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流通许可证》申办材料清单1、《食品流通许可申请书》;2、《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或营业执照复印件;3、与食品经营相适应的经营场所的使用证明;4、负责人及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身份证明(委托办理的,还需提供委托书及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5、与食品经营相适应的经营设备、工具清单;6、与食品经营相适应的经营设施空间布局和操作流程的文件;7、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文本;8、食品流通安全承诺书;9、从事食品经营的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和培训证明材料复印件;10、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注1:其中第5项、第6项材料应该一式两份,由申请人签字或盖章,交一份到受理窗口,另一份加盖确认章后由申请人带回,现场检查时备查。
注2:要求提供复印件的应一并提交原件,经受理窗口确认后,原件带回。
食品流通许可申请书名称:申请日期:东营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填报说明1、主体类型按照申请注册登记的企业类型或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填写,包括:内资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其他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合资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合作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
2、本申请书内所称负责人包括:①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②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③分支机构的负责人;④合伙企业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⑤个体工商户业主;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
3、名称应当与《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中被核准的名称或者营业执照上标注的名称一致。
4、填写经营场所时要具体表述所在位置,明确到门牌号或房间号。
如无门牌号或房间号的,要明确参照物。
5、外籍人员无需填写民族、户籍登记住址,但需在户籍登记住址一栏填写国籍。
6、申请人自愿选择食品经营方式和经营项目,并在□中打√,经营方式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
经营项目允许兼项选择。
7、经营场所的使用证明包括:自有房产提交房屋产权证复印件;租赁房屋提交租赁协议复印件以及出租方的房屋产权证复印件;有关房屋未取得房屋产权证的,属城镇房屋的,提交房地产管理部门的证明或者竣工验收证明、购房合同及房屋销售许可证复印件;属非城镇房屋的,提交当地政府规定的相关证明;出租方为宾馆、饭店的,提交宾馆、饭店的营业执照复印件;使用军队房产作为住所的,提交《军队房地产租赁许可证》复印件。
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属城镇房屋的,还应提交所在地居民委员会(或业主委员会)出具的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证明文件;属非城镇房屋的,提交当地政府规定的相关证明。
食品流通许可申请表经营场所证明注:产权人是单位的要加盖公章;是个人的要本人签字负责人情况登记表指定(委托)书兹指定(委托)(代表或代理人姓名)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关办理(名称)的食品流通许可申请(设立□、变更□、注销□、撤销变更□、撤回申请□)的相关手续。
委托事项及权限:1、□同意□不同意核对申请材料中的复印件并签署核对意见;2、□同意□不同意修改自备材料中的填写错误;3、□同意□不同意修改有关表格的填写错误;4、□同意□不同意领取《食品流通许可证》和有关文书;5、其他委托事项及权限(请详细注明):指定或者委托的期限:自年月日至年月日联系方式: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盖章或签字:年月日指定(委托)人盖章或签字:年月日注:1、指定(委托)人是指申请人。
申请人是法人和经济组织的由其盖章;申请人是自然人的由其本人签字或盖章。
2、委托事项及权限,由指定(委托)人选择“同意”或“不同意”,并在□中打√;第5项按授权内容自行填写。
与食品经营相适应的经营设备、工具清单注:申请人应如实填写所需的经营设备和工具清单,表中所列名称没有的,在空白处如实填写。
申请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盖章):年月日食品经营设施空间布局和操作流程食品经营设施空间布局图:说明:请描绘经营设施的具体方位,标明设备的名称。
食品经营操作流程:1、申领《食品流通许可证》,取得食品经营资格。
2、审验食品供货商经营资格,验明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和产品标识并留存相关证明文件。
3、对食品质量进行检查,清点、检查产品,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
4、按照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以及食品卫生标准要求贮藏食品、在货架上摆放食品。
5、按照销货台账制度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销售食品,对销售食品进行登记备查,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严格执行《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
申请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盖章):年月日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仅供参考)为做好食品经营工作,切实保障消费者人身安全和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我单位就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如下制度:一、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制度一、制定本单位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卫生责任制管理措施。
二、制定本单位食品经营场所卫生设施改善的规划。
