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瓦斯发电可行性研究报告

煤矿瓦斯发电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第一章概述 (1)1.1项目概况 (1)1.2编制依据 (3)1.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1.4研究范围 (9)1.5主要技术设计原则 (10)1.6工作简要过程 (10)第二章燃料供应及供应方式 (12)2.1燃料供应 (12)2.2瓦斯供应方式 (16)第三章机组选型和规模确定 (18)3.1低浓度瓦斯利用工艺技术方案选择 (18)3.2燃机设备选型 (20)3.3低浓度瓦斯发电机组的系统组成 (23)3.4建设规模的确定 (24)3.5发电系统流程 (24)3.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5)第四章电力系统 (27)4.1电网现状 (27)4.2电力接入系统 (27)4.3电气主接线 (28)第五章站址条件 (29)5.1选址概述 (29)5.2站址自然条件 (30)5.3站址选择意见 (32)第六章工程设想 (33)6.1总图 (33)6.2热机系统 (35)6.3瓦斯输送系统 (38)6.4水工部分 (43)6.5电气部分 (47)6.6热控 (53)6.7建筑结构 (56)6.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部分 (58)第七章环境卫生 (59)7.1环境现状 (59)7.2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60)7.3瓦斯发电环境影响分析 (62)7.4瓦斯利用污染防治基本原则 (65)7.5污染防治措施 (66)7.6环保管理、监测及投资 (68)7.7项目的环境效益 (69)7.8结论和建议 (69)第八章消防专篇 (70)8.1概述 (70)8.2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 (71)8.3总平面布置与交通安全要求 (72)8.4建筑物及构筑物要求 (73)8.5消防给水和站区消防措施 (73)第九章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78)9.1职业危害 (78)9.2安全卫生规程及标准 (78)9.3主要危害因素分析 (79)9.4主要防范措施 (79)9.5劳动安全卫生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 (85)9.6预期效果及建议 (85)第十章节约能源及原材料 (87)10.1用能标准及节能规范 (87)10.2节约能源的措施 (88)10.3节能减排效果分析 (90)第十一章劳动组织与定员 (94)11.1电站定员测算的主要依据 (94)11.2电站定员测算编制原则 (94)11.3定员测算 (94)11.4人员培训 (95)第十二章工程实施的条件与实施进度 (96)12.1编制依据 (96)12.2实施条件 (96)12.3实施进度 (96)第十三章财务评价 (98)13.2财务评价 (100)第十四章结论 (106)14.1主要结论 (106)14.2存在问题和建议 (107)14.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08)附表:经济分析估算表附图:附图1:SD-KY2013-020-Z01电站平面布置图附图2:SD-KY2013-020-J01进气系统工艺流程图附图3:SD-KY2013-020-S01冷却循环系统工艺流程图附图4:SD-KY2013-020-D01电气主接线图附图5:SD-KY2013-020-S02给水系统及水量平衡图第一章概述1.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盘县红果镇中纸厂煤矿低浓度瓦斯发电项目建设规模:5×700kW(一期3×700kW)建设单位:粤电集团贵州有限公司咨询单位:胜利油田胜利动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工程设计咨询公司1.1.1建设单位概况2001年8月8日,广东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实行电力体制改革,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电集团”)承继原广东省电力集团公司的发电业务而组建。

公司注册资本金215亿元人民币,由广东省政府和中国华能集团分别持有76%和24%的股权,现有员工13900多人,是广东省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发电企业。

截至2011年底,公司期末考核总资产1322亿元,全资及控股电厂装机容量达2480.97万千瓦,其中装机容量百万千瓦级以上的电厂13家;现有全资、控股、参股单位130余家,并控股上市公司——广东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粤电力)。

公司产业涉及火电、水电、风电、核电、LNG、生物质、太阳能等多种能源,遍布广东全境,并积极向省外和海外延伸。

近年来,公司积极实施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在煤炭、航运、天然气、金融、设备制造等领域均取得突破性发展,推进产业链向主业上下游延伸,实现了核心价值的有效提升。

公司连续十年在省属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考核中成绩为优,在2011年度中国企业500强中位列第197位、在广东省企业500强中位列第22位。

粤电集团贵州有限公司是粤电集团于2012年10月设立的全资子公司,负责粤电集团在贵州地区电力(热力)、矿产能源资源项目及产品投资、建设、生产及销售等业务,是粤电集团在贵州投资发展能源产业的主要平台。

目前,公司在贵州省投资的项目主要有:六盘水有色金属高科技产业园热电联产动力车间(4×350MW)项目、风力发电项目、水力发电项目、煤层气发电项目、低热值煤发电项目、煤矿整合重组项目等。

