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仪表板结构设计

汽车仪表板结构设计

• 通常有软化仪表板、硬塑仪表板
(1)硬塑仪表板 由树脂材料一次注塑成型,具有成本低,质量轻的特点,常用材料有:改性PP、ABS 等,仪表板材料要求耐热、耐湿且刚性好、不易变形。 (2)软化仪表板
是由表皮,软化层、骨架构成 ★ 表皮材料多为为PVC或ABS材料 ★ 软化层材料多为PUR或PE发泡材料 ★ 骨架为硬纸板、木纤维构成
行协调之后确定
表一
15
(5)仪表罩上端界线的确定
• 仪表罩上端界线的确定原则 • 汽车标准对各类汽车的前视野都有规定如:在设计中对汽车下视角不小于
12° • 国标规定:(长头车盲区应小于6米、平头车盲区应小于4米),因此在仪表板
整体布置中,首先在确定仪表位置及仪表罩高度时,要保证其不得越过下视角 的边界线,(驾驶员的视线处于最佳下视角30°)范围内。见(图4)
驾驶员的视线处于最佳下视角30°范围内。见(图3)
图3
14
(4)仪表板的目视距离
• 仪表板的目视距离确定见(表一) • 参考美国Hen-ry Dreyfus的推荐值即最大视距为711mm,最佳视距 • 550mm • 另外还可参考英国默雷尔推荐的视距计算公式:2D±1.2-1.5L • 式中;D=最佳读取距离 L=仪表板外廓长度 • 在实际的设计中上述参数的确定不是孤立的,是需要通过综合平衡,进
6
• 4.工程设计 • 1)零件图、总成图、装置图设计、明细表编写 • 1)二次设计图的承认(厂家图) • 5.试制样件 • (RP)试制试装验证 • 6.零部件试验 • 1)可开启件及翻转件的寿命试验 • 2)塑料件的耐冲击、抗老化、高低温耐久试验 • 3)模拟实车震动噪声试验 • 4)红外光照试验 • 5)气候变化试验(冷热交变) • 7.整车道路试验 • 主观感觉评价及震动指标(2万公里可靠性试验)
图4
16
(6)仪表板的反光眩目
• ★仪表玻璃及仪表罩的反光现象,主要来自前风窗,侧窗的光照射到仪表盘、 • 仪表罩框、风窗玻璃及门窗支柱上,光在反射出来。 • 所以在确定仪表位置及罩框时,要效核光线的入射角及反射角,以避免反射光线
与眼椭圆相交,造成驾驶员的眩目现象。
• ★遮光罩大小确定:
• ★应注意使仪表罩反射的光不进入驾驶员眼睛 • ★并且每个仪表的照明不得映射到前风档玻璃上。 • ★避免仪表板附件及装饰件的反光措施: • 将仪表板附件的可见部分处理成乌光或花纹,以达到避免眩目。
员损伤,所以软化仪表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4
• “三化”原则----- 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 • 轻量化原则---- 采用软质材料、质量小 • 继承原则 ------ 保持产品继承性 • 创新原则 ----- 在继承的基础上要有所创新,改进上一代产品存在的不
足。 • 同时要考虑仪表板总成的各部件的功能。
11
(2)仪表板的可操作性
仪表板的可操作性
• 将操作频率高的部件布置在手容易触及到的位置上,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体工程学要 求,应尽可能安排在双手垂手可得之处,目前在一些轿车,卡车上的控制开关已形
成了围绕方向盘周围的卫星式操作系统 见(图2)
图2
(A)
(B)
12
13
• ★仪表盘位置确定
• 驾驶员观察仪表的视角 (即通过仪表平面的中心点和眼椭圆中心点的 • 连线与仪表平面的夹角) 应尽可能接近90°的要求,同时也要尽可能使
汽车仪表板结构设计 ----仪表板设计
技术研究院
一、仪表板构成与分类 二、仪表板设计原则 三、仪表板设计流程 四、仪表板的视野效核 五、仪表板结构设计 六、仪表板总成技术要求. 七、 CAE验证 八、常见失效模式
2
仪表板构成与分类
• 仪表板总成:是汽车的控制中心,是支撑各种仪表,指示装置和收音 机等重要的功能件和装饰件的总成。
7
四、仪表板的视野要求
• 1.可操作性 • ★满足人机工程学的要求 • 2.视认性 • ★仪表盘的视认距离 • ★仪表盘位置的确定 • ★仪表罩上端界限 • ★仪表罩反光旋目
8
仪表板的视野要求
(1) 仪表板总成的区域划分
仪表板总成包括结构件,功能件和装饰件三部分组成
◆结构件: 仪表板板本体总成仪表板横梁、仪表罩、中控面板、杂物箱 总成及护板类总成等。
3
• (3)先将表皮真空吸塑成型,具体加工工艺是将吸塑好的表皮修剪后备 用,置入发泡模腔内,再放上骨架,然后注入缓冲类发泡材孔性,因此它具有良好的回弹性,并能吸收
50%-70%的冲击能量,安全性高,耐热,耐寒,坚固耐用

因为碰撞时应具有缓冲、吸能的功效、并具有良好的触感,减少乘
◆功能件: 仪表总成、出风格栅、收录机总成、开关总成、空调操纵面板、 烟灰盒等。
◆装饰件:相应部位的装饰板
(见图1)
9
仪表板总成的 区域划分 图一
10
• A区 • 是驾驶员与副驾驶员的共用区,布置两者在座位上都能操作的开关,主要是附件方
面的开关、收录机等,不要布置与行车直接有关的重要开关,但可把紧急操作开 关如:警报开关布置在A区。 • B区 • 驾驶员座位操作区,副驾驶员也可操作,不要将行车直接有关的开关布置在此区 内,一般是将刮水器开关布置在此区。 • C区 • 只有在驾驶员座位的操作区,布置与行驶相关,而副驾驶员操作不到的开关 • 如;点火开关、信号开关、电动后视镜开关等。 • D区 • A、B、C、以外的区域,一般将玻璃升降器及座椅的开关布置在此部位。
1、操控功能 2、乘坐功能 3、储物功能 4、照明功能 5、娱乐功能 6、信息功能 7、 空调,出风等
5
• 1.产品定义: • 1)首先确定仪表板总成的主要结构形式 • 2)主要总成零部件构成及借用件情况 • 3)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 4)预估总体目标成本及竞争对手产品对标分析 • 2.结构可研性 • 1)仪表板总成效果图、 造型方案设计主要是结构件三维结构的初步设计 • 2)仪表等功能件的布置及视野的校核 • 3)重要结构件的强度分析(参照车型) • 3.技术设计 • 1)仪表板总成上零部件详细的结构三维设计 • 2)仪表、收录机、开关等功能件的布置及固定方式,并提供给电器 • 3)出风口、烟灰盒等参数的确定,并提供给生产厂家,进行二次设计 • 4)仪表板横梁三维布置 • 5)重要结构件强度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