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方法和内容

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方法和内容

77探析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方法和内容付婧婧 河北秦皇岛金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这一课题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突出。

因为他既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又是确定工程造价的合理性科学性与否的重要手段,更是贯穿整个工程建造过程检测督查的必要程序。

本文就如何科学合理的进行系统化全面化的审核进行重点论述,并具体化的提出审核方法,理论化的陈述审核内容,以及对综合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归纳。

关键词: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程管理;施工质量1 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中的常见问题因为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是一项不仅需要很强的专业审计能力,还需要全面了解工程建造知识的审核工作。

再加上其审核内容的繁杂琐碎,稍微不够认真和细致就容易出现问题。

笔者就多年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中遇到的常见的问题整理如下:1.1 曲解合同文意由于签约合同中内容的不全面和漏洞,常常会出现施工单位就承包方式,施工工期、价差造价、让利幅度、取费标准、奖罚措施等问题进行曲解从而到达有利于己方利益,严重损害委托方的经济利益。

1.2 招标环节中的问题在目前我的建设工程招标中多采用实物工程量清单进行招标,承建施工单位通过委托方的实物工程量清单进行报价。

可在这一环节中技术标中的施工单位制定的施工方案确定的数量,由施工单位在商务标里以非实物形态竞争性费用的形式自主择项报价或包含在综合单价里,可在造价时,一些施工单位又常常把属标内应考虑的一些属技术性费用的项目列入造价,计取工程费用从而满足己方私利。

1.3 虚报材料价格和用量由于工程建造中材料的定额性消耗量极大,常常会出现承建施工单位在报价时出现虚报工程材料使用量和价格。

以劣等材料施工却以高等材料的价格报价,千方百计缩减材料用量却以额定用量报价。

1.4 巧立名目虚设费用在工程施工中明明没有的工作内容却巧立名目进行额外报价收费,如如不需要大型机械工作和不需要赶工的却加收夜间施工费,赶工措施费及大型器械进退场费等等。

或是因为施工方原因需要加工返工却将返工工程的施工费用强加到委托方。

2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具体方法由于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内容的琐碎和繁杂,科学合理的审核办法既能更科学合理又事半功倍。

2.1 分组审核法即把预结算中各个项目划分为若干组,利用同组中一个数据审查分项工程量的一种方法。

首先依据具有联系或者是相邻的几个项目进行分组和编号。

依旧同一组中的分项工程之中所具有完全相同或基本相近的计算基数这一关系,能够基本确定同项工程中的其他分项工程计算量的准确程度。

如:把地面面层,地面垫层,楼面面层,楼面找平层,屋面层,底层面层,楼板体积,天棚抹灰,天棚涂料层等各个分项编成一组,先将底层建筑面积和地面面层建筑面积计算出来,利用得出的计算基数,同一小组的其他分项工程的工程的就能基本计算出来。

这一方法的优点是审核的数量小,速度快,工作量小且效率高。

全面审核法:即完全按照施工图的要求和规划,结合合同或协定及其他文件中所规定的有关工程造价方面的要求,全面的系统的进行有关工程数量、材料单价及现场定额或其他费用计算的审核。

这种方法基本上与工程施工图的预结算审核方法相同。

由于具体审核过程较为繁琐,审核量大,时间较长,故而较适合于工程量小,分项少,结构简单的工程。

如:排水沟渠,围墙,道路挡土墙或维修工程等。

在审核进度要求紧的情况下这种审核方式也是不可取的。

当然,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全面细致,审查质量高,审核效果好,故而在严格控制工程造价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常常被使用。

对比审核法:即在同一城市或地区由于工程结构,用途,建筑标准及工程数量,材料单价,运输费用等都是一样的,所以工程造价应该也相差不多。

因此在整合分析工程造价的预结算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出同类工程的造价和工料单价,运输费用等规律性,整理出工程用途,建筑标准,建造结构等不同的工程的工料消耗和单方造价指标。

然后依据这些指标对审核对象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不符合基本规律的分项工程并进行重点计算分析,从而找出其差异性原因的方法。

具体方法有分部工程比例指标法,专业投资比例指标法,单方工程造价指标法,工程消耗量指标法等。

适用对象为:小区及居民楼等较为一般化的工程。

但缺点为审核质量不够高,效果不够好。

优点是审核速度快,效率高。

筛选审核法:即找出各个分项工程在单方建筑面积工程下的基本施工量,建造单价,人工使用量这三个基本数值,进行单方值表的制作,并以此为依据对工程造价预结算进行审核。

这一方法属于统筹法的一类,主要用于最快的发现问题。

其优点是审查速度快,运用简单易于掌握。

3 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的内容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主要是以工程量的计算是否正(下转第80页)80场中不断开拓市场。

