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植物学 1,2
资源植物学是应用植物学的一个重要基础领域。 资源植物学的研究领域包括: 借鉴植物分类学、植物区系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 和方法; 对一些特定区域的资源植物进行分类和调查;对资源 植物的利用历史、利用范围、利用价值、分布状况、 生态坏境、资源储藏量、有用成分分析等方面进行调 查和研究; 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现有资源植物。
第二节 植物资源的特性
5.整体性/系统性
指各生物物种之间相互依赖,彼此制约,协同进
化,形成固有的系统。
第二节 植物资源的特性
6.周期性/时效性
指植物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其利用途径和价值的
差异。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了当柴烧”
第二节 植物资源的特性
7.可替代性 植物资源分为4种类型:
1)固定替代:甲种植物可以代替一定比例的乙种植 物,两种植物比例不变,所开发的产品不变。 2)变动替代:两种植物的替代没有固定的比例关系。 3)完全替代:一种植物完全替代另一种资源。 4)不可替代:某些植物具有特殊功能,其他植物不 能替代。
第四节 植物资源研究的意义
从人工合成的化合物中筛选新药的难度增大
命中率明显降低:从九百分之一降到万分之一
创制成本越来越高:每个新药约费3-5亿美元
研制周期越来越长:每个新药约需10年
第四节 植物资源研究的意义
植物资源是许多工业原料的来源。
植物纤维: 纺织原料——棉花、亚麻、苎麻; 造纸原料——芦苇、木本纤维(如桉树)。 天然植物香料和色素:无毒、无副作用 香料植物——肉桂、薄荷、花椒等。 色素植物——玫瑰、火棘。 非糖植物甜味剂——甜叶菊、甘草、水槟榔 油脂、树胶、树脂、鞣料
一、系统研究法
工作程序分为4个步骤: 1)根据系统近缘优先和生态习性相近两个原则,从 分类学角度确定研究的材料。种类确定后,采集研究 分析的样品待用。 2)根据研究成分对象的不同,制定分析方法(如层 析法等)。 3)利用溶剂提取法、水蒸汽蒸馏法等制备提取物, 用分析法对提取物进行纯化和精制,对有效成分进行 测定分析 4)对新植物获得成分与原来开发植物成分进行比较 ,对照有用成分含量和开发潜力,获得开发利用新植 物的理论依据。
植物资源学
李姣
植物资源学
32学时,16周
成绩组成
30%:一篇小论文; 70%:期末考试试卷。
国内外植物资源研究概况
国内
古已有之 解放后迅速发展 资源普查 出版专著 设置相关课程、专业和研究所 开发了大量野生植物资源产品
国外
植物资源学的概念与任务
概念:
研究植物资源的种类、贮藏、用途、利用方法和持续利
植物资源学(据资源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定义):研究植物的分布、分类、引种、驯化,植
物中有用物质的特性、形成、积累和转化的规律,以 及开发利用、保护与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需求关系的 学科。是应用植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资源植物学:研究资源植物的分类分布、引种驯化
、理化成分和经济价值,以及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一门 学科。
第四节 植物资源研究的意义
植物资源是新型无污染生物农药开发的热点。
植物农药——低毒、不残留、易降解
植物资源是筛选绿化观赏植物、抗污染和净化 环境植物、防风固沙植物、绿肥植物、能源植 物等的重要野生物种库。
如松树、杨树等
第四节 植物资源研究的意义
植物资源研究是寻找进口或短缺植物原料的 替代品,发现自然界中新的化合物及其用途 的重要途径。
如番石榴、沙棘、越橘、无花果等野果类植物; 蕨菜、蒲公英等野菜类植物。
第四节 植物资源研究的意义
植物资源是治疗人类各种疾病的药物来源。
传统中药、民族药和民间草药的主要来源。 现代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 寻找抗癌、抗艾滋病新药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新筛选的抗癌药用植物:
红豆杉(Taxus )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美登木(Maytenus hookeri)
二、民族植物学研究法
分为6个步骤: 3.野外资料的收集:非常关键的一步。在集市(粮油 、蔬菜、药材市场等)、农田、野生植物等的调查中 ,通过访谈收集当地居民对植物的利用资料和对植物 界的认识(如对植物的分类、命名等)。在调查过程 中,应记录植物的当地名称、用途、使用部位,采集 方式、加工等,每种植物都应采集凭证标本,以供室 内鉴定和核查。 4.凭证标本的采集:在访谈中,凭证标本的采集须与 受访谈者一起完成,以防张冠李戴,还应对所采集植 物的标本进行详细形态、相关资料(如当地名、寓意 、用途等)的询问和记录。
二、民族植物学研究法
民族植物学:研究人与植物之间直接关系的科学。 意义: 利用植物的民间传统知识,寻找新药物、新型食品、 新工业原料,有助于地区、国家及国际水平上的可持 续发展。
二、民族植物学研究法