三、按有关发放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办理领取或换发食品流通许可证,无食品流通许可证不得从事食品经营。
做到亮证、亮照经营。
四、组织本单位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有关法规和知识的培训,培训合格者才允许从事食品流通经营。
五、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六、对本单位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总结、推广经验,批评和奖励,制止违法行为。
七、执行食品安全标准。
八、协助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实施食品安全监督、监测。
二、食品安全检查制度一、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坚持落实每天检查各部门、各岗位的卫生状况和岗位责任制的执行情况,并作好登记。
三、每日组织一次卫生检查,单位负责人每月组织考核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工作。
四、每次检查,都必须有记录。
五、发现问题,应有人跟踪改正。
六、检查内容应包括食品储存、销售过程;陈列的各种防护设施设备,冷藏、冷冻设施卫生和周围环境卫生。
七、对损坏的卫生设施、设备、工具应有维修记录,确保正常运转。
八、各类检查记录必须完整、齐全,并存档。
三、食品采购管理制度一、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
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实行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的食品经营企业,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进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
二、采购各类食品应注意生产日期或保存期等食品标识,不应采购快到期或超期食品。
三、采购时应向销售方索取该批产品有效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
四、禁止采购腐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食品。
五、禁止采购病死、毒死、死因不明或有明显致病寄生虫的禽、畜、水产品及其制品、酸败油脂、变质乳及乳制品、包装严重污秽不洁、严重破损或者运输工具不洁而造成污染的食品。
六、禁止采购掺假、掺杂、伪造、冒牌、超期或用非食原料加工的食品。
七、采购人员应记录采购食品的来源及保管好相关的资料,注意个人卫生并随时接受管理人员检查。
四、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一、食品经营者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二、食品经营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参加工作。
三、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职工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
四、从业人员体检合格证明应随身携带,以备检查。
五、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合格证不得涂改,过期、笔迹不清无效。
五、食品贮存运输制度一、食品贮存方法:1、低温贮存1)冷藏贮存:0℃至-10℃条件下贮存2)冷冻贮存:0℃至-29℃条件下贮存2、常温贮存:贮存基本要求(1)清洁卫生(2)通风干燥(3)无鼠害二、食品贮存库的卫生要求:1、门窗、四壁完整,不漏雨,地面用不渗水无毒材料铺石。
2、库内保持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
3、要安装纱门、纱窗,挡鼠板,保证无蝇、无鼠、无昆虫。
4、高温冷库温度控制在4℃-0℃。
低温冷库温度控制在-18℃以下。
三、食品贮存的卫生管理1、建立入库、出库食品登记制度。
按入库时间先后分类存放,先进先出。
2、各类食品要分开存放、按品种种类,进库整齐存放日期分类。
3、存放的食品应与墙壁,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
离地20CM-30CM,离墙30CM,货架之间有间距,中间留有通道。
4、建立库存食品定期检查制度掌握食品的保质期,防止发生霉烂,软化发臭,鼠咬。
5、仓库要定期打扫。
6、食品贮存库内不得存放农药等有毒有害物品。
7、冷库内不得存放腐败变质和有异味的食品。
四、食品的运输管理1、运输食品时,生熟分工,对相互不良影响的食品分开运输,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
2、运输车辆厢体内保持清洁和卫生。
3、运输车辆根据不同食品控制温度范围,设定厢体温度,运输人员随时监控厢体内的温度。
4、在运输过程中,当车辆或厢体出现异常情况时,采取适宜的应急措施。
5、运输作业完成后,对运输工具、厢体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和晾干,达到相关食品卫生要求后,方可进行新一轮的运输作业。
6、运输过程中做好作业记录,包括人员名单、装载和卸货的时间、地点、厢体温度等信息。
7、受限制食品的运输,遵循特定的规定。
六、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当被告知、通报或自行发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时,应当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1、立即停止经营,将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撤柜下架,集中存放、妥善保管,对因腐败变质等原因不能存放和保管的,可以先行销毁或者进行无害化处理。
2、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及时通知与食品流转有关的当事人,包括生产者、供货者、购货者及购买和食用食品的消费者。
3、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或者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销)货日期等内容,撤柜下架、存放保管及先行处置情况,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情况。
4、将有关情况报告辖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
申请人:年月日本制度一式两份,一份交许可机关留存,一份由经营者张贴悬挂于经营场所醒目位置。
食品流通安全承诺书(仅供参考)为了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维护食品流通安全,本经营户郑重承诺:一、严格依法从事流通环节食品经营活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保证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