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姓名称谓
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姓名称谓
自己 起的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太后自称“我 孝庄”,请问这涉及古代文化常识的 什么错误。
“孝庄”是谥号,是死后才有的称呼,活生 生的太后是不可能自称“孝庄” 的。
4、称谥号 谥号:古代帝王、卿大夫、诸侯、大臣等死 后,朝廷根据其生前的事迹行为和品德评定 一个称号以褒善贬恶,这个称号就是“谥”或 “谥号”。 如陶渊明的谥号为靖节征士,林则徐的谥号 为文忠公,秦桧的谥号为缪丑 。 5、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如:称杨万里为杨诚斋、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 称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 6、称籍贯 如:孟襄阳、柳河东、王临川
为先贤。
【敬称2】称谓前加 “令”“尊”“贤”“仁”等表示对他人 尊称。
1.令尊:--2.令堂:--3.令爱:--4.令兄:--5.令婿:--6.令郎:--7.令妹:--8.令正:--9.尊公、尊君10.尊堂--别人的父亲 别人的母亲 别人家的女儿 别人家的兄长 别人家的女婿 别人家的儿子 别人家的妹妹 别人的妻子 对方的父亲 对方的母亲
7、称官名: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琵琶行》 王右军(右军将军)、杜拾遗(左拾遗)、 刘宾客(太子宾客) 8、称爵名 如:武侯 (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后人以武侯相称) 9、称官地: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 如:陶彭泽、贾长江 10、称郡望 韩愈 昌黎人(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 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链接高考
【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II 】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 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慈训,幼而卓荦,初读 《诗》,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 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气。及长、雄 略秀出,志气英远。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 居疆場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 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仁寿初,迁瀛州刺史, 以善政闻,频见劳勉。炀帝嗣位,被追入朝,百 姓攀恋,累日不能出境,诣阙上书致请者,前后 数百人。
1. 家父、家严、家君--2. 家母、家慈:-----3. 寒舍:-----4. 家兄:-----5. 舍妹:-----6. 舍弟:-----7. 犬子:-----8. 内子、内贤:--1. 自己的父亲 2. 自己的母亲 3. 自己的家 4. 自己的兄长 5. 自己的妹妹 6. 自己的哥哥 7. 自己的儿子 8. 自己的妻子。
【敬称】
【敬称1】表示尊敬客气,也叫“尊
称”。
(1)对帝王的敬称;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殿下。 (3)对将军的敬称--------------麾下。
(4)对有一定地位的使节--------节下;
⑸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 的 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 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
答案 B
【谦称】
11、谦称与敬称 ⑴谦称 A、表示谦逊的自称: 愚、鄙、敝、卑、窃、臣、仆等 B.古帝王的自谦: 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 善)等 C、官吏的自谦: 下官、末官、小吏等 D、读书人的自谦: 小生、晚辈、晚生、不才、不佞、不肖等
E、称谓前加上“家”或者 “舍” 表示对自己的谦称
【小试牛刀】
1 、称杜甫为杜工部,左光斗为左忠 毅公,称陆游为陆放翁 ,分别是以 官职 、 谥号 、 号 来称 呼人。
2、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 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 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古人在 什么年龄可以取字?
• • • •
A、男子20岁,女子16岁 B、男子16岁,女子14岁 C、男子20岁,女子15岁 D、男子20岁,女子14岁 答案( C )
如称李白为李太白,陶渊明为陶元亮等。
3、称号 ⑴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气或抒发某种情感; ⑵对人称号,是一种敬称。
自己取
李白: 青莲居士 白居易: 香山居士 苏轼: 东坡居士
杜甫: 少陵野老 陶渊明: 五柳先生 陆游: 放翁
李清照: 易安居士
古人名字号
苏轼,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父亲 起的
弱冠仪式 后起的
2. 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2.------“金兰之交”;
3. 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4. 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3.------“刎颈之交”; 4.------“患难之交”
5. 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 5.------“莫逆之交”; 6. 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 6.------“竹马之交”;
3、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 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莫逆之交。 B、号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气或抒发某种情感;对 人称号,是一种谦称。 C、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 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 角,故称“总角”。 D、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 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贤侄 贤弟 仁兄等等
【贱称】
【贱称】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
1. 《荆轲刺秦王》:“今往而不反者,竖子 也。” 2. 《毛遂自荐》:“白起,小竖子耳。” 3. 《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 4. 《孔雀东南飞》:“小子无所畏,何敢助 妇语!”
小试牛刀:
1、“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 人在称别人的父亲时,敬词有令父、___等; 称自己的母亲时,谦词有家母、 等。 令尊 家慈 2.称杜甫为杜工部, 称左光斗为左忠毅公, 称陆游为陆放翁 ,分别是 以 ______、 _____ 、______ 来称呼人。 官职 谥号 号
人的称谓
Hale Waihona Puke 基本称谓1、直称姓名 ①给某人作传时,如: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屈原列传》 ②自称时, 如: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王勃《滕王阁序》) ③表示对某人轻视或厌恶时。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幼时由父亲命名
2、称字:称字是对平辈或尊辈的礼貌和尊敬。
成年(男20,女15)由父亲或尊者取字。
7. 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
9. 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
7.------“布衣之交”
9.-----“君子之交”;
8. 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朋友 8.------“忘年之交”;
古 代 年 龄 称 谓
1. 襁褓------------ 未满周岁的婴儿 2. 孩提------------ 2-3岁的儿童 3. 始龀------------ 刚换牙,指七八岁 4. 垂髫------------ 3~8岁的儿童 5. 总角------------ 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6. 束发------------ 男子十五岁 7. 豆蔻------------ 女子13 、14岁 8. 及笄------------ 指女子15岁 9. 破瓜、二八-- 女子16岁 10.加冠、弱冠-- 指的男子20岁 11.而立----------- 男子30岁 12.不惑---------男子 40岁 13.知命---------男子50岁 14.花甲---------60 岁 15.古稀---------70岁 16.耄耋---------80、90岁的老人 17、人瑞、期颐--- 一百岁
【特殊称谓】
【特殊称谓】主要有以下种:
(1)百姓的称谓。
常见: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 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2)职业的称谓。 《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 是厨师,表明职业。 《师说》中的“师襄” “师”,意为乐师,表明 职业。
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1. 贫贱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 1.------“贫贱之交”;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 一项是( ) A 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 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 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 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 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答案:C 嫡长子
中国古代 文化常识 姓名称谓
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问题:这是一副写给 ?岁老人的寿联。 答案:141岁 【上】花甲:60岁 花甲重逢:2个60岁 增加三七岁月:三七二十一,再加上21岁 60+60+21=141岁 【下】古稀:70岁 古稀双庆:2个70岁 更 多一度春秋:再加上1年 70+70+1=141岁