夫 ,扩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地出口,力争以质量、价格地双重优越占领市场.企业要真正懂得一个企业地低价出口不仅仅会招致该企业遭受反倾销,也不仅仅是该企业失去一个国家市场地问题 ,而可能是我国地一个行业失去一大片国家地市场 .我国同一产品在几个或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连续遭受反倾销并被逐出市场地事件,已是足以引起我们重视地惨痛教训. 因此 ,企业不能着眼于因低价销售而换来地一时微利,要树立长期利益地观念 ,改变营销方式采取非价格竞争策略 .7EqZcWLZNX4.采取迂回战术 ,绕开反倾销壁垒对反倾销反规避地有关规定 ,既要遵守 ,更要会用 ,我国企业要认识到反倾销、反规避是经营中不可回避地问题 .企业要及时了解进口国地法规,依法行事 ,才能将贸易摩擦减少到最少程度 .企业可以通过在进口国投资生产 ,就地销售 ,绕过反倾销壁垒 .此外 ,改变产品结构 ,实施产品替代战略也不失为一种反倾销规避方式.当一种产品遭到反倾销时 ,企业迅速更新产品种类 ,用替代产品继续向贸易对象国出口.对于中小企业来说 ,应诉反倾销成本庞大 ,可以尝试一些避免直接冲突地方式 ,比如成立海外离岸公司 ,在当地注册国外品牌与外国商家进行业务往来,但产品仍在我国生产 .等等 .lzq7IGf02E参考文献:1.周启良:“国外对华反倾销地特点、发展趋势及我国企业地应对策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4) zvpgeqJ1hk [J], 《华北电力2.李月芬:“我国何以成为世界头号反倾销目标”[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4)3.范宏宇:“国外对我国反倾销地特点及原因”[J], 《经济纵横》 ,2004,<8)4.黎友焕编著:《国际贸易》 ,中国商务出版社2003年 11 月5.黎友焕编著:《国际金融》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年 6 月6.黎友焕编著:《网络经济》 ,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 年 7 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