分为6个步骤: 1.本底和文献资料的研究:确定研究对象后,收集整 理其历史、文化和地理等背景和文献资料,包括该民 族发展历史、语言、文化特征、分布及该民族分布地 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研究点的选择:一般不对研究对象的总体进行调查 ,只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或地点开展研究,如该民 族较集中、受外来文化和经济影响较小、能代表本民 族特色的村落或保留完整的集市。
用途径的科学。 是一门边缘分支学科 是植物学与化学、农学、药学、食品学、生态学等多学 科相互交叉渗透
研究对象:
对人类生产、生活直接或间接有用的植物资源。
研究目标:
植物资源的用途和利用方法
研究重点:
植物资源
植物资源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采用多学科手段和技术方法 研究内容
山苍子——山苍甾,解决了香料工业对柠檬醛的
需要。 萝芙木——利血平,降压灵药物的原料。
第四节 植物资源研究的意义
总之,研究植物资源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物种多 样性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 资源植物的研究和调查方法
第一节 资源植物的研究方法 一、系统研究法 是我国植物资源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理论依据:近缘属或种的植物间具有相似的成 分,可作为寻找和发掘植物新用途或新资源的 有效方法。 方法:把植物分类、分布及其化学成分分析相 结合。
各论
第六章 野菜植物 ……………… 第二十九章 文化植物
总论
第一章 资源植物学概述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一节 基本概念
吴征镒院士的定义:
一切对人类有用的植物的总和,称为植物资源。 食用植物资源 药用植物资源 工业用植物资源 保护和改造环境用植物资源 植物种质资源
植物资源:指在一定时间、空间、人文背景和 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的一 切植物的总和。
从发展的观点看,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是无限 的。
第二节 植物资源的特性
4.多用性
指植物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
1)植物由多种物质成分组成,各种成分有其不同 的用途。 2)同一种物质成分构成某种植物资源的的多种用 途功能。 3)不同物质成分组成的不同资源植物,具有相似 的理化性质、生物学特性和经济特性。这一特性决 定了植物资源的相互替代性。
1.食用植物资源:间接食用植物(饲用和蜜源植物) 和直接食用植物(淀粉植物、含糖及甜味剂植物、 蛋白植物等)。 2.药用植物资源:中草药和农药植物。 3.工业用植物资源:包括木材、纤维、鞣料、胶质等, 可用于建筑、纺织、造纸、编织、制药、化工原料 等。 4.保护和改造环境用植物资源:包括防风固沙植物, 保持水土、改造荒山荒地植物,固氮增肥、改良土 壤植物,检测和抗污染植物,绿化美化、保护环境 植物。 5.植物种质资源:国家特有、珍稀、濒危物种,或重 要栽培植物的野生原种或近缘种,具有巨大的科学 价值和潜在的社会经济价值的植物。
三、综合评价法
基于4个原则:1)全面分析、综合评价;2)地域性 与全局性结合;3)自然科学、技术与经济结合;4) 定性与定量结合。 内容:1)植物资源的定量指标(包括资源分布面积 、密度、有效充分含量、蕴藏量和可利用量;2)植 物资源的质量特征(长势、产品的可观性、有效成分 提取的难易等);3)植物资源的时空分布和组合特 征(分布区域、生长季节、一年中可采集的时间尺度 、同一区域内与其他可利用植物资源的时间重叠、交 替等)4)自然环境条件的评价(植物资源分布区预 期生长的环境关系、天然分布或栽培区域是否属其最 适生长的生境等);5)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益( 即投入产出)评价。
一、系统研究法
优点:该法的目标明确,研究周期短,一旦成功,将 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缺点:该法需要有完整的植物区系资料,必须具备十 分精良的实验设施和技术手段,需要的资金和技术要 求较高,并且对未知化学成份难以鉴定,仅局限于已 知化学成份的测定。
一、系统研究法
案例: 夹竹桃科的蛇跟木(Rauvolfia serpentine)是印度 民间用于解蛇毒、解热、镇痛或强壮身体的草药,其 根含有利血平成分(属良好的降压药,已用于临床) 。中国无该种植物,但有9种同属植物,根据系统研 究法,研究这9种植物的成分,发现萝芙木( R.verticillata)和云南萝芙木(R.yunnanensis)的 根皮中有利血平,将其分离,制成降压药物降压灵。
植物资源的种类、 分布、贮藏、用途 植物资源的驯化、栽培
采收、加工方法
有效成分 种类、性质、形成、积累、转化的规律 有用成分 提取、分离、精制的技术方法
植物资源的保护、管理
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
植物资源学的学习要求
理论联系实际 重视实验、实习 扩大阅读范围
主要教材
总论
第一章 资源植物学概述 第二章 资源植物的研究和调查方法 第三章 中国资源植物及其分布 第四章 资源植物的引种驯化 第五章 资源植物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第三节 植物资源学的主要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