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防产品3C认证工厂检查准备清单

消防产品3C认证工厂检查准备清单


包括身份信息和3C标志
详见《项目管理作业指导书 NT-QEPD-YF-14》、《技术 文件管理办法 NT-QEPD-YF15 01》
序号7
供应商选择、评定记录
供应商日常管理记录
运行检查中发现功能失效的措 施:
2.1
产品设计目的、设计标准和规范、实现过程、检验及有关资源的规定,以及产 品获证后对获证产品的变更、标志的使用管理等规定
2.1
产品设计标准或规范是否等同或高于该产品的国家标准要求?(技术部)
2.2 2.3 2.3 3.1
是否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文件和资料的控制程序,以确保:a)文件在发布前和更 改是否由授权人员审批其适宜性? b)文件的更改和修订状态是否得到识别,防 止作废文件非预期使用? c)是否在使用处可获得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 是否建立并保存了文件化的质量记录的标识、储存、保管和处理程序? 质量记录是否规定了适当的保存期限并保存有效期内的记录? 是否已制定了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供应商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的程序?
销售部、生产部 销售部、生产部
《产品防护管理规定》等,现场环境卫生要符 合5S要求
销售部、生产部
备注 识别与质量活动有关的岗位→ 岗位职责:质量负责人、设计 人员、采购人员、检验/试验人 员、校准/检定或计量管理人员 、内审员、生产现场操作人员 、设备维修保养和修理人员、 产品搬运/包装/贮存工
CCC认证工厂检
条款号 审核内容(具体负责的工作)
1.1
是否规定了与质量有关的各类人员职责及相互关系
1.1 1.2 1.2 1.2 2.1 2.1 2.1 2.2
是否已指定质量负责人并赋予了相应的职责和权限?是否履行了相应的职责? 工厂的经营范围? 建立生产设备清单?建立检测设备清单? 应配备相应的人力资源,确保从事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人员具备必要的能力? 是否已建立、保持了文件化的质量计划/类似文件,以及确保产品质量相关过程 有效运作和控制的文件? CCC标志的使用是否符合规程的要求? CCC认证标志使用情况是否可以追溯可查?标志购买是否得到相关的审批?
生产部 生产部 生产部 生产部 生产部 生产部 生产部 生产部 质量管理部、生产部 质量管理部 质量管理部 质量管理部
现场产品
生产部
《成品检验记录》 《产品变更控制程序NT-QEP-09.01》
生产部 质量管理部
《产品变更申请表》以及相应的更改记录
产品研发中心、采购部、生产部、行 政事务部
《产品防护管理规定》《相应包装岗位作业指 导书》等,现场环境卫生要符合5S要求 《产品防护管理规定》等,现场环境卫生要符 合5S要求
所有部门 所有部门 所有部门 质量管理部 采购部 采购部
采购部
采购部
质量管理部 生产部 产品研发中心 采购部 生产部 生产部 生产部
生产部
生产部 质量管理部 产品研发中心
《各产品的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过程检验记录》、《出厂检验记录》、《确 认检验记录》 《检验设备台账》 《检验试验设备操作规程》 《检验和试验设备定期校准记录》(并在有效 期内) 《检验和试验设备运行检查要求》、《运行检 查记录》、《调整措施记录》 《重新检验记录》(如果有) 如查有必须有记录 《不合格控制程序NT-QEP-08.01》 《NT-QEPD-JY-17-01不合格品控制作业指导 书》 《 11内部审核控制程序NT-QEP-10.01》、《 本年度内审计划及记录》 《顾客投诉记录》、《内审及纠正预防措施记 录》 《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NT-QEP-12.01》
质量管理部 行政事务部 生产部 人力资源部 质量管理部 生产部 生产部
产品研发中心
质量管理部 质量管理部 产品研发中心
《公司所有文件的发放、修订、改版记录》、 《成文信息控制程序NT-QEP-03》 《成文信息控制程序NT-QEP-03.01》 《 NT-QER-ZG-19 01记录清单》 《采购控制程序NT-QEP-06.01》 《供应商管理办法 NT-QEPD-CG-04 01》 关键件管理办法NT-QEPD-CG-08 《合格供应商名录》《供应商调查表》《供应 商评价表》《材料试用记录》《质量保证协议 》 《采购框架协议》 供货业绩记录; 重新评价记录; 提供产品出现不合格时的处理记录; 采取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等。 《认证产品控制程序NT-QEP-13/01》 《关键器件检验作业指导书》《元器件入库检 验记录》、《关键元器件确认检验记录》 《关键件检验方法》 《关键件供方出厂检验记录》等其他的合格证 明 必要的培训并考核上岗(上岗证) 《各工序工艺作业指导书》 车间环境卫生要符合5S要求 《过程检验记录》、《首检记录》 《设备管理制度》 《设备检修计划》 《设备日常保养项目表》 《设备管理卡》 《生产设备一览表》 《设备检修单》 《产品出厂检验报告》《产品成品检验记录》 《认证产品控制程序NT-QEP-13/01》《产品 一致性控制程序NT-QEP-12.01》、 《各产品的成品检验方法》
4.4
是否建立并保持了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的制度?是否建立了生产设备的管 理制度?设备管理的相关记录?
