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法律保障
生活》教学设计
《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公民。

2、能力目标:运用典型案例,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教育学生,进而培养尊重规范,尊重法律的观念,引导学生尊重规则,尊重法
3、知识目标:认识到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了解并掌握法律对人们的保障作用。

【教学重点】法律的特征【教学难点】法律的作用【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环节一:情景导入同学们,大家好,欢迎走入道德与法治课堂!党的十九大已经胜利闭幕,这次会议为我们规划了更美好的蓝图,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会议明确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中学生弘扬十九大精神,做到知法懂法是建设法制国家的要求,也是我们的社会责任,可是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却常常发生与法制背道而驰的不和谐之音。

2017 年 2月在北京西城区一所职业学校发生了一起校园欺凌案,这起案件引起广泛关注。

这是一起怎样的案件呢,让我们一起来看。

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播放视频:校园欺凌之殇师:看完这起案件你有什么感想?生答。

生答
师总结: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可能遇到来自外界的伤害,当我们面对恶意伤害该怎么办?我们该寻求谁的帮助?谁能给我们一个公道?生答:法律.的确,生活离不开法律,尤其是在我们受到伤害时,法律就是我们的保护伞.法律是怎样保护我们生活的?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讨论的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
法律保障生活环节二:新授课师:回顾这起校园欺凌,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生:师:这起欺凌案的发生仅仅是因为朱某想发泄自己不爽的情绪,找个人打一下,他这种宣泄情绪的方式对吗?说到发泄情绪,同学们都怎么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生:排解情绪不能影响别人,要遵守道德和法律。

师:说得很好,法律,道德等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下面我们列举一下生活中常见的行为规范。

生举例。

师:说得很好,刚才举的
例子中有的违反了道德有的违反了法律,那么道德和法律它们有什么不同呢,下面我们欣赏一则小品,共同找出二者的区别。

视频《谁牛》师:通过这个小品我们来分析道德和法律的不同。

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法律国家制定或认可国家强制力全体社会成员道德自然形成舆论、习惯、信念普遍适用
师: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它的特殊性体现在三个方面,我们一起来看。

图片 1、宪法 2、宪法修订y 结论一: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图片:1、五名犯罪嫌疑人在法院被提起公诉。

地点:法院 2、五名未成年人即将在监狱度过一年,背景:监狱结论二: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图片:1、五名未成年少女因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等。

2、十八大后,国家重拳出击打击贪污腐败,不论是老虎还是苍蝇。

十九大更是提出,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对腐败分子零容忍。

结论三: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师:遵守法律,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也是法治社会的要求,法律就在生活中,生活处处有法律。

2 让我们继续关注*校园欺凌案的结局。

文字材料:正义的宣判师:这起案件的宣判惩罚了谁。

保护了谁?可见法律对我们的生活具有一定的作用,接下来我们还是从这起案件中来探究法律的作用。

1、这起案件的宣判对被告人有什么警示作用?(告诉他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2、五名未成年学生侵犯了被害人什么权利?(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你怎样评价她们的行为?(违反道德也违反法
律)3、案件的宣判对于受害者有什么意义?(还给被害者一个公道,给她一种保护,维护了她的合法权益)结论:法律的作用 1、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

2、法律规定了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给我们判断是非的准绳。

3、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环节三:拓展延伸师:同学们,世上没有后悔药,人生没有回头路。

自己犯了错误,就要承担后果!假如,我们能穿越时空,回到案发的那天来展开你的想象改写历史。

源:21世纪教育网】假如校园欺凌案没有发生,他们的生活环节四:教师寄语: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

不管故事的
结局怎样,我们不希望任何人违法犯罪。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处处有法律,这些法律不是对我们的束缚,而是对我们的保护,让我们尊重法律,敬畏法律,远离违法,做知法守法的好公民,助力十九大全面治国方略,助推中国梦,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