企业竞争力主要表现为企业实力和捕捉力,丰富的企业实力不仅能提高企业效益,更能推动企业发展,它主要来源于企业管理的完善和技术的革新;捕捉力,是对管理和技术的协助和调配。

在施工项目中都有极大的引导作用,为了更大程度的创新,必须在“三集五大”战略目标的基础上认真贯彻鼓励机制和监管机制,在市场规范经营和创新工艺的基础上加大素质培养和效益意识。

3.3 技术创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必须在强大的创新技术支持下才能赢得发展,从而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技术作为国民生产的第一生产力,只有掌握了项目工程的核心技术,才能掌握相应的市场定位。

同时,技术工艺的创新还能引导体制创新和结构创新等,它是项目管理创新的核心基础。

4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措施4.1 建立高素质的项目管理团队在建立高素质的管理团队时,首先要坚持高效的管理准则,建立结构合理的“一岗多责,一专多能”的机制,做到项目管理人员素质化、多才化,便于各部门工作之间的沟通与共享。

同时,根据项目部门大小以及管理人员特性进行划分和组配,从而防止“大权独揽”的现象,保证管理层管理工作有效进行。

4.2 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效率在施工中除了良好的工艺水平,科学的管理措施也是很重要的。

技术人才的使用能提高施工的效率,合理的管理效率,科学的分配规划则是工作顺利完成的有力后盾。

因此,各部门施工时,应该加大监查力度,保证施工的进程,防止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发生。

5 结束语施工管理作为企业施工兴衰的的重要指标,在现代施工管理中,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完成,必须运用优秀的管理理念进行技术、管理的创新,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实力、发展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1] 郑向东.浅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0,(7):95,92.[2] 段弢.浅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中国科技纵横,2010,(4):273.[3] 邓贵红.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浅谈[J].建材与装饰,2012,(13):201-202.及不同规格的材料、半成品的价格信息,确保材料质量并控制材料成本。

采用考核的方式,建立一种工程项目责任制,根据标准成本实行奖惩制度,将工程的质量和监管有机的结合起来,避免偷工减料、追赶进度和资源浪费的情况。

配备一批具有法律知识的人员,对可能影响工程项目进展的合同纠纷及时予以处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及时进行索赔,最大限度地挽回因合同纠纷造成地损失。

从而在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中尽可能的控制工程造价。

3 建筑工程造价合理有效控制的总结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表明,工程项目的建设并不是单纯的投入和产出的关系,与我国的建筑市场环境、用户满意度、建筑项目所产生的效益密不可分,因此必须要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经济成本进行合理的造价控制和管理。

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和方法,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与管理,从而达到工程建设投资方和承包商以及社会效益的多赢局面,这不仅仅为工程建设投资方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也能够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落成,对于我国工程建设的市场也能够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1]张增慧,刘金铎 《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的控制》[ J]. 河北水利 2006[2]刘秀凤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有效控制与探索》[J]. 科技咨询导报 2007确,施工费用的计算是否准确,工料定额单价是否合理及设计变更单、施工签证单是否合理这四个方面为重点。

,以施工图为基础,依据竣工图的内容,重点结合签订合同、招投标书、双方协议和会议纪要以及地质勘察资料、工程变更签证、材料设备价格签证、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完工后的资料,按照相关文件的规定进行全面审核。

工程量的审核:最重要的是熟悉工程量的计算规则。

一为明确计算范围,做到不少计算。

二为弄清限制范围,做到不多计算。

三是仔细核查图示尺寸和实际计算尺寸是否相符合,避免计算错误的产生。

施工费用的审核:施工费用应严格按照当地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所颁发和规定的文件,重点结合签订合同、招投标书中所规定的费率进行计算取费。

具体应注意几点:一是所取的各个计算费率是否准确,二是施工单位的取费级别是否符合取费表的规定,三是审查执行的取费表是否与施工工程性质相符。

工料定额单价的审核:一是对直接套用工料定额单价的审核,重点注意分项项目内容与设计图中的建筑标准是否相符。

二是对换算定额单价的审核,重点注意换算内容和方法及换算系数的正确性。

三是对补充定额单价的审查,重点注意编制的依据和方法的正确性设计变更单和施工签证单的审核:一是审核设计变更内容是否符合规定,二是审核审查手续是否齐全,三是审核审查内容是否仔细,四是审核审查签证是否准确无误。

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2]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山东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2003)》[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3]刘伊生.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4]丛培经.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上接第77页)(上接第78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