1.1.2矿井概况盘县红果镇中纸厂煤矿于2001年建成年产6万吨生产规模。

2008年10月经贵州省国土厅批准进行扩界扩能,生产规模45万t/a,法人代表王师用。

全矿井分两个采区,即北采区与南采区,北采区设计能力30万吨/年,南采区设计能力15万吨/年,全矿设计生产年限28.5年。

矿区走向长1.88—1.95km,倾斜宽0.76—1.03km,井田面积约1.6884km2,开采深度:+1750m——+1000m标高。

矿区范围内可采煤层为1#、3#、12#、14#、15-1#、20-1#、22#、23#、24#煤层,井巷目前布置主要是开采1#、3#煤层,采用斜井布置方式,采煤方法采用壁式回采,采煤工艺均为炮采。

根据矿方提供的实测采掘工程平面图及储量核实报告,中纸厂煤矿各可采煤层浅部均存在本矿及原老窑采空区,采空区最低开采标高为+1600m。

1.1.3项目概述本项目为低浓度瓦斯综合利用及节能环保项目,利用中纸厂煤矿矿井抽排瓦斯作为燃料进行发电,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大气温室效应,提高能源利用率。

本项目是集资源综合利用、节约能源、环境保护和矿井安全生产为一体的工程,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施方案:根据中纸厂煤矿矿井现在的开采工程情况和煤矿瓦斯抽排量,在中纸厂煤矿机修车间北面3米处的一块空地上建设低浓度瓦斯发电站,共安装5台(一期3台)700kW低浓度瓦斯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3.5MW(一期2.1MW)。

电站内配套水雾输送系统、冷却循环系统、变配电系统及其他辅助生产系统。

1.2编制依据1.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建设部印发的计基础[2001]26号文《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

3.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改能源[2005]2517号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的通知。

4.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建设部印发的计基础[2000]1268号《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

5.《煤矿安全规程》。

6.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改能源[2006]13号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的通知。

7.国家及行业现行的其他标准、规范。

8.中纸厂煤矿提供的基础资料。

1.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3.1煤层气抽采是煤矿生产安全的需要煤层气是指赋存于煤层及其围岩石中与煤炭资源伴生的非常规天然气,也称煤矿瓦斯。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约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70%左右。

发电用煤占煤炭消费的50%以上。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和自然条件的制约,煤炭行业一直是我国的高危险行业。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瓦斯抽放是中纸厂煤矿安全生产必不可少的环节。

1.3.2煤层气利用是环境保护的要求瓦斯中的甲烷是一种仅次于氟利昂占第二位的重要温室气体,能破坏大气的臭氧层,根据气候变迁跨国委员会研究报告,其温室效应是CO2的21倍。

大量的瓦斯排入大气,会增强地球表面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破坏地球的生态环境。

《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按照《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各缔约方需要控制六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

虽然《京都议定书》只为发达国家规定了具体减排义务,但由于发展中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数量的快速增长,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参与温室气体减排或限排承诺的压力与日俱增。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尚不承担减排义务。

但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技术和设备相对陈旧、落后,能源消费强度大,导致单位生产总值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高。

从总量上看,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居世界第二,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居世界前列。

如果还是停留在目前的能源使用效率和排放标准上的话,中国有可能在2025年成为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

这将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负担,我国在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活动中遭受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为此,中国政府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并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措施之一是采取一系列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措施。

国务院(国发〔2011〕26号)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指出,各企业要充分认识做好“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进一步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格局。

到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2010年的1.034吨标准煤下降16%,比2005年的1.276吨标准煤下降32%;“十二五”期间,实现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

因此,加大矿井瓦斯综合利用,是保护环境的必然选择。

也是我国面对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活动的必然选择。

1.3.3煤层气利用的经济价值与发展前景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而资源赋存条件决定国内油气产量无法大幅增长,油气供应缺口急剧增大。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所预测,我国油气缺口2020年将达到到2.2亿吨和1000亿立方米。

在这样的能源背景下,需要寻找新的可替代能源,而瓦斯的主要成),是很好的燃料,对瓦斯进行充分利用更具有重要意义。

份是甲烷(CH4我国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上继俄罗斯、加拿大之后的第三大煤层气储量国,占世界排名前12位国家资源总量的13%。

根据最新一轮资源评估结果,我国埋深2000米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达31.46万亿立方米,相当于450亿吨标煤,350亿吨标油,与陆上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相当。

我国的煤层气资源不仅在总量上占有一定的优势,而且在区域分布、埋藏深度等方面也有利于规划开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