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WL8-025第四章第二节光的反射导学案附教学反思

WL8-025第四章第二节光的反射导学案附教学反思

物理导学案设计
题目
光的反射
课时
1
学校
星火
一中
教者
王影
年级
八年
学科
物理
设计
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
时间
2012年11月5日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理解光的反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反射角;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重点
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5)将硬板沿法线向后折,硬板上还能找到反射光线吗?这说明什么问题?
结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①_______、______和______在同一个_____;
②_______、______分居在___的两侧;
③________等于_____。这就叫光的反射定律
探究点二:探究光路的可逆性
演示实验:先用激光灯让光线与镜面成700角入射到O点,确定好反射光线的位置,再用激光灯让光线顺着反射光线射向O点,观察现在的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入射光线有什么位置关系
(4)以相等的入射角射到镜面上某点的光线可以有______条,以某一角度入射到镜面上某点的一条光线,有______条反射光线.
(5)一束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反射角是______.
(6)入射光线与镜面成15°角,则反射角是______,如果将光线绕入射点向法线方向转过1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是______.





教学反思:
以前上《光的反射》时,现在白纸上画上“法线”,然后通过教师演示入射光线射向平面镜,平面镜将入射光线反射出去,学生很容易得出光反射所遵循的规律,可节省出大量的时间进行强化训练,单从掌握知识角度来说效果可能要好,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学习,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不活跃。采用“探究式”教学后,通过给学生创设光发生反射的问题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都由学生完成,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涨,并且通过对光的反射规律的探究,学会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思维程序,以后遇到问题就知道该怎样去探究了。
结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每个同学通过前面的镜子,你看到了谁的眼睛,做完后,同学之间交流,你理解光路是可逆的吗?
探究点三:光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问题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共同点、不同点是什么?
讨论交流:放映电影的银幕为什么用粗糙的幕布,而不用镜子?




(1)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是60°,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若入射角增大1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改变了_______.
平行光入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上时,反射光线向着_________,这种反射叫__________。漫反射____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向各个方向反射光,所以能使我们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光的反射规律;
问题1:猜想:
猜想:(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在法线的什么位置?(选填两侧或同侧)
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反射现象的规律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来自一、自主学习1:为什么我们既能看到发光的物体又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
2:什么是法线、入射角、反射角?什么是反射定律?
3: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吗?
4:镜面反射,漫反射
平行光入射到光滑的物体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仍然___,,这种反射叫_____;
(2)太阳光线与水平面成45°角,现用一平面镜把太阳光线反射到竖直向下的水井中,则平面镜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_______.
(3)光的反射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_____反射的缘故;在教室里,因“反光”从某个角度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
(2)反射角、入射角在大小上有什么关系?
(3)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探究步骤:
1)用激光笔沿硬板以60度角入射,找出反射光线,并读出反射角的大小
2)用激光笔沿硬板以45度角入射,找出反射光线,并读出反射角的大小
3)当入射角逐渐减小,观察反射角的变化。
4)当入射角减小到0度时,找出反射光线,并说出反射角的大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