4.5
是否在生产的适当阶段对产品进行检验,确保产品及零部件与认证样品的一致 性? 是否已制定了文件化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要求是 否满足相应产品的认证实施规则要求?
5
5
是否已制定了文件化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要求是 否满足相应产品的认证实施规则要求? 是否已按相应的文件正确实施了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并保存了检验记录? 是否配备了必须的检验设备?检验试验仪器设备是否与所要求的检验、试验能 力一致? 是否制定了检验试验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并按之准确操作? 检验和试验设备是否定期校准或检定并可溯源至国际或国家基准?是否保存了 检验和试验设备的校准记录,并完整有效? 对于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设备,是否规定了有效的运行检查要求,并按要求执 行?是否保存了运行检查结果和调整措施记录? 运行检查结果不能满足规定要求的,是否追溯至已检产品,必要时重新检验? 是否规定了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设备功能失效时需采取的措施? 是否建立了不合格控制程序,其内容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是否建立了文件化的内部质量审核程序,并记录审核结果;其内容是否符合规 定要求? 是否保存了投诉记录并作为内审的信息输入?对内审发现的问题是否采取纠正 和预防措施并进行记录? 是否建立了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或规定? 批量生产产品a) 认证产品的铭牌、标志、说明书和包装上所标明的产品名称、 规格和型号; b) 认证产品的结构、尺寸和安装方式; c) 认证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和关键件。是否与经认证机构确认的型式试验样品/认 证证书一致? 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规定的要求? 工厂是否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变更控制程序,确保认证产品的设计、采用的关 键件和材料以及生产工序工艺、检验条件等因素的变更得到有效控制? 涉及如下方面的变更:a) 产品设计(原理、结构等)的变更; b) 产品采用的关键件和关键材料的变更; c) 关键工序、工艺及其生产设备的变更; d) 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条件和方法变更; e) 生产场所搬迁、生产质量体系换版等变更; f) 其他可能影响与相关标准的符合性或型式试验样机的一致性的变更。是否工 厂在实施前应向评定中心申报,获得批准后方可执行? 工厂的包装、搬运、操作是否符合规定标准要求? 所采用的搬运方法是否能防止产品的损坏或变质?
5 6 6 6.1 6.2 6.2 6.2 7 8 8 11
11
产品的贮存环境是否能保证产品符合规定标准要求?
CC认证工厂检查迎审准备清单
对应保存的记录 《管理手册NT-QEM 01》 责任部门 质量管理部
岗位说明书
人力资源部
《质量负责人任命书》 《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确认 《生产设备一览表》《检验设备台账》 人员能力的评价结果以及培训计划、实施记录 《程序文件》 《标志使用情况记录》 《标志进货和领用记录》、《标志使用情况记 录》 《产品建议书》《产品需求备案表》《立项报 告》《项目计划书》《产品规格技术说明书》 《总体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调 试方案》《调试记录》《实验报告》 《测试方案》《测试用例》《测试报告》《产 品试制通知单》《中试报告》《新器件选型评 估表》《生产试制报告》《工程试用方案》《 工程试用计划》《工程试用报告》《结项报告 》《技术评审报告》《产品变更申请书》《存 在问题及解决问题一览表》《成品检验方法》 《元器件检验方法》《工装校准规程》等设计 过程文件、技术文件以及工装文件 《产品变更控制程序NT-QEP-09.01》 《认证标志管理规定NT-QEPD-ZG-0401》 设计的技术文件或过程文件(内容要包括设计 标准及设计目标)
3.1
是否按照文件要求对供应商进行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并保存对供应商选择 和日常管理记录?
3.2 3.2 3.2 4.1 4.2 4.3
工厂是否建立并保持对供应商提供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的程序及 定期确认检验的程序,以确保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满足认证所规定的要求? 是否按照文件要求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进行检验和验证?记录是否完整有效? 当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检验由供应商检验时,工厂对供应商是否提出明确的检验 要求?是否保存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明及有关检验报告等? 工厂是否对生产的关键工序进行识别,关键工序操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能 力?如果工序没有文件规定就不能保证质量时,是否制定了工艺作业指导书? 工作环境是否满足规定要求? 是否对适宜的过程参数和产品特性